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练,我妈妈在哪里?我还是有些害怕。”当下个月才满5岁的潘皖枫被教练员抱到场边缓冲垫上接受采访的时候,大家才意识到,原来这个在冰场上看着像小大人一样的他,还真的只是个小萌娃而已。最为现阶段在北京市冰上项目训练基地年龄最小的队员,潘皖枫用自己的表现证明,只要喜爱冰雪运动,年龄并不是什么问题,什么时候开始练都不晚。
“我马上5岁了,练习短道1个月。”这应该是潘皖枫在接受采访的3分多钟时间里,重复最多的一句话,或许看到那么多扛着摄像机、举着话筒的叔叔阿姨,他多少还是有些紧张,而据她的教练介绍,虽然来到队里的时间不长,但由于此前有轮滑的基础,其实在场上训练的时候,他的表现还是不错的,而且作为队伍中年龄最小的一个“小不点”,他得到了身边很多大哥哥大姐姐的帮助,至少上冰的时候,他都是很开心的。
和其他来到这里的队伍类似,潘皖枫所在的朝阳短道队其实主要是为了给年底的北京市第二届冬季运动会做准备,不过相比其他适龄的队员,一些年纪相对较小的运动员此番来到这里,更多的是加强技术方面的训练,纠正一些存在的问题,以便更好的提升,不过由于年龄太小,潘皖枫的训练内容则还是以最基本的绕桩训练为主,即便如此,小家伙那一招一式还是赢得了教练的认可。
由于他娇小的身形和相对独特的着装(因为各自太小衣服还在订做),他很快就吸引了大家的目光,而在场边,时刻关注他的还有他的母亲。原本按照相关规定,每支运动队只允许有几位负责生活的老师进入到场馆中,但由于他年龄太小,潘皖枫的妈妈得以陪伴在孩子身边,而她的存在,也让儿子能够更加专注的投入到训练中。
“他差不多3岁的时候开始练轮滑,所以算是有点基础,练短道速滑算是入门快的。我们加入到朝阳短道队也是因为我们邻居的孩子在这个队里,我们就抱着尝试的态度来试一试,队里觉得他协调性还可以,希望能够跟着一起熟悉一下,练一练。”潘皖枫的妈妈介绍了儿子的基本情况,对于将来孩子到底能不能继续坚持下去,她表示,一切都看孩子的意愿。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张昆龙
摄影/北京青年报记者 崔峻
编辑/张颖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