他们用脚丈量原始林区 巡护“世界生物之窗”武夷山
央视新闻 2023-10-05 09:21

千百年来,“奇秀甲东南”的武夷山以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举世称奇的生物多样性而闻名。565平方公里的世界生物圈保护区,以其独特的地理气候和生态环境,孕育了丰富的植被类型和多样的生物物种,被誉为“世界生物之窗”。而长期驻守巡护在这里的森林消防员对林区的一切如同老朋友般熟悉。记者跟随他们巡护踏查的脚步,一同走进了这片原始林区。

巡护踏查 用脚步丈量原始林区

武夷山脚下这片小村落叫做桐木村,它是世界红茶的发源地,正山小种就产自这里。跟随武夷山森林大队的森林消防员,记者顺着九曲溪向林区深处行进。

当天,森林消防员们要摸底可燃物情况,将水源等防火资料记录在电子系统中。这些信息能在关键时刻助消防员更快扑火、避险。

福建省森林消防总队武夷山大队刘勇:因为这里面腐烂的东西比较多,有一些类似于甲烷一样的气体在里面,它就会报警。所以它能够长时间地在地底下阴燃,这个是非常危险的。首先是做好标记,然后再给它扒开一下,里面气体给它散掉。

顺着林间的小路继续行进,林木掩映,溪流声、鸟鸣声不绝于耳,行走在林区令人心旷神怡。

路越来越窄,枝叶越发繁茂。穿过一段密林后,林区深处的溪流峡谷出现在我们眼前,消防员们在这里停了下来。在这里开展工作前,他们要设法增强微弱的公网信号。

福建省森林消防总队南平支队武夷山大队周军杰:通过启动这款卫星便携站,让它与卫星进行连接。它会建立一个wifi的热点,这时候我们连上wifi,手机就有信号了。

在信号畅通的情况下,一队消防员要爬上这段没有路的陡坡,去照护一种珍稀植物。

央视记者刘峰:在武夷山的林区内经常会遇到这样没有自然路的情况,森林消防就需要利用这样的攀绳来爬上这样的斜坡。

福建省森林消防总队武夷山大队刘勇:像去年我们有一次在灭火过程中,取水点在半山中。然后他的山顶到取水点也就是200米左右,直线距离200米,那么我们来回往返要超过3个小时。

终于爬上陡坡,森林消防员带记者见到了他们要照护的国家二级保护植物——观音座莲蕨。

福建省森林消防总队南平支队武夷山大队闫章洁:这是属于比较珍稀的蕨类植物,像这么大的很少有的。上次来的就跟这个芽似的,这次来这个芽都已经长这么高了。它对环境的要求也是十分苛刻,如果它的气候或者温度、湿度或者是土壤环境达不到,它就会自然死亡。

随后,消防员把珍稀植物的状态和照护情况详细记录在了电子系统里。

这些密密麻麻的线条,就是他们的足迹,而这些足迹只是全国三万余名森林消防员日常巡护的一个缩影。他们穿行于密林之间,走过落英缤纷,走过林海雪原,用脚步丈量守护着广袤无垠的原始森林。

学以致用 森林消防员的林区邂逅

闫章洁是武夷山森林消防大队中的一名消防员,林学专业毕业的他对动植物特别着迷,在闲暇时自学的知识,变成了与珍贵动植物的一次次美好的邂逅。在惊叹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的同时,他对保护这片大森林有了更放不下的责任。

武夷山森林消防大队的驻地就坐落在山边,院内院外林木葱茏,常有动物来串门。在日常巡护中,队友碰到奇异的动物植物,都喜欢来问问闫章洁,因为他总能娓娓道来。

福建省森林消防总队南平支队武夷山大队闫章洁:植物它每时每刻都在变化,就跟人似的,每一天每一刻它也都在变化。看着它叶子的变化,然后开花结果,就像极了人的一生,所以说我耳濡目染就觉得这个过程很奇妙。

跟着小闫,记者在林区深处的一处陡坡上,看到了国家级濒危植物——金毛狗蕨。每次巡护,小闫和队友看着它一点点长高。

记者:为什么叫金毛狗蕨呢?

福建省森林消防总队南平支队武夷山大队闫章洁:因为这种蕨类长好之后根系比较毛茸茸的,像金毛狗这个毛一样,黄黄的,摸起来也毛茸茸的。它现在是没有长好还比较小,长大之后这一坨都是毛茸茸的。

福建省森林消防总队武夷山大队刘勇:在这个陡坡上,由于比如长时间的暴雨,可能会有一些滚石砸下来,把它砸伤。那么我们也会做一些防护,不单单是防火。

林中草木繁茂,沿路散落着各式各样的蘑菇、毛竹笋、木耳,鲜嫩不已,但消防人员告诉我们,路边的蘑菇可别随便采。

福建省森林消防总队南平支队武夷山大队闫章洁:你闻一下它的味道,这个菇有点偏腥腥酸酸的那个味道,它一般就是有毒的菇。你可以给它在这放置3到5分钟,这个菇如果变黑的情况下是绝对不能食用的。还有另一种情况,你看这个菇是不是特别完整,虫子和小动物都不吃的菇,大概率也是有毒的。

森林公安、消防员、护林员他们常年在原始林区巡护,直观感受着林区环境的变化。白鹇、藏酋猴,在林间、灌木丛中,甚至在马路上成群结队出没,并不罕见。这些年人们邂逅珍稀动植物越来越容易,更多动物开始变得不怕人。

今年初,一只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赤狐溜进武夷山机场公安分局的办公室里,森林消防员喂它吃了火腿肠后,把它带到林区深处放归自然。

几个月后,有游客在武夷山国家公园景区内又看到赤狐。眼尖的民警一眼认出,这就是之前救助的那只,它又跑回来探亲了。

福建武夷山森林公安分局民警郑翔:我们大量的时间第一是在固定的一些位置、重点区域进行一个巡护。第二,我们会定期去开展普法宣传。(村民)只要有发现破坏生态的,都会主动来找我们。

今年以来,森林公安和消防员通过接报群众提供的线索,已经救助了近10只国家重点保护动物,其中就包括非常罕见的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小猫头鹰、凤头鹰、野生娃娃鱼等。

多举措加强资源管护 珍稀动植物不断增多

武夷山国家公园,大量珍贵物种选择在这里繁衍生息。近年来,公园的工作人员多措并举加强资源管护和生态修复,新物种纪录被频繁打破,珍稀的野生动植物不断增多。

在社交平台上,很多来武夷山国家公园游玩过的游客都分享了在园区内偶遇白鹇、赤狐、藏酋猴、雕鸮等珍稀保护动物的奇妙经历。据调查记录,武夷山国家公园内生活着85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131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这天,骤雨初晴,记者来到武夷山国家公园,也想来碰碰运气,看看能不能遇到什么可爱动物。

没想到进入园区不久,在天游峰旁的一片山坡上,就看到了翩翩如林中仙子的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白鹇。它们先是三两只从山坡上慢慢地下来探查情况,后来越来越多的白鹇也跟着下来,有大有小。它们步履轻盈,一蹦一跳,悠哉地在溪畔、茶树间觅食,记者数了数,至少有9只。

附近的老乡告诉我们,白鹇生性胆小,以前非常稀有,但近些年数量明显增多,现在常能看到它们常拉家带口地出来觅食、玩耍,见到人也不躲。

雄性白鹇羽色不同于其他雉类的绚丽华美,而是一身银装素裹。黑色羽冠长而厚密,尾羽修长洁白,缀有匀称的黑纹。它飞起来时格外飘逸,所以也被称作“林中仙”。一千两百多年前,诗仙李白到黄山的友人家做客,第一次看到白鹇,惊艳不已,写下了《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请以双白璧,买君双白鹇。

白鹇白如锦,白雪耻容颜。

照影玉潭里,刷毛琪树间。

夜栖寒月静,朝步落花闲。

我愿得此鸟,玩之坐碧山。

胡公能辍赠,笼寄野人还。

浪漫的诗仙想从此归隐山林,化作乡野村夫,朝朝暮暮与白鹇神仙作伴。除了这林中仙子,近年来,红外相机越来越频繁地记录到过去罕见的珍贵野生动物。

这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猕猴,它在竹林之中,手中拿笋,左扭一下右扭一下,警觉地观察后才安心吃笋。

一只小麂漫步林间,好奇地打量着相机。一只小麂看准嫩叶,刚准备大快朵颐,就被后面的另一只猛推,吓了一跳赶紧跑开。这两只小麂正在气头上,吵起架来,背过身冷静了几秒,又头顶头扭打了起来。

这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中华鬣羚。它外表普通却身怀绝技,由于蹄子可卡住岩石缝隙,在山岩上奔跑也能如履平地。

这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穿山甲。一只穿山甲一年能吃掉7000万只白蚁,守护近350亩林地不受白蚁威胁,是当之无愧的森林卫士。

园区布设的红外相机还拍到了半夜到村民家偷蜂蜜被砸到的黑熊、准备起飞的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凤头鹰。茂密的森林、清澈的溪流、温润的气候,奇险秀美的武夷山国家公园给了这些可爱的生灵们一个最温暖的家。

加强资源管护 武夷山新物种数量不断刷新

2021年10月,武夷山国家公园成为我国首批正式设立的五个国家公园之一。公园加强资源管护和生态修复措施,为珍稀濒危物种栖息地质量的改善、种群的恢复创造了绝佳环境,越来越多的新物种被发现。

袁峰,是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的研究员。近年来,他奔波于全国各地采集蜜蜂,完善我国已知种的物种名录。此次,他来到武夷山原始林区附近的桐木村,也是为了搜集蜜蜂样本进行分类,收录新种。

像袁峰一样,近年来频繁往返于武夷山的动物、植物学家还有很多。2021年,为摸清武夷山国家公园生物资源本底,武夷山国家公园启动为期3年的生物资源本底调查。调查由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等20多家科研单位及高校的百余名专家参与,通过红外相机、马来氏网、环境DNA等新技术,及时掌握区域动物、植物、土壤等的变化情况。

目前,武夷山国家公园共调查记录到高等植物3404种、高等动物775种,累计发现并公布了武夷山对叶兰等在内的29个新物种。

如今,智慧管理已经成为武夷山生态保护的重要手段。在武夷山国家公园智慧管理中心,记者看到,景区内的游客情况,武夷山的水文、大气状况等,在一块大屏上一目了然。

武夷山国家公园管理局工作人员范志伟:(武夷山)智慧管理中心就相当于我们武夷山国家公园的大脑。我们在武夷山国家公园里面布设了很多的前端设备,有水文的、大气的、土壤的,每隔一个小时都会向我们实时反馈一些数据。比如说负氧离子,每立方厘米8913个。然后按我们的标准,有1500个就是空气非常清新的标准了。

除了动态监测,135名护林员、巡护员手持设备全天在园区内进行巡护,随时将异常情况实时通过平台上报,及时处置。而在山高路远、巡护困难的区域,1000多台视频监控设备、700多路红外相机、卫星遥感、物联网等新技术手段,对高山密林进行全方位保护。

去年10月,武夷山的视频监控拍摄到一道闪电突然劈入林中起火。智慧管理中心的工作人员看到这一情况后马上上报,并通知附近的巡护人员进行扑救,森林消防员也很快到场将火扑灭。

攀山涉水 森林消防救援技术如何炼成

武夷山国家公园山险、客流量大,人员爬山摔伤、迷路被困时有发生。武夷山森林消防大队承担着包括抗汛救援、地震灾害救援等多项任务。记者跟随消防员来到武夷山几处容易发生险情的深山、水域,体验他们的日常训练,探秘这些攀岩走壁、穿越激流的本领是如何练成的。

武夷山国家公园及周边地区以喀斯特地貌丘陵为主,山路崎岖陡峭,茶园密布,加上游客众多,茶农跌落受伤、游客爬山迷路被困时有发生。今天的山岳救援训练就在白云岩的两山之间。

发射抛投器,架起绳桥,整套动作一气呵成。

总台央视记者赵雨彤:我身后这个横跨110米宽的两山之间搭起了一座救援绳桥。一名消防员正在绳桥中间的位置,他正下降到落差60米的山底去模拟救援被困人员。

无论何种险要地形,要想快速掌控、利用环境,打好锚点是救援的最关键一步。

福建省森林消防总队南平支队武夷山大队刘广明:第一选择就是一个强壮基的锚点。最主要就是在选择岩石这一块,一般我们都是用这种敲击锤来敲击岩石听声音。这里是比较清脆的,像这种就不行。

随后消防人员通过绳桥下降到山底,将模拟被困人员救上山。

不知不觉,天已经全黑了,消防人员的演练结束,而对于记者这些外行来说,考验才刚刚开始。由于山岳救援的地方往往林密坡陡,上山时由于光线充足,没有路的地方看清再落脚相对容易。而夜晚视线不好,难度更大,外行只能跟着消防人员在陡峭的山上慢慢移动,同时祈祷,但愿别遇到蛇。

夜间在林区行进需要非常小心,很多地方非常狭窄,而脚边不远处,就是漆黑的山崖下。

下山途中,一个不到10米的几乎垂直山坡出现在眼前,上下都需沿绳子攀爬。消防人员如履平地,千百次的练习让他们看起来十分轻松,但轮到记者们上手时就犯了难。

终于下山,我们两名记者都挂了彩,消防人员马上用随身带的碘附为他们消毒。而这一切,对消防员来说都是家常便饭。

闽北地区水系发达,沟谷河流众多,泥石流、洪涝灾害往往在短时间内集中爆发,灾害风险大。几乎每年雨季消防员们都会遇到大大小小的洪水救援。

在大王峰脚下,一场水域救援演练正在进行。离心力救援、翻舟自救、活饵救援,像这样的救援训练是他们的日常。而正是平常的千锤百炼让他们在险情来临时能够向险而行,救民于危难。

文/记者 刘京 刘峰 赵雨彤 李兵 张爽

编辑/朱葳

相关阅读
“雪龙2”号如何应对赤道高温天气?机舱提前做好了准备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11-06
保护昆虫就是保护鸟类 原来它们之间有这样的联系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10-12
暴雨来袭 他们全力以赴保障群众安全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07-13
无人机巡护、药物烟剂抵御病虫害……祁连山向绿而行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06-06
武夷山国家公园1号风景道正式运营 宝藏景点等你打卡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05-01
风沙肆虐难钻孔 他们在沙漠植树治沙靠啥“黑科技”?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04-14
祭祀用火需谨慎 莫让火灾扰“清明”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04-06
我国国家公园建设取得积极成效 生物多样性稳定增加
央视新闻 2024-01-15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