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及乙肝,多数人存在着莫名的恐慌,甚至视同瘟疫一般。那究竟什么是乙肝,乙肝又是如何传播以及如何预防呢?这一系列的问题常常备受关注。
近日,人民日报社旗下新媒体“人民好医生”客户端邀请到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中心病毒病疫苗室主任王富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妇产科副主任易为、北京市海淀区妇幼保健院社区卫生管理科主任张良芬做客演播室,为大家详细解读与乙肝相关的那些事儿。
什么是乙肝?
易为在访谈中介绍道,乙型肝炎是一个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全球性社会公共卫生问题,是由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导致,以肝脏损害为主的一种传染病,可进一步发展为肝硬化、肝癌和肝衰竭,危及生命。
乙肝分急性乙肝和慢性乙型肝炎两种,因多数急性乙型肝炎没有症状,易被忽视。急性乙型肝炎大约会在半年之内痊愈,如果超过半年还没有好,那么就已经进入慢性乙型肝炎的状态。乙肝一般表现为乏力、食欲减退、厌油腻、恶心呕吐、腹胀、肝区疼痛、黄疸等症状。不管是急性乙型肝炎还是慢性乙型肝炎,都有可能发展为肝衰竭。
乙肝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易为谈到,乙肝的传播途径主要有三种:母婴传播、血液传播、性传播。
母婴传播包括宫内感染、产时感染和产后感染。宫内感染是指产妇怀孕期间,胎儿被乙肝病毒感染。产时感染是指在分娩的时候,胎儿经过产道接触产妇的分泌物或血液造成感染。产后感染是指产后母亲和婴儿密切的生活接触导致的传播。
血液传播是第二种形式。比如说使用了被乙肝病毒污染的血液或者是血制品、与别人共用注射器、到不正规的机构拔牙、与其他人共用牙刷、剃须刀,这些都有可能导致乙肝病毒的感染。
性传播主要是和乙肝病毒感染者进行没有防护的性接触,如果性伴侣比较多,感染的几率也会增加。
我国乙肝目前的流行趋势如何?
王富珍解答道,在乙肝疫苗大规模使用之前,我们国家分别在1979年和1992年开展过两次全国的病毒性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这两次数据都发现,中国全人群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率,也就是乙肝病毒的携带率大约在10%左右。这里面感染过的人数大约在60%。根据当时的人口数推算,我们国家当时应该有1.2亿人感染了乙肝病毒,是全世界乙肝感染最高的国家,也是疾病负担最重的国家。
随着乙肝综合防治措施的开展,尤其是乙肝疫苗接种开展,我国的乙肝流行特征发生了变化。2006年我们国家又做了一次全国乙肝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在这次调查数据显示,1-59岁人群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阳性率降到了7.18%,与1992年相比下降了大约26%,其中1-4岁儿童的表面抗原阳性率下降到0.96%,与1992年相比大约下降了90%。2014年我们国家再次开展了1-29岁人群的乙肝血清流行性学调查,这次调查数据显示,1-4岁儿童表面抗原阳性率下降到了0.32%,5-14岁下降到0.94%,和2006年相比,儿童表面抗原阳性率进一步下降,可见我们国家儿童的乙肝病毒感染得到了很好的控制。
我国是如何进行乙肝防控的?
王富珍谈到,我国实施以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为主的综合防控措施。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乙肝疫苗获批上市起,我国就开始有计划、分步骤地推行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工作;1992年,卫生部将乙肝疫苗纳入儿童计划免疫管理;2002年,将乙肝疫苗正式纳入儿童计划免疫,实现了疫苗免费接种。提倡新生儿出生24小时内及时接种首剂乙肝疫苗,1个月后接种第2剂,半年后接种第3剂。2010年,我国在全球率先提出整合的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策略,启动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重大公共卫生试点项目,为孕妇进行产前乙肝病毒血清学标志物检测,对乙肝病毒抗原阳性产妇所生新生儿,在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首针乙肝疫苗的同时,在不同部门接种100IU乙肝免疫球蛋白。经过几年的试点,此项工作从2015年起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实施,进一步降低乙肝母婴传播风险。此外,我国还制定了一系列其他综合性防控措施,如加强献血员血液筛查、血站血液和血制品的管理,加强医疗机构医源性感染管理,推广使用一次性注射器或自毁型注射器等,有效控制乙肝病毒的经血传播。
易为进一步谈到,如果孕妈妈是乙肝阳性,在孕期,高病毒水平的孕妇需要服用抗病毒药物,把孕妇的病毒水平降下来。在分娩时,乙肝阳性孕妇应确保住院分娩,医院会提供安全助产服务,比如在分娩过程中尽量避免婴儿吸入羊水、血液和其他分泌物,避免侧切、 产钳等手术操作损伤新生儿皮肤和黏膜。新生儿皮肤表面可能存在乙肝病毒,任何有损皮肤的处理前,务必充分消毒。尽可能先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再进行其他药物注射治疗等。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阳性孕产妇所生新生儿,我国要求出生后12小时内(北京要求6小时内)尽早注射首针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两种药物不能注射在同一部位,也不能抽在一个针管中注射。并在第1个月和第6个月分别接种第二、三针乙肝疫苗,可显著提高母婴阻断效果。新生儿在出生12 小时内注射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后,可接受阳性母亲的哺乳。经过规范的阻断治疗,目前乙肝妈妈所生宝宝感染率不到1%。
乙肝疫苗如何选择?
王富珍提到,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病毒感染最有效的方法。目前国内外使用的乙肝疫苗均为基因工程的重组乙肝疫苗,主要有酿酒酵母、中华仓鼠卵巢细胞(CHO)细胞和汉逊酵母3种重组乙肝疫苗。不同乙肝疫苗使用后的效果和安全性没有明显差异,可以替换接种。国际上含乙肝成分的联合疫苗也已被广泛使用,如很多国家已将含乙肝六联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使用联合疫苗可减少接种次数提高依从性,可以更短的时间,更少的接种针次,完成多种疫苗的接种。
易为谈到,在我国广西、湖南、浙江的多篇研究中都证明了在临床实践中乙肝疫苗序贯使用的免疫原性和安全性都没有问题。
张良芬谈到,因为我国家的人口流动性很大,某些地区接种的疫苗在其他地区存在找不到同一品牌的情况发生,此时就需要进行不同品牌疫苗间的替换接种,在接种前医护工作人员会进行充分的知情告,在获得同意后才会进行疫苗替换接种。
来源:人民网健康
编辑/韩世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