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焰山”上披绿装!生态修复“绘就”绿色画卷
央视新闻 2023-07-21 15:06

湖北省丹江口市是我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核心水源地,紧临丹江口水库的库区镇——石鼓镇,有一座被称为“火焰山”的丹霞地貌,早年由于过度砍伐及放牧,山林石漠化严重。这些年,当地通过持续不断的生态修复和小流域治理,曾经的火焰山如今已披上了“绿装”,并进行了一体化的系统治理。

曾经“不毛之地”如今郁郁葱葱

位于丹江口市石鼓镇的玉皇顶村,是典型的丹霞地貌,土壤的颜色呈红色,除了颜色的原因,还有一个原因,过去这里由于过度采伐及放牧,石漠化面积达到3800公顷,成为整个丹江口市石漠化最为严重的区域。夏天,红褐色的山体散发着滚滚热浪,远远看去如同熊熊烈焰。

这里土层极薄,水土极易流失,树木难以生长。曾经有专家现场考察后断言,这里不适宜造林,将会永远成为“不毛之地”。

但是,现在这座山上已有不少的绿意,看对比↑这张图就是生态修复前的“火焰山”,是不是和现在差别挺大?

挖窝、移土、砌石 生态修复有奇招

这个被断言是永远的“不毛之地”的山体,是怎样披上绿装的呢?

“火焰山”跑水、跑土又跑肥,常规的植树方法难以存活,必须突破常规。当地的人也经过了非常艰苦的探索,根据地形地貌,经过反复试验,终于找到了一套方法,总结起来就是三个词:挖窝、移土、砌石。

现在,当地林业部门的工作人员正在进行这些工作,由于山坡非常陡峭,上面是非常滑的,在山坡上根本站不住脚,所以他们只能身上绑着绳索,固定在山顶的树上,顺着山坡爬到固定的位置,植入钢筋、铺上草木、人造出树窝。

还有一部分人,从周边废弃土场取适合树木生长的土运上山,填到树窝里,这样才能增加成活率。至于砌石,工作人员把比较大的石块逐层码放在沟壑里,是为了防止下雨时土壤的流失。这一整套“保健”程序下来,树苗的成活率能提高不少。

种植苗木180万余株 森林覆盖率提高0.4个百分点

这些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从2011年正式启动,如今,在这片坚硬贫瘠的“火焰山”上,种植了侧柏、大叶女贞等耐旱的苗木180多万株,凭借着“石头缝里种树”的毅力,共完成荒山造林3300公顷,封山育林达到了5300公顷,全镇森林覆盖率提高了0.4个百分点。

而当地的老百姓也是“美丽中国建设”的受益者,因为石漠化治理有了成效,水源得以涵养,石鼓镇也有了土壤条件大力发展绿色产业。目前,石鼓镇石漠化扩展的态势得到了有效遏制,石漠化面积逐年减少,森林植被结构得到整体优化,生态环境保护得到明显改善,为丹江口库区水质稳定达标,“一库清水永续北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发现全国面积最大野生水松天然更新群落

水松被称为植物界的“活化石”,是冰川世纪孑遗植物,为我国的特有树种,也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的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水松被评估为“极危”等级。自去年以来,福建林科院的科研人员,在全省开展水松资源调查,就在前几天,他们在福州市罗源县西兰乡的甘厝村,发现了一片占地面积约81亩的水松群落,确认为目前全国范围内,面积最大的野生水松天然更新群落。

通过航拍画面显示,整个水松群落是呈带状分布,占地面积约有81亩,它包含了76株水松植株以及一定数量的幼苗。

这片水松群落的发现,有哪些意义?

福建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水松课题负责人黄雍容:我们福建省是水松野生群落主要分布区,去年以来,我们团队对福建的水松资源进行调查,发现所有野生种群都呈现老化衰退,天然更新不良、繁衍受阻,我们甘厝村的水松,是目前全国面积最大的天然更新野生水松群落,这个群落的发现,对我们开展水松保护研究是有重大借鉴意义的。

这片水松群落的发现,一方面要得益于当地对野生动植物的保护力度。据记者了解,从2016年开始,罗源县对全县的253棵古树名木,进行了挂牌保护,建立野生动植物资源档案,严厉打击野生动植物违法犯罪行为。

另一方面,持续的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也为这片水松群落生存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基础。2016年以来,罗源县关停117座花岗岩矿山,并且持续在水松群落上游,实施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和水环境综合治理,这些都为水松群落提供了优质的水源和生存环境。

这片水松群落发现之后,当地政府也决定,在这里设立一个水松林自然保护小区,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减少人为干扰,加强保护管理。

编辑/朱葳

相关阅读
投资玉石能“躺赚”?交易平台压根无实物!警惕传销又披新“马甲”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12-23
驻华使节走进河北 探索绿色合作新前景
央视新闻 2024-08-23
湘潭华中村消杀清理有序进行 损毁堤防开始修复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08-01
今年涓水为何多处堤坝发生险情?如何修复?专家解答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07-31
下车就往车底伸脚!网约车司机朋友们注意 这种单不能接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06-14
古籍修复、拓片制作……课堂搬进博物馆让知识“触手可及”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05-26
从蝴蝶看生态 太湖生态岛连续16年进行蝴蝶观测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05-21
从“人工造弯”到国家水网 看古老运河如何迎来生态复苏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03-31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