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习近平总书记今年2月重要指示精神,党的二十大相关工作网络征求意见活动于4月15日至5月16日开展,在人民日报社、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所属官网、新闻客户端以及“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分别开设专栏,听取全社会意见建议。活动得到广大人民群众广泛关注和参与,累计收到网民建言超过854.2万条,为党的二十大相关工作提供了有益参考。(6月27日《北京青年报》)
党的二十大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但在以往,及时、全面地听到民众的声音往往存在这样那样的阻碍。当今社会,我国近乎人人一部手机,中国网民规模超过10亿,形成了全球最为庞大的网络社会。此次活动,打破了各式各样门槛界限,面向普通民众,没有地域、身份、职业、年龄等限制,只要你有话想说,打开手机一扫码,就能直接写下关于党的二十大的所思所想。活动受到广大民众的欢迎和肯定,累计收到网民建言超过854.2万条,涵盖国计民生的方方面面,其参与度之广,关注度之高,令世界瞩目。
围绕党的全国代表大会相关工作开展网络征求意见,是全党全社会为国家发展、民族复兴献计献策的一种有效方式,也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体现。一系列认真地归纳、汇总、分析研究之后,基层民众的建议将搭上网络“直通车”,直达决策高层手中,为党的二十大相关工作提供参考,将构筑民情民意的快速反应渠道。为社会各界开辟了一条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便捷途径,“听民声”“汇民智”成为广大网民的“高赞”评论,充分展示了中国特色的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的制度优势。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 “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找到全社会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约数,是人民民主的真谛。”此次网络征集意见活动接地气,显活力,是适应互联网时代新要求、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有益探索,确保了民情速递的高效率,也彰显了党和政府执政为民、集思广益、自信开放、守正创新的良好形象。
每一条真挚的建言,都氤氲着中国民主的烟火气,都蕴含着对美好生活的热烈期待。网络时代,我们要充分发挥互联网的桥梁作用,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并以此为原点,拓宽治国理政新渠道、更好倾听民声、尊重民意、顺应民心,把党和国家各项工作做得更好。群策群力,凝心聚力,汇聚起各行各业团结一心、献智献力,共谋发展的磅礴力量。
文/斯涵涵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王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