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懂你的人,最能给你温暖
念念沐心 2022-05-13 22:00

每个人的一生中,都会遇到很多的人,却不是所有人都值得你用心相待。

因为有的人只会给你带来各种麻烦和要求,让你的生活变得乌云密布。

真正好的感情,也许没有轰轰烈烈的形式,却能让你每每遇之都能感觉如沐春风,如浴暖阳。

在这个过程中,你可以是放松的、坦然的,无需说任何刻意为之的话,做任何刻意为之的事。

对的人,都是能让你相处舒服的人。

01

懂你说的,懂你没说的

有人说,真正的朋友,要无话不谈。

年轻的时候,我也曾觉得对朋友表达关心,一定要热情主动。

要把所有该说的不该说都刨根问底了,才算是肝胆相照。

直到年纪渐长后,才渐渐明白:好的感情,应该是要给对方不说的自由。

哪怕静坐无言,也足够安心自在,因为那些你未说出口的话,他其实都已然能够领会。

电影《飞驰人生》里有一个片段曾让我感动了许久。

男主角张驰决定重回赛道后,想邀请当年的老搭档孙宇强陪他复出当领航员,但又犹豫再三,害怕被拒绝。

然而,当他终于下定决心拨通电话时,话还未出口,电话那头传来的却是干脆俐落的答复:什么都不用说了,我等你这个电话等了五年了。

我相信,张驰在听到这番话的瞬间,一定真实地感受到了这份友情的珍贵之处。

舒服的关系,始于倾听,止于理解。

在一段值得珍惜的关系中,你会发现,对方始终心怀善意与包容。

不仅会认真听你说话,更愿意理解你无法言说的苦衷,无论何时,都在给彼此留进退的空间。

世间缘份,越是美好倾心的遇见,越无需多言,更不必过多解释,而是一种自然而然的舒适感。

是你知道,人生能得以如此相识一场,其实就已经足够了。

舒服源自懂得,而懂你的人,最能给你温暖。

02

三致一观,相处不累

曾有朋友同我感慨,说与人交流,特怕遇到尬聊的场景,完全是牛头不对马嘴,令人心累。

我想,这大概也是很多人都有过的尴尬体会。

沟通中,最令人头疼的事情,莫过于话不投机半句多。

你说的他根本听不进去,他说的你也压根不想听,几番来回,不仅彼此毫无获益,反而还会引发一堆不必要的误解。

面对这样的人,大抵聊过一次就不会再想有第二次,更别与之交心了。

而之所以会有这些分歧,很多时候,都是因为彼此在三观上存在差距。

很多时候,认知不同,对人生的体会和选择必然也不同。

你觉得对的,在他看来也许是错的,你值得珍贵的,很有可能在他眼里却不值一文。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属性,真正能吸引我们彼此靠近的,一定是和自己有着共同频率和喜好的人。

晚年的杜甫,在流落异乡时,有幸得以与老友李龟年重逢。

彼时,两位历经世事的老者,将一生沧桑、千言万语都化成幸逢知己的慨然长叹。

于是才有了那首流传千年的七言绝句《江南逢李龟年》: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人与人之间,只有层次相当经历相似的人,才能有精神上的共鸣,也才能产生惺惺相惜的信任感。

有了这个基础,哪怕相隔再远,年岁再久,亦可以对这份情意永葆默契。

有契合的三观,就是对彼此最好的悦纳。

03

亲密有间,互不越界

知乎上看到一个提问,什么样的人最想让你敬而远之?

有个点赞率极高的回答是这么说的:最想远离那种打着为你好的名义却不断干涉你生活的人。

无独有偶,前不久,我的一位朋友就遇到类似的处境。

朋友来自一个单亲家庭,自小由母亲抚养长大,和父亲的联系很少。

这件事后来被他的室友知道了,就动不动抓住机会,苦口婆心地劝他要对过去释怀,要主动与他父亲联系,否则就是不够大度。

朋友说,一开始,他觉得对方是出于好心,会按捺着性子听完。

但说到后来,他感觉这已经完全背离了朋友之间关心的本质,演变了一种可怕的道德绑架了。

确实,喜欢先入为主的人并不少见。总觉得自己的观点都是对的,别人就应该听从自己的建议,遵从自己的指导。

可事实却是,过度的干涉只会令人心生厌烦。

正如有句话所说:你没有经历过别人的人生,就不要轻易去评价别人的故事。

人之相知,贵在将心比心,而不是把自我的看法强加在别人的意志之上。

聪明的人会知道,要想获得对方的认可,就要先换位思考,把握好自身言行举止的尺度。

和这样的人相处,你也会感受到最真诚的关心,听到最坦诚的建议,却不必担心被其干涉耻笑。

一段关系,只有被施予充分的尊重和体谅,才能更坚固,更经得起种种考验。

04

时间识人,岁月知心。

在人生的长路上,能遇到一份相处舒服的情意,是莫大的幸运。

因为他们的存在,足以慰藉我们忙碌疲惫的心,为我们带来被理解的勇气和继续前行的力量。

愿你我,都能在余生岁月里,活出最好的自己,然后,去遇见那个最值得的人。

作者简介:念念,80后女子,念念沐心主笔,可文艺,也可理性,坚信只要念念不忘,岁月必有回响。公众号:念念沐心(ID:nnsg1021)

编辑/王静

最新评论
133****3032
0
懂得以上这些道理还能做到的人应该还懂得,彼此之间应该多行“存”,少用“取”。属人的事物都会消亡,建立和维护远远难于拿来。
05-13 22:30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