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艺术”跨界合作 杨森助力精分患者回归之路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10-10 17:04

10月10日,是第31个“世界精神卫生日”。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由中央美术学院发起,杨森中国支持的2022年世界精神卫生日公益宣传活动正式在京启动。活动以“画为心声,爱有回响”为主题,通过展现精神分裂症患者、医生及艺术家三方共振、共创画作的过程,让公众走进患者内心世界,打破认知壁垒,拓宽全社会对精分患者的理解和接纳,助力患者的回归社会之路。

精神分裂症等严重精神障碍是我国面临的重大公共卫生挑战之一。截至2020年,我国精神分裂症患者约为680万。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副院长司天梅指出:“服药依从性低、弱监护、高复发是精神分裂症患者管理的几大难题。”

近年来,以长效针剂治疗方案为基础的精神分裂症社区管理模式在我国多个城市展开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中国疾控中心精神卫生中心副主任、北京大学第六医院主任医师马弘表示:“通过政府、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关怀帮助体系,精分社区管理模式的应用在科学管理疾病、提供情感支持、帮助恢复社会功能等方面正发挥着积极有效的作用。”

尽管证据表明,规范治疗后有至少三分之一的患者能够完全康复,但由于公众对精神分裂症缺乏科学的认知,对患者存有歧视和偏见,导致患者即使康复后仍难获得理解与接纳,回归社会之路面临重重阻碍。

作为今年“世界精神卫生日”的主要活动,“画为心声,爱有回响”纪录片首映及同名画展活动首次实现了医学专业人士与艺术从业者的跨界合作。影视纪录片与绘画展览的双介质传播,将引领观众感受精神分裂症患者渴望被聆听、被接纳的心声,展现患者对于恢复社会功能、重新融入社会的期盼与渴望,从而打破精分患者与公众的沟通壁垒。

根据大脑的工作机制,语言主要受左半球控制,而情绪和艺术(音乐、绘画等)则由右半球所控制,因此语言难以处理全部情绪问题,而艺术却能更好地实现情绪表达。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副院长赵力介绍:“绘画是情感和情绪的投射,在医生的解读下,艺术家通过对患者画作的再创作,可以向公众更加形象深入地展示患者的真实精神世界。”

针对今年的公益活动,杨森中国总裁郑磊女士表示:“2022年是杨森中国开展精神卫生月的第十二个年头。我们将一如既往地支持中国精神卫生事业的发展,持续引进创新治疗方案的同时,致力于与各方通力合作,提高精神疾病公众疾病认知,呼吁全社会的关爱和接纳,为更多精神障碍患者带来福祉和希望。”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张鑫
编辑/田野

相关阅读
六个月给药一次 新款长效针剂抗精神病药物在华上市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1-06
“如果情绪是本书”2024年世界精神卫生日公益宣传活动正式启动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0-10
这种病少见但对生活影响极大!出现3种情况,一定注意!
科普中国 2023-10-11
俄校园枪击案致17死:枪手患精神分裂症,持2把改装枪行凶
海外网 2022-09-27
打开精神病研究的“黑匣子”:迄今最详细精神分裂症遗传分析结果发布
科技日报 2022-04-11
懒散、寡言、冷漠......可能是这种重型精神病的前兆!
医学微视 2022-04-11
青海一女子婚前隐瞒重大疾病遭丈夫起诉,法院:撤销婚姻
法制日报 2022-02-21
人类记忆形成机制最清晰证据发现
科技日报 2021-12-08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