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旧时光的音与乐!货郎担上无不有
北京晚报 2023-05-16 07:50

在最近火“出圈”的北京鼓楼,隐藏着一场常年上映的沉浸式数字互动体验展“时间的故事”。它阐释了北京钟鼓楼的古代报时功能、建筑特点、周边民俗及鼓楼与北京中轴线的关系。

周末前去观展,发现展览特意为老北京的各类叫卖声留下了一面音频墙。观众能够将耳朵贴上每一个喇叭,去聆听旧时光中那“卖糖葫芦!”“卖金鱼!”等活灵活现的声音。走街串巷的货郎,就像时光的使者,看似平实,实则浪漫。他们用自己朴素的声音,传载着我们数百年历史生活的回响。

北宋 苏汉臣《货郎图》

玉磬与笙

琵琶与轧筝

小童持串鼓

十面云锣

喇叭、拍板与铃铛

货郎诗:乾隆皇帝是粉丝

在我国,货郎是一个历史悠久、故事感十足的职业。他们挑着扁担走街串巷,贩卖日用小百货。虽然并非达官显贵,但他们总令百姓欣喜追逐;他们并非优伶歌手,却多才多艺,还创造出了以自己职业命名的音乐种类“货郎儿”。

清代的乾隆皇帝堪称货郎的一大粉丝,为货郎留下了一首首有趣生动的诗作。这首《货郎行题苏汉臣画》是乾隆为北宋画家苏汉臣的一幅《货郎图》所题的诗,不仅对货郎的刻画细致,还罗列出了货郎担上琳琅满目的商品:

货郎担货人休笑,深宅曲院无不到。

借问此法创由谁,乃自宣和苏待诏。

待诏尤复善婴孩,森森玉笋戏庭阶。

忽然轩渠舞且咭,群喜街头货郎来。

货郎担上无不有,文具武备箱笥甊。

傀儡格五及乐器,币帛杂组筐箩帚。

都无实用象形为,推车拽以褦襶儿。

转东邻更过西舍,佁儗左右常相随。

纷呼争贳或力夺,货郎欲行行不脱。

本以鞭贾眩他人,系徽反致他嘈聒。

待诏此画非誇奇,极闹场中合静思。

金刚六如犹费说,斯以一图而转之。

在南宋宫廷画家李嵩的《货郎图》卷上,乾隆皇帝又特别御题七言诗:

肩挑重担那辞疲,

夺攘儿童劳护持。

莫笑货郎痴已甚,

世人谁不似其痴。

此诗虽短,但胜在语言平实生动。

货郎舞:丝竹管弦配鼗鼓

历史上流传下来的与货郎相关的绘画作品数量甚为可观,其中就以北宋苏汉臣以及南宋李嵩所创作的《货郎图》最为著名。特别是前者,苏汉臣以较为写实的绘画技法画出货架上的货品,尤其细致地描绘了其中的各类乐器。

与货郎联系得最紧密的乐器当然是鼓。由于需要招揽生意,所以货郎在叫卖时需摇动“货郎鼓”吸引顾客。这种货郎鼓与今天大众所熟悉的拨浪鼓十分相似,靠其两侧的两只小耳朵在转动把手时轮番敲击鼓面而发音。在中国古代乐器分类中,这种鼓也有一席之地,属于“八音”中的“革”类乐器。

可别小看这拨浪鼓,我国古老的乐器“鼗”(táo),按形制其实也属于拨浪鼓这一系列。在汉字中,鼗或写作鞉(táo),学界研究发现甲骨文中便有此字,似应读为“鞀”(táo),鞀的异体写为鞉、鼗。卜辞所录,与《商颂·那》“置我鞉鼓”一句相符。所以,鼗最早在商代已经产生,是一种古老的打击乐器。《周礼·春官》“大司乐”曰:“小师掌教鼓、鼗、……”郑玄注:“如鼓而小,持其柄摇之,旁耳还自击。”货郎常用的货郎鼓也是将一个小鼓穿在木柄上,鼓框左右用绳系着两个小珠形状的耳朵,手摇木柄,小耳朵来回敲击鼓面发声,这就与鼗的形制十分接近了。而早在西周祭祀中出现的“路鼓”“灵鼓”“雷鼓”等,也可能都是木柄上所穿鼓的多少不一而具有的不同名称。宋代理学大家朱熹也对这种乐器颇有兴趣,曾云:“鼗小鼓,两旁有耳,持其柄而摇之,则两耳还自击。”所以,货郎招揽生意所用的货郎鼓,不仅是民间喜闻乐见的玩具,更是我国历史悠久的一种乐器呢。

除去货郎鼓,货架上出现的各种式样的小鼓也同样令人目不暇接。苏汉臣所绘的另一幅《货郎图》中,画有货郎爱用的拨浪鼓,还有细腰鼓、铃鼓等。画中下方的绿衣小童已经从货郎那得到了一只精美的串鼓,串鼓上的小耳朵清晰可见,小童一脸得意,正在向小伙伴炫耀着自己的新玩具,且歌且舞,好不快活。

货郎乐:如数家珍花名册

苏汉臣所描绘的货郎货担上,除去琳琅满目的鼓类乐器,还有其他种类的乐器同样引人注目。

货架最上方的最左侧,一枚悬挂的碧绿色小磬尤其精美,考究的做工让人相信这是一枚玉磬,所发出的乐音必然清脆空灵。与小玉磬并排悬挂的是一件笙,笙管洁白,排列饱满而错落有致,状如葫芦,黑色底部与吹嘴部位的刻画尤为流畅,生动体现出在北宋时期,笙这种乐器不仅十分常见,而且造型美观,受人喜爱。

同样悬挂在货架上方的还有一件很有特色的乐器——十面云锣,朱红的框架搭配金灿灿的十面小锣,精致可爱。云锣又名云璈(áo),是一种广泛活跃于我国各民族音乐文化生活中的打击乐器,相传汉代就已出现,最晚于唐代正式登上中国音乐历史的舞台,并在宋元时期大放异彩。图中所绘货架上的云锣,其形制与今留存于世的云锣几乎一模一样。在历史上,凭借其精炼框架之上的小小锣面,云锣游刃有余地演奏出中国古代音乐所独有的乐调体系,或活跃于宫廷宴饮,或唱响于民间乐班,今天它仍是许多民间乐种里不可替代的乐器,比如在西安鼓乐以及冀中地区特有的民间器乐合奏“音乐会”中,云锣都在乐队里扮演重要的角色。所谓雅俗共赏、贯通古今,大概便是如此。

悬挂在云锣下方的乐器更是精彩纷呈,首先是被货郎用红绳仔细扎好的一组喇叭等吹奏乐器,其颜色呈黄铜色,这可能代表画家想描绘出其金属的质地,其他吹奏乐器还有海螺等。打击乐器有拍板、铃铛以及各类小镲,这些都是在宋代十分流行的乐器。除此以外,货郎的货架上还有如琵琶、筝等乐器,琵琶弯曲的颈部被刻画得十分优美,而筝的画面就很值得研究了,苏汉臣作品中的筝与旁边的琵琶相近,而且上面的十根弦清晰可见,这种筝看似小于宋代流行的筝,弦只有十根,而宋代筝一般有十三根弦。所以,笔者怀疑这是宋代所流行的一种较为特殊的乐器——拉弦乐器轧筝。

货郎喜:且唱人间烟火气

货郎的货担总是满满当当,但令人啧啧称奇的是如此包罗万象却仍能表现得轻巧便携。货架上各色商品虽多,但全都排列得井井有条。每一个货郎必须身兼才艺,才能确保生意兴隆,除去要具备强大的收纳能力之外,叫卖调唱得好听也是一名优秀货郎的必备技能。为了吸引来足够多的顾客,货郎必须一边摇动货郎鼓,一边高唱叫卖调,这就势必要唱得嘹亮优美,最好能将所卖货物如数家珍地推崇一番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虽然成千上万的货郎们演唱的内容、框架大致相同,但又别出新意在细节处理等方面各具特色。这种叫卖调最初唤做“叫声”,据吴自牧在《梦梁录》中记载:“(叫声)以市井诸色歌叫卖物之声,采合宫商,成其词也。”久而久之,简单的“叫声”演变发展为更精美的说唱形式,所以,“货郎儿”这个词不仅指货郎这门职业,更成为宋元时期独具特色的民间说唱艺术种类,由于元代杂剧兴盛,“货郎儿”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元杂剧曲调处理的影响,使得其音乐具有一定的即兴变化并逐渐升级为“转调货郎儿”的较大型说唱形式,其特点是将“货郎儿”原调分成头、尾两部分,并在中间插入一个或多个其他曲牌。这就大大丰富了其音乐表现力与戏剧性。在元代无名氏的杂剧《风雨像生货郎旦》的第四折中,张三姑所唱的“九转货郎儿”便是其发展的高级形态。宋元时期货郎们的叫卖调形式也在历史的长河中以不同形态的流传,就在几十年前还响彻老北京胡同的各色叫卖声,也是抑扬顿挫,仿佛带有时间的痕迹。

在鼓楼听到的一声声叫卖声提醒着我:音乐虽然是时间的艺术,却不会完全因时间的流逝而消散,而“货郎儿”最终也以曲牌的方式,留在了中国的艺术长河中。

(原标题:货郎担上无不有来自旧时光的音与乐)

文/代媛媛

来源/北京晚报 

编辑/贺梦禹

相关阅读
《子与阳货》 把孔子故事讲出新味道
北京晚报 2023-10-28
西方音乐的历史迷雾 重读米兰·昆德拉的《被背叛的遗嘱》
北京晚报 2023-07-26
“情”的阐述与铺排:是软肋,也是铠甲
北京日报 2023-06-24
修复的《天空之城》弥补你的少年梦
北京晚报 2023-06-13
《契诃夫的餐桌》 一堂“真吃真喝”的大师课
北京晚报 2023-05-29
笑中含泪观好戏 看话剧《半个月亮掉下来》有感
北京晚报 2023-05-16
从八个字开始,王朔会写出什么
北京晚报 2023-05-13
《如果地名会说话:国是千万家》:解读地名里的文化
北京晚报 2023-04-27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