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和市教委近日联合印发《北京市关于新时期推动大学科技园改革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提出到2027年大学科技园市场化、专业化水平显著提升,到2035年建成5家左右世界一流大学科技园,在沙河、良乡等科教智力资源密集的区域形成高校科技产业集聚区。
加强大学科技园建设有利于发挥北京教育、科技、人才优势,加速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促进前沿技术创新、高精尖产业发展,更好地服务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指导意见》旨在推动新时期大学科技园改革创新发展,提出的发展目标是:到2027年,大学科技园与高校、所在区的联系进一步加强,管理运行机制更加灵活高效,市场化、专业化水平显著提升,成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渠道、师生开展创新创业的重要基地、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窗口,以及促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平台。到2035年,大学科技园全面建立市场化、专业化管理运行机制,创新资源集成、科技成果转化、科技创业孵化、创新人才培养、开放协同发展等功能得到充分发挥。建成5家左右世界一流大学科技园,在沙河、良乡等科教智力资源密集的区域形成高校科技产业集聚区。
为此,《指导意见》从增势赋能、能力提升、产业培育、融合发展、开放合作等5个方面,提出19条重点任务,包括鼓励依托高校将推进大学科技园改革创新发展纳入总体发展规划,赋予大学科技园在人才引进、薪酬激励、市场经营等方面的自主权,在人员、场地等方面做好支持。促进大学科技园市场化、专业化发展,鼓励其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有条件的大学科技园可探索引进外部股东。支持大学科技园建设高水平创业导师队伍,建设金融服务、概念验证等平台,以及检验检测、共享实验室、中试基地等专业平台。
大学科技园要围绕全市高精尖产业整体布局方向、高校科研特色与学科优势等形成产业发展特色,与高校高精尖创新中心、优势学科院系及高水平教师团队常态化开展对接。鼓励区校双方共同制定大学科技园发展规划、确定主导产业布局方向、提出企业入驻条件标准,探索建立联合招商机制。有条件的大学科技园可通过设立分园、合作运营等方式拓展业务范围。支持大学科技园与津冀两地园区开展结对合作。在中关村论坛设立大学科技园相关平行论坛等。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雷嘉
编辑/谭卫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