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写文章、画画,还能写“诉状”。近日,在四川某基层法院,导诉员介绍,有半数咨询者最后通过“起诉状辅助生成系统”完成了诉讼文件的撰写。
比如输入“张三在某年某月购买商品房,向我借款40万元,我通过银行转账给他工行账户,他答应1年内还款,没有写借条,现在2年了还没还我”,人工智能可以自动识别出事件的发生时间、案件类型、标的金额、约定事项等法律实体信息,自动生成一篇起诉状,并推荐相关法律法规、法条适用、高匹配的类案文书,还能为用户提供诉讼风险评估,给予搜集证据、最优解纷手段等行动指导,让普通人轻松写“诉状”的同时,了解更多诉讼知识。
开发这一产品的武汉百智诚远科技有限公司介绍,该产品正是通过“大模型”加速实现。百智诚远是一家法律科技行业高新技术企业,“最初做智慧诉讼服务产品时,我们发现,普通的自助设备和软件系统虽然能提速业务办理时间,但解决老百姓无法输出‘法言法语’的痛点,还需要打造一位AI‘律师’”。企业技术负责人孙莉莉介绍:“司法场景如司法案例、法律法规、案件材料等,大量都是非结构化数据,以前‘教’AI,我们需要将复杂的文本、语句拆解标注成非常小的部分,然后分别训练每个部分的数据,一点点‘教’。但人工标注‘划重点’‘敲黑板’的过程太慢了。”
企业与武汉人工智能研究院合作,基于全球首个千亿参数多模态大模型“紫东太初”,训练司法行业专用模型,通过将司法案例、法律法规、案卷材料等法律相关数据,经过清洗、标注、分析后,“投喂”给“紫东太初”大模型完成预训练,再将模型输出的结果,经法律专业人士审核,进一步强化模型能力,从而实现通用大模型在专业领域“说”专业语言。
孙莉莉介绍,经过6个月训练,“紫东太初”大模型仅用0.546秒就可对法律案件进行拆解、提取关键事件,在办公效率方面实现案件分析速度的百倍提升。
经评估,AI从“法律小白”脱胎换骨,可信度和专业度已从最初的80%提升至92%。在最高人民法院指导下的中国法律智能技术评测中,百智诚远击败清华大学、北大法宝等众多行业top级选手,荣获“法律人工智能信息抽取”专项第一名。如今,他们的“起诉状辅助生成系统”“文书辅助填写系统”等产品,在5省上百家基层法院应用。
孙莉莉透露,企业正在基于“紫东太初”大模型开发更多产品,这将极大拓宽企业的用户边界,法院、律所、仲裁委、企业法务……市场庞大,基于大模型训练的法律AI能辅助企业尽职调查,全方位呈现企业经营数据,基于亿级企业数据,提供企业合规分析,方便企业和政府部门等预见市场和经营中的司法风险,及早防范。
文/李佳 涂兴佩
编辑/倪家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