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茶”变“毒茶”,到底是怎么回事?
深标食品
2022-08-19 14:30
凉茶,一贯是广东人钟爱的“续命水”,有啥小病小痛都要来上一杯。然而,有的人竟然喝凉茶喝出了大问题,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喝凉茶是一种文化
喝凉茶是岭南地区特有的饮食文化。2006年,经国务院批准,凉茶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销售范围覆盖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是我国一种成功的文化输出。
我们今天喝到的凉茶只是食品,不是药品,也不能宣称有任何功效。
自采植物风险高
对于广东人而言,在家煲凉茶是习以为常的事。然而,中草药种类繁多,部分与有毒有害动植物十分相似,容易混淆。很多凉茶中毒事件,正是因为误把断肠草花当作金银花制作凉茶饮用引起的。
断肠草不是任何一种植物的学名,而是各地用来称呼某些有毒植物的俗称,其中最耳熟能详的要数钩吻,又名大茶药,全株有剧毒,误食者轻则呼吸困难,重则致命。钩吻常见于路边、山坡草丛或灌木丛等,呈藤状爬行生长,常与周边其他植物系缠绕共生,其花的外观和金银花十分相似,因误采钩吻用来煲凉茶、泡药酒而引起中毒的案例时有发生。
凉茶消费提示
不要自行采摘不明野生植物或购买来历不明的中药材来煲凉茶。此外,喝凉茶的时候还要注意:
1. 生病、身体不适时请到正规医疗机构就医,不要盲目迷信凉茶。
2. 部分凉茶饮料添加了大量的糖,过量饮用会增加龋齿、肥胖的风险,建议大家选购时认真阅读配料表等标签信息,合理选购。
资料:食品药品安全风险交流宣传资料库
来源:深标食品
编辑/韩世容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