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打开八百年前的德寿宫大门,南宋文化正携带更多故事奔涌而来
文学报 2022-12-27 07:00

伴随着近日杭州德寿宫遗址博物馆的开馆,作家周华诚的新作《德寿宫八百年》也同步推出,作品围绕宋高宗、孝宗移居德寿宫、权力发生转移的这段故事,串联起历史时代背景、朝代更迭、帝王轶事、宫内生活、南宋建筑与园林艺术,以及德寿宫遗址保护开发等方方面面的史实、知识、故事,深度展现了南宋社会、艺术、生活风貌,以及德寿宫遗址保护工作取得的成果。

对周华诚而言,他想讲述的绝非只是某一段历史或某一项工程,还有一种精神,以及“宋韵文化传世工程”可以“传世”的理由,那是不断发展和延续的中国故事所拥有的精神核心。

无数的人来到这里。这座在南宋文化遗址上“生长”出来的建筑,打开大门,迎接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好奇的探访。这是一座建筑对于当下和未来的邀约。

再现的德寿宫,一座在时光中重新矗立的历史建筑,一个由当下目光、当下工匠、当下技术凝结的文化符号。这是一个文化的载体,是一座以当下语言重述八百年前南宋故事的时空隧道。

建筑物只是个盒子,盒子里面装着什么?

“将一座建筑描述为美的……不单单是一种纯粹的美学趣味:它也意味着受到这幢建筑通过其屋顶、门把手、窗框、楼梯和家具所鼓励的一种特定生活方式的吸引。我们感觉到美,也即意味着我们邂逅了一种对美好生活所持观念的物化和体现。”英国作家阿兰·德波顿在《幸福的建筑》一书里这样说,他的意思很简单——建筑是一种生活方式的承载。

同样,当人们走进德寿宫这个特定空间,恐怕也是被南宋所代表的那个时代所吸引吧。

那个时代,有雄浑苍凉、静水流深的家国情怀,也有空前发展的文化艺术,有高度繁荣的经济和对外贸易,也有长足进步的科技创新,有奠定宋代文明的教育基石,更为后世留下不可估量的物质和文化遗产……

怎么让走进德寿宫的人们,能更好地感受、触摸那个时代,与那个时代来一场沉浸式的接触?目前这座南宋的北内宫殿遗址完成考古发掘的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大部分仍深藏地底,什么时候能完成全部发掘还是未知数。德寿宫后苑的园林如何,高宗和孝宗他们是如何生活的,他们在寿宴上怎么饮酒——诸如此类的问题,都需要专门的人去复原研究。

时间——选取德寿宫初期,即绍兴三十二年(1162)至淳熙十四年(1187)宋高宗居住于德寿宫的二十五年为研究时期;空间——选取德寿宫大殿和后苑园林的生活为复原空间;研究方法——以出土实物、相关文献和图像资源为依托,围绕“物——德寿宫的陈设家具及器具”“事——发生在德寿宫的事和相关的人物形象及礼仪动作”“景——德寿宫园林场景及相关植物”三个内容展开……通过这些研究,提炼出德寿宫“数字化建模”所需要的素材,配合数字化的虚拟情境展陈。

事实上,虽有零碎散落的文献、若干考古发掘的实物可供参考,但要真正还原出那个时代的生活细节,还是难度极大的事——这是基于宋式审美、新中式美学的再创造。简单来说,就是要让八百年前的南宋德寿宫里的一切“动”起来,最好一切都仿佛是那个时代的情景再现。

从上世纪80年代初,人们在杭州望仙桥到新宫桥之间的中河东侧发现一条南宋时期的砖砌道路开始,到如今德寿宫遗址和遗址博物馆的开放展示,将近四十年,这是一座城市对于南宋历史文化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德寿宫的变迁史,正是一座城市的进化史。

数字影像成为重要的手段。在德寿宫,数字影像的虚拟空间与现实世界的物理空间相辅相承,共同塑造了一个特别的心理空间。透过眼前的事物,“穿越”到遥远的过去与未来。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简称AR)技术会在德寿宫遗址上呈现,这是一种将真实世界信息和虚拟世界信息“无缝”集成的新技术。真实的和虚拟的事物将在同一时空中存在。在德寿宫遗址上的方亭,一场八百年前的茶事即将开始,人物和陈设都真实得触手可及。光影投在斑驳的历史遗迹之上,茶亭、茶香、古人的言语与服饰都是虚拟叠加的,此刻你却身临其境,既能闻其声,又能闻其香,身边一切真实又清晰,如同一个梦境。

正是如此,德寿宫就成为一个梦境,在这个梦境里装载着一个一个故事,所有的故事串起来,就是一个关于南宋,关于家国的大故事。

在过去的若干年里,宋高宗赵构留给世人的,都是一个卑躬屈膝的背影。回望宋高宗的一生,的确充满了命运的不确定感——但恰恰是在这种极度的不确定之中,风雨飘摇的南宋朝廷终究才稳了下来。

偏安乞和也好,委曲求全也罢,到底是战略上的审时度势、韬光养晦,还是个人精神上的“佛系”与“无为”?抑或是无能恐金,妥协偷生?——历史任由后人评说。退回到一个“人”的尺度,退回到一个身怀顶尖艺术修养的人的角度,他的选择,如何评说才是恰如其分的?

德寿宫遗址

恐怕没有人能给出一个“恰如其分”的评说了。一个经历过九死一生的人,恐怕会更加珍惜来不之易的安稳;也正是这样的安稳,才为天下生民赢得了一线蓬勃的生机。

无疑,赵构并非是个无能的昏君,否则不管如何决断,他都无法摆平各种各样的内部纷争与博弈。即便退至德寿宫之后,他也依然强力地左右着时局,让南宋的稳定持续了一百多年。而这样的忍辱负重与审时度势,他又何尝不知,会给世人留下怎样的话柄。

“如果没有强大的内心,这一切都将是很难做到的。”每一次走进德寿宫这片土地的时候,姚春宇都会下意识地想起德寿宫前主人宋高宗——在此之前,也许没有一个建设项目让他投入过如此多的情感和心力——所有的建设都只是理性的工程而已;但德寿宫不一样。

德寿宫项目有它的时代意义和价值,同时,作为临安城遗址综合保护的开篇之作,德寿宫将提供至为重要的实操经验。而杭州人骨子里对于这座城市的精神文化的巨大认同,也成为德寿宫再现的依据——不管对于八百多年前的南宋,还是对于八百多年后的今天,德寿宫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德寿宫后苑飞来峰、冷泉堂复原图

作为德寿宫遗址保护展示工程建设的副总指挥,姚春宇会在每天都踏进这片土地。他想象过无数次赵构在这里生活的场景,想象赵构这个人的面貌与他的一生。每个人的生存都是一个巨大的难题——对于宋高宗赵构来说,这个问题同样存在。

“这片土地是有力量的,”姚春宇说,“你相信吗,人与人,人与物,都存在着一个良性互动的过程。当我踏进德寿宫这块地的时候,每次都能感受到一种力量。我每天都在这里开会,至今开过一百六十六次例会了,而且每天还在继续——我相信,德寿宫这个项目,这件事,对于所有参与其中的人来说,都会是一种滋养。”

每个人的一辈子,可能都在寻找一个机会,可以把自己的生命投入进去而不为回报地去做事。德寿宫项目就是这样的事。做这样的事,在精神上获得的东西,会大于你的想象。

“临安这片土地滋养了中兴圣主,同时南宋也成就了杭州前所未有的发展高度,泽被后世。新老杭州人都应该讲,也必须讲好这个故事。”

电闪雷鸣之中,一场未被预知的海上风暴携带滔天恶浪扑向一艘孤独的商船。恶浪之中,商船上巨大的桅杆被折断,海水灌进了船舱。商船满载着瓷器与丝绸从泉州港出发,而此刻,它恐怕已无法完成驶往东南亚的使命,船长命令所有人立刻把瓷器抛入大海,但是已然来不及了,船身开始不可遏止地倾斜……

八百年后的2007年12月,一艘巨大的南宋沉船被整体打捞出水。它被命名为“南海一号”,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年代最早、船体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远洋贸易商船。

然而它可能算不上是从大宋港口驶出的最大商船。

有资料显示,南宋时期往来于印度与中国之间的海上大船,都由中国人在驾驭。那些船通常都是“巨无霸”,一艘船可载一千人,内有水手六百人、兵士四百人。这些商船都在泉州和广州的船厂被制造出来。

宋代的造船业之发达令人惊讶,它们是南宋海上贸易的见证者。如果说,中国历史上有过辉煌的大航海时代,那这个时代一定是宋代。

宋人还开创了水密舱技术,发明了平衡舵、升降舵等船舵,安装舭龙骨,大大增强了船只在航行过程中的安全稳定性。经济重心南移之后,南宋开辟了古代中国东西方交流的新纪元,通过官办和私营两种途径,大大扩展了海外贸易,形成了南宋万余里海岸线全面开放的新格局。

季风和洋流到来时,南宋的商船就将起航前往高丽或日本。但这只是目的地之一。两宋的海外贸易是大规模和全方位的,传统的说法包括东洋、西洋和南洋。南宋的商船,从东南沿海出发,乘风破浪驶向南洋、西洋和波斯湾、地中海,及至东非海岸,史称“海上丝绸之路”。想象一下,这是一个多么巨大的贸易圈。中国商人的船队,已经能漂洋过海,到达当时能够到达的最远的地方。商船上满载着瓷器、丝绸、茶叶等物产,尤其是瓷器。这些物产通达海外,风靡世界。荷兰、葡萄牙商人最初将瓷器贩运到欧洲时,瓷的卖价几乎与黄金相等。

据宋赵汝适《诸蕃志》记载,宋代的瓷器运往全球50多个国家,最远的地方,包括非洲的坦桑尼亚等地。这种盛况,不仅唐代未见,就是明清亦未能再现。

南宋临安城,我们今天已经看不出它的样子了,但它并没有消失,而是在我们的脚下。南宋的余韵依然流淌在这座城市的每个角落,润泽着当下人的日常生活。

以前有人认为,南宋是一个极度羸弱的时代,内忧外患,积贫积弱;南宋朝廷抱残守缺,不思进取。其实,是人们对那个时代还没有足够和深入的了解。不可否认,南宋朝廷有它局限与无力的一面,但南宋一朝在中国历史的文明进程中,在思想、制度、经济、社会、百姓生活、文学艺术、建筑、宗教等诸多方面,创造了属于它的那份伟大与光荣,也留下了值得骄傲的记忆,那是一个具有多元包容、百工竞巧、追求卓越、风雅精致的文化气象的时代。

“如果人们对于南宋还不够了解,那也是因为今天我们还没有讲好南宋的故事。”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郑嘉励,深入思考总结提炼了“宋韵”的八句话,“我们要讲述的宋代故事,都在这八句话里头。”这八句话是——浩然正气的爱国主义,以天下为己任的士大夫精神,经世致用的“浙学”思想,放眼天下的海外贸易,典雅敦厚的士大夫生活美学,丰富多元的市民生活,奠定后世审美范式的文化艺术,以三大发明为代表的科学技术。

宋代的士大夫精神,代表了那个时代最高尚的政治理想。他们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不是为自己的小我而担忧,而是以天下为己任的政治抱负——我们可以用张载那四句著名的话来表达: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应该也是宋韵需要突出的精神内核。

德寿宫,作为南宋的一扇窗口,既是南宋宫廷政治、文化、艺术、生活美学的展示之地,更是观察整个宋代政治、经济、文艺、科技面貌的一扇窗口;既是透视南宋君臣、文人士大夫生活方式的一扇大门,更是通往整个南宋时期,临安城与民众生活的一条大道。

德寿宫的大门打开,也是杭州城门的打开。穿过这扇历史的大门,人们步入德寿宫,步入八百前的大宋王朝,也步入一座城市深厚文明的历史河流之中。

编辑/陈品

相关阅读
话廉政、说德寿 旧宫“德寿宴”重阳开宴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0-14
地理|为何北宋南迁叫南宋,而西晋南迁称东晋?
地图帝 2024-09-07
历史|偏居江南的南宋,怎么会有五万骑兵,战马从何而来
历史学堂君 2024-08-31
赏读|不研究宫廷政治,就读不懂宋史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1-03
历史|月夜观潮,古人玩得有多嗨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9-30
图记 | 解码文化自信的城市样本 品宋韵 最杭州
新华社 2023-06-14
杭州德寿宫首场集市开市 再现南宋繁阜盛景引八旬游客打卡
中国新闻网 2023-04-02
历史 | 岳飞死后四年,南宋和金到底发生了什么?
凤凰网读书 2023-01-31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