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甘岭战役幸存老兵郑时文辞世 曾写下《一个苹果的故事》弘扬革命精神
华西都市报 2023-01-06 13:37

1月4日13时53分,中共党员、抗美援朝老兵郑时文因病医治无效,在内江市第二人民医院逝世,享年90岁。

郑时文的女儿、国家统计局内江调查队队长郑晓婷在追悼父亲时写道:“他写下了那篇大家耳熟能详的文章《一个苹果的故事》,他是‘上甘岭盟誓’的19个战友中唯一的幸存者,他在央视录制的《难忘铁血上甘岭》让许多人泪流满面热血沸腾,他曾经嗷嗷叫着冲向血火横飞的战场。”

18岁入朝作战

自谦“是一个小小的通讯员”

1933年8月,郑时文出生于内江市资中县,1950年3月开始从事革命宣传等工作,1956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他1950年6月考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军事政治大学,后编入中国人民志愿军10军29师入朝参战,1951年3月至1954年12月,先后在志愿军15军29师司令部担任战地情报员、代理情报所所长等职务。

奔赴朝鲜战场时,郑时文还不满18岁,他的两个哥哥也是前线的战斗人员。

“我是一个小小的通讯员,一个学生兵,我的任务是送战地文书,收集战地情报,写战地通讯。写得笨,但是要写,因为我们全军需要声音,祖国需要声音。”2020年,88岁的郑时文受邀参加央视《老兵你好》节目时,讲述了那段令人难忘的岁月。

当回忆起上甘岭战役时,郑时文激动不已。“敌人的炮火那简直是炮雨,一天30多万发炮弹,尸骨成堆。炮火犁过去犁过来,现场相当惨烈。”他回忆道。

再现真实场景

“一个苹果的故事”编入教材

1952年10月,郑时文接到任务,把上甘岭的战斗情况尽快报道出去,提供稿件给报纸发表。他思来想去,决定以战士刘明生向前线运苹果的故事为基础进行写作。

当时29师政委王新亲自率队将给养送往前线,警通连战士刘明生身上背满水壶跟随其中,途中遭遇敌人火力拦截,水壶全部被打烂。“在匍匐前进接近前沿阵地时,刘明生感到腹部被硌了一下,发现是一个苹果。擦去糊在上面的厚泥,他正准备张口咬下去时,想到坚守坑道的战友,他没动,把苹果送到了前线。”郑时文介绍,刘明生将苹果送到坑道后,8个战友开始谁也舍不得吃,最后一人一口,轮流两遍才吃完。

这篇稿子首先编发在《上甘岭战地通讯》,经审改后寄回国内。1953年1月25日,上海《新闻日报》在显著位置编发了这篇稿子。《一个苹果的故事》改编后编入小学《语文》教材,向后辈传递团结协作、不畏牺牲、先人后己的革命精神。

缅怀牺牲战友

设立家祭日传承红色家风

几十年来,郑时文发表了不少有关朝鲜战争的散文、诗歌、学术报告和回忆录,传承发扬抗美援朝精神。尽管到了耄耋之年,他依然保持着写作和阅读的习惯。

郑晓婷还记得,父亲所写的《夺回来的城市》在《文汇报》整版登出,《高高山上的雄鹰》获一等红旗大稿,他的著作《我心有歌——一个学生兵的朝鲜战场亲历记》在全国各大报刊杂志连载,升级版《穿过硝烟的军列——一个学生兵的朝鲜战场亲历记》已成绝版。

更令郑晓婷骄傲的是,她是“19个人的女儿”。原来,在抗美援朝战争中,郑时文与18名战友曾在坑道里发誓,如果有人幸存回国并结婚生子,那么他的孩子就是19个战士共同的孩子。1952年12月9日,战友们不幸牺牲,只剩下郑时文一人。

于是,每年12月9日成了郑时文的家祭日。他教育孩子们要好好继承革命传统,像爱母亲一样爱祖国,为祖国可以毫无保留、牺牲一切。2022年12月9日,郑时文还在家中祭奠了牺牲的战友。

2020年,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在采访郑时文时,他满怀激情地唱起了歌曲《我的祖国》。在唱到“若是那豺狼来了,迎接它的有猎枪”时,他双手紧握,眼神坚定,好似真的握着一杆枪,随时准备上战场。

文/黄晓庆

编辑/倪家宁

相关阅读
电视剧《上甘岭》导演刘伟强:用现代拍摄手法,真诚重现“上甘岭精神”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4-10-28
电视剧《上甘岭》热播,搭建5000平米坑道,首次全景式展现战役全过程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0-18
91岁老兵连续38年在自家院内升国旗 家中5人参军 老兵:有国才有家 人倒旗不倒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0-03
上甘岭特等功臣林炳远逝世 战役中孤身歼敌140余人
澎湃新闻 2024-07-10
上甘岭特等功臣林炳远逝世,战役中孤身歼敌140余人
澎湃新闻 2024-07-10
上甘岭开战当天独家影像首次公开 纪录片《上甘岭》即将开播
新民晚报 2023-12-31
6个年轻人“超时空”寻找抗美援朝老战士
中国青年报 2023-08-25
荧屏起烽火,影视颂英雄:​一批抗美援朝题材影视剧下半年将推出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7-17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