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下法官袍,换上迷彩服,背起望远镜,杨杰又出发去巡山了。2010年以来,杨杰每周都至少上山值守一次,记录观测鸟类数量种类,拆除盗猎者的捕兽夹和粘鸟网,协助森林公安机关打击非法盗猎……这样的保护行动,他一干就是十多年,共救助国家级濒危、珍稀野生保护动物、地方重点保护动物共计1000余只,为野生动物保护做出了巨大贡献。
工作公益相平衡,让法律知识为护鸟保驾护航
在日常工作中,杨杰是出了名的拼命三郎。在昌平区人民法院工作的他自独立办案以来,共审结各类案件6000余件,曾连续五年位居昌平法院法官结案数第一,曾被评为“全国法院办案标兵”、“首都劳动奖章”、“北京青年五四奖章”等荣誉。对杨杰而言,审判工作和动物保护并不矛盾,他早已找到了平衡点。一次科普讲座后,杨杰发现自己可以通过专业的法律知识,帮助观鸟爱好者及普通公众应对违法盗猎行为,让更多人参与到爱鸟护鸟的行动中来。“当我意识到自己的本职工作和护鸟行动可以产生正向关联时,我感到特别自豪”,杨杰笑着说。
杨杰对鸟类如此痴迷,与他小时候的生活环境密切相关。杨杰出生在坝上农村,从小就对野生动物充满好奇,长大后的杨杰对鸟类产生了浓厚兴趣。一次偶然的鸟类观测,他结识了“自然之友”野生鸟类保护协会的骨干成员张鹏,并加入了“自然之友”猛禽迁徙监测小组,每周进山观察鸟类,记录猛禽的点点滴滴。慢慢地,他了解到野生动物群体面临着巨大的猎捕风险,为了保护这些小生命,杨杰学习如何拆鸟网、猎夹,还摸索着给这些动物实施救治。“在监测小组,我逐渐认识到,护鸟比观鸟更重要”。几年的反盗猎行动,不仅让杨杰保护鸟类的本领得到锻炼,也促使他对鸟类、对自然的认识不断加深。
身体力行,与盗猎分子斗争到底
近年来,杨杰与盗猎分子斗智斗勇,最惊险的一次,是在山上巡逻时被直径40厘米的捕兽夹夹中脚踝,钉子钉到骨头上,钻心地疼。当时已经接近昏迷的杨杰,靠消防救援才得以下山。虽然经常受伤,但在救治野生动物的路上,杨杰从未退缩。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野生动物的保护力度逐渐加大,民众的保护意识越来越强,野生动物捕猎的控制情形整体向好。2014年,杨杰在解救一只被虎夹夹得皮开肉绽的貉时,被下猎夹的盗猎者拦住。盗猎者说,“这是我们村里的财产,外人没有权利干涉”。而如今有关野生动物保护法的普法教育广泛开展,不仅让盗猎者夹起尾巴,更让许多消费者幡然醒悟,保护野生动物正日益成为全民共识。
宣教为先,提升大众保护意识
即使相关法律制度已在逐步完善,但盗猎行为依然存在,而且作案工具进一步细化。如用带无线信号的钢丝弹套代替原有手工自制的套子,更加精细化和规模化,还能够远程操控捕猎。这不仅大大提高了捕猎效率,还更加隐蔽,难以捉获。这种情况下,就更需要通过宣传教育的方式来引导民众提高警惕。
为了更好地宣传爱鸟护鸟精神,杨杰打出了组合拳。在线下,他义务走进一些学校作自然讲座,教孩子们辨认各种野生动物;在线上,他围绕盗猎违法行为展开一系列科普讲座,并通过微信公众平台进行传播。“杜绝鸟类盗猎行为必须发动公众的力量,尤其要做好年轻人的培训”,杨杰坦言。
在杨杰心里,保护动物已经成为他的本能,“热爱我的热爱,这大概就是对我这份事业的最佳诠释”。希望有一天真能如杨杰所期待的一样,让鸟儿自由地追寻对生命的渴望,为这片蓝天增添勃勃生机。
文/伍美仪
图/昌平区人民法院 杨杰
推荐单位/昌平区文明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