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科创板两只新股景业智能(688290.SH)和德龙激光(688170.SH)开盘即遭遇破发,N德龙股价以26元开盘,较发行价低开13.85%,N景业股价以30元开盘,较发行价低开11.48%。
前一交易日,同样登陆科创板的禾川科技(688320.SH)也在上市首日股价折戟。禾川科技的开盘价为23元,很快便破发,收盘价为19.7元,较发行价下跌16.74%。
不止如此,4月1日至29日,A股市场共有36只新股上市,其中上市首日破发的股票数量有17只,破发率直逼50%。
在一次次破发潮的冲击下,投资者们逐渐体会到,闭眼打新的神话早已不再,新股破发正日趋常态化。而对于那些追逐打新基金的投资者而言,更多的是恐慌与困惑:新股上市必赚的定律远去,打新基金还能不能投资?
有基金经理坦然处之,认为打新策略本身并无不妥,以不变应万变才是王道;亦有FOF基金经理悄悄调整策略,因新股频频破发,便赎回了组合中的新股策略基金。
基金经理们策略不一,而在机构的眼中,打新基金却并非就此没落。注册制带来的并非只有打新神话的破灭,与之相伴的是资本市场的扩容、合理估值标的的增加以及次新股的投资机会等。
破发潮冲击
通常情况下,“打新基金”是指以新股申购作为核心投资策略的一种基金产品,包括具有一定股票持仓作为底仓的“固收+”基金以及一些专职打新的对冲策略基金。
天相投顾基金评价中心指出,打新基金的特点是通常规模不会太大,多数可能在2亿至10亿区间,同时新股申购的频度较高。这是因为新股申购是有上限的,基金规模过大会摊薄“打新收益”,而基金规模太小则股票底仓的波动可能导致基金净值剧烈波动,也可能导致不具备交易所规定的参与“打新”的最低金额资格要求。
根据天相数据显示,截至4月28日,2022年新股上市共计118只,其中34只股票出现首日破发,比例为28.8%;上市5日破发的股票为75只,比例高达65.8%。同时,Wind数据统计显示,4月以来(截至4月28日),A股市场共有32只新股上市,其中上市首日破发的股票数量有15只,破发率亦直逼50%。
广发聚盛混合基金经理李晓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理解打新基金的表现前,首先要厘清新股破发的原因:首先是在注册制推行的背景下,大量新股发行且其估值相对二级市场不具备优势;其次近期权益市场出现大幅波动,赚钱效应减弱,次新股交易热情减退;此外,市场上出现了一些小非解禁后持续下跌的股票,其中有一些也破发了,这导致相应新股的财务投资者退出并不顺利,这也影响了投资者长期持有的信心。“基金打新策略的表现,和权益市场的情况紧密相关:行情好的时候赚钱效应明显,但持续的破发肯定会影响打新基金的规模,规模下行后打新需求减弱,IPO发行遇冷,融资规模进而也会受限。”李晓博说道。
的确,根据天相投顾基金评价中心的测算,如果将2022年一季度获配新股个数大于30只,基金规模介于2亿至10亿的灵活配置型基金和保守配置混合基金视为打新基金,那么,打新基金一季度平均获配新股46只,累计获配新股金额约40亿,一季度平均收益率为-9.5%。
天相投顾基金评价中心认为,上述数据可以明显看出,新股申购策略已经并非稳赚不赔。新股破发在基金投资层面对打新策略的有效性和基金经理的管理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同时也考验市场投资者对该类产品策略的认可度。
星图金融研究院研究员黄大智认为,对于基金打新策略本身而言,影响相对而言并没有那么大。因为机构投资者可以有选择地进行线下配售,避开那些估值极高,明显偏离行业水平的新股。总体而言属于策略问题,当机构投资者出现明显的风险收益不匹配的时候,可以选择停止线下配售。
黄大智进一步表示,从打新基金本身来看,打新基金的超额收益完全来自新股上市阶段的策略,即新股上市必赚的策略。作为机构投资者,拥有线下配售的优势,因而可以获取超额收益。随着注册制的实行,新股发行逐渐市场化,超额收益将不复存在,这种策略也会逐渐退出市场或者规模逐渐缩小。同时,这类基金会逐渐由打新策略向其他策略延展,例如可转债、债券的信用下沉、量化、对冲、类固收+等策略,从而提升打新基金的收益。
机构打新热情下降
赚钱效应削弱情况下,投资者对打新基金的热情正在下降。
盈米基金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王帆在对新股市场以及打新基金的持续跟踪发现,2021年9月询价新规实施初期,市场整体出现了询价账户数量及入围率下降的情况,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政策适应期后,询价账户数量基本回归稳定,户数在1万左右。而今年以来由于市场基本面、情绪面等多重因素的影响,询价账户数量再次出现下滑,个别新股的询价账户数量仅5000左右,同时最近也出现了大量弃购现象。
天相投顾的数据进一步印证了这一点。以前述打新基金的定义为准,2022年一季度基金发行为个位数,同时在2021年下半年成立的基金为19只,2021年上半年成立的基金为34只;而2020年全年成立的基金则有61只。“从打新基金发行数量来看,目前的确有发行遇冷的情况。其中的原因不乏各家管理人结合市场整体行情而调整了股票基金和涉及权益类资产的投资策略产品的发行政策,也有新股破发的直接影响。”天相投顾基金评价中心表示。
不止如此,基金经理李晓博近日明显地感知到了机构和个人投资者对于打新基金的冰冷态度。
李晓博指出,市场上的打新基金更多是偏“固收+”操作,权益仓位并不高。前两年规模6亿左右的基金,打新部分贡献在年化3%以上,然而前两周排除掉新股中海油的收益,打新的整体贡献趋近于0。
“机构对于打新基金的需求更多是因为看好权益市场,在权益仓位不高的情况下,赚取稳定的打新收益;相对于货币基金和纯债基金,为客户提供较高的回报,同时回撤可控。固收+类产品需求遇冷,主要原因是在今年整体市场的大幅回撤背景下,其产品收益也比较一般。但我们往后看,目前权益市场从估值角度看,处于底部区间震荡,预计随着疫情形势好转和国内经济有序恢复,权益市场也会逐步走出颓势,打新回报也会逐步回升。”李晓博说。
打新基金前路
新股破发的影响下,基金打新策略要不要变?
北京一位管理“固收+”产品的基金经理表示,自己的打新策略并未做出调整。从他的角度来看,打新策略本身并没有什么问题,不过,基金规模的变动会影响打新策略的执行,从而影响收益率。
李晓博则认为,目前来看打新基金的策略更多是向“固收+”类策略转移,等待权益市场行情逐步好转后,打新赚钱效应也会逐步回来。
市场上一位管理FOF的基金经理在一季报中也提到,因为新股频频破发,组合赎回了新股策略基金。此外,该名基金经理在2021年四季度时就已经提到,由于新股屡次出现“破发”现象,便下调了基金的直投股票规模,同时将部分“打新”策略的偏债混合型基金转换到了债券型基金。
尽管对于当前新股破发潮下的打新策略调整不一,不过受访基金经理和机构们却对打新基金的机会预判相对一致。
在李晓博看来,打新是一种投资策略而非固定产品,注册制后新股估值持续下行,筹码也相对分散,其实提供了很多次新股的投资机会,因此,打新基金会更多向“固收+”类基金转型而不是消失。
王帆认为,未来需要整体降低打新增强的预期,但在IPO保持常态化发行的情况下,公募基金通过深入研究选择基本面优异、估值和定价合理的新股进行谨慎参与,仍有可能实现较好的打新增强。
黄大智表示,未来打新基金并不一定会走向没落。从收益率来看,打新基金的收益率一定没有过去那样好。因为打新基金有一定的策略空间,当基金规模超过打新策略规模时,基金很难获取理想中的超额收益,也就是所谓的规模和业绩不可兼得。
黄大智强调,打新基金近两年更多是在创业板和科创板的股票上打新,因为近两年来在这些板块上市的公司比较多。但从长远来看,随着注册制的推行,新股市场可能迎来新的变化。这些变化会给打新策略带来增厚还是下降?这是不确定的。市场实行注册制本身就会为资本市场带来明显的扩容,为打新策略者带来一个规模空间的上涨。而规模空间的上涨并不意味着打新策略的失效,因为此时可供选择的标的也随之增多,一定程度上看,收益空间可能会变大。
对于投资者,王帆提醒道,公募基金的打新策略从“追求高入围率”转变为“择优参与”,因此投资者在选择打新基金时的标准也应当有所转变。在未出现破发现象时,打新收益是产品收益的主要来源,选择打新基金时对于打新参与率、入围率、获配额度等的考量占比较高;在破发常态化背景下,打新收益仅作为产品的增厚收益来源之一,应当更为关注基金公司和基金经理的投研实力以及产品权益底仓的管理能力。
经济观察报 记者 李沁
编辑/樊宏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