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的第一天,按照惯例,多家造车新势力公布了他们的销量成绩。只不过相比往常的大张旗鼓,这一次要低调许多。
受疫情波及和供应链影响,4月造车新势力销量无一家破万。情况稍好的小鹏汽车总计交付9002辆,环比下滑42%。蔚来汽车交付5074辆,比上月下降49.18%;最爆冷的是理想汽车4月交付4167辆,只相当于3月销量的1/3。
销量直接反馈到股价波动上。5月3日,港股开盘汽车板块集体走低,截至收盘,领头的理想汽车跌超5%,蔚来汽车跌超4%,小鹏汽车跌了1.2%。
据理想汽车联合创始人兼总裁沈亚楠解释称,理想汽车的零部件供应商超过80%分布在长三角地区,且其中很大一部分位于上海、江苏昆山,部分供应商无法供货,有些供应商甚至完全停工、停运,导致现有零部件库存消化后无法继续维持生产。
汽车产业生产工艺复杂,供应链长,少一个零件也不能交付。事实上,不只是造车新势力,整个汽车行业都在今年4月迎来了“至暗时刻”。
据乘联会数据显示,国内主要汽车厂商零售第一、二周日均同比分别下滑32%、39%,受生产停滞、终端闭店等影响,狭义乘用车市场下滑幅度较大,乘联会估算4月零售为110.0万辆,预估同比下滑32%。
接连遭受“缺芯”“原材料涨价”、疫情停工,汽车股也成为了股市“最不抗跌”的品类之一。
不久前,沪指跌超5%失守3000点大关时,汽车制造板块整体下跌8%,多只个股跌停,看得投资者们心惊肉跳。除了造车新势力外,传统汽车的股价也是“跌跌不休”。据统计数据,半年以来,有80余只汽车相关个股股价缩水超30%。
以A股的长城汽车为例,从去年10月至今,半年时间里,长城汽车从此前顶峰的69.8元跌到现在的24元,跌幅65%。市值蒸发4360亿元,并使持股34.5%的实控人魏建军,损失1500亿持股身家。业内人士分析,长城汽车在资本市场的表现不佳,跟其在新能源领域的布局不深有关。2021年,长城汽车的销量为128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仅13.9万辆,占比不足11%。今年以来,长城旗下新能源品牌欧拉汽车又接连遭遇“芯片门”“停售门”,祸不单行,股价表现也是雪上加霜。
汽车行情持续走低,汽车股仿佛也成为了投资人的“梦魇”,汽车行业何时才能重振旗鼓?
积极救市是当务之急。4月25日,一则《关于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促进消费持续恢复的意见》发布,汽车作为大宗消费项目,在《意见》中多处提及,而最吸引人注意的是这一点:破除限制消费障碍壁垒。如“郊区指标”“放宽资格限制”“向使用管理转变”等促进汽车消费的举措正在被推行。此外,多个省市地区接连出台了刺激汽车消费的举措,一定程度上也将为市场注入强心剂。
随着各地复工复产的推进,笼罩在汽车人头上的短期“阴霾”正在散去。汽车产业,尤其是蓬勃发展的新能源汽车领域,仍然未来可期。
来源/钱江晚报
编辑/樊宏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