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艺|“文学脱口秀”第二季:他们身上最迷人的地方是智慧
华文好书 2022-04-26 08:00

北大中文系教授在火车上跟人聊《还珠格格》,留美文学青年跟机器人聊天挣外快,热爱诗歌的科技工作者因为卖茶女会写诗就毅然下单,心理咨询师把四大名著总结为“四块石头引发的血案”……在一个个令人捧腹的段子,一件件尴尬又不失可爱的往事里,第二届文学脱口秀大赛又与观众见面了。

去年4.23世界读书日,首届文学脱口秀大赛的举办让文学圈热闹起来,人们没想过文学和脱口秀这两个词能合在一起说事。腾讯新闻“文学脱口秀”项目发起人王姝蕲说:“我们的确是蹭脱口秀热度了,但我们是抱着柴火来的,希望众人拾柴使脱口秀这火焰燃烧得更暖、更亮、更久。”那么时隔一年,有哪些人来第二届文学脱口秀大赛“拾柴火”了呢?

2022年世界读书日“文学脱口秀”第二季,由腾讯新闻、《收获》文学杂志社、山魈映画联合主办,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程永新、毕飞宇、王尧、陈福民,及项目发起人王姝蕲担任决赛评委,来自全国各地、各行各业的数十位文学与脱口秀爱好者报名参赛,治辰、陈更、令狐秒、雨辰、丛子钰、木子春、一卜同学、筱墙博士、周文婷、狍平方等十位选手入围决赛,“人美也要多读书”的数字人梅涩甜担当主持人。

梅涩甜:元宇宙梅书店,提供全新文化活动体验

第二届“文学脱口秀大赛”在梅涩甜的元宇宙梅书店里举办,这是在太空场景中由图书墙围合而成的虚拟空间,空间内设置有蓝丝绒幕布的文学脱口秀小舞台,大屏幕上有可交互的节目单,可点击观看每一位参赛选手的表演,用手指旋转空间可看到本届文学脱口秀的评委和选手们,把空间旋转至天空,可看到浩瀚星空中漂浮着本届文学脱口秀大会所涉及到的所有相关书籍,对本届文学脱口秀给予支持的数十家合作伙伴的名字也如星星般映在空中。

梅涩甜的开场表演以“元宇宙”为主题揭露了一个大秘密:“一年一度的‘文学脱口秀’又来了,你们知道过去一年最重要的文学成果是什么吗?是‘元宇宙’。嘘,文学界对此一无所知,以为那是科技成果。”

图:程永新,作家、编辑家、《收获》主编

连续两届担任文学脱口秀评委的《收获》杂志主编程永新,对梅涩甜讲到的“全社会中了电脑病毒,变成只看视频不看书的文盲”这点非常认同,认为吐槽得非常新颖。

图:毕飞宇,作家、南京大学教授

本次文学脱口秀评委,作家、南京大学教授、茅盾文学奖获得者毕飞宇评价道,梅涩甜这些段子“让我们开心地笑,非常好。可是它同时也很深刻。尤其是在我们这样一个人机的时代,人机都不分了,这位AI给我们很响亮地提出了一个口号‘先做人’,我觉得对我挺触动的”。

鲁迅文学奖理论批评奖获得者,苏州大学文学院教授王尧也从机器和人的关系入手,谈了自己的见解:“梅涩甜带来的许多问题可以让我们思考,机器可能会成为人,人也可能会成为机器,今天我们面临许许多多的选择,在这个选择当中,无论是我们还是今天的脱口秀表演者以及虚拟人梅涩甜所讲到的文学,确实是我们应当坚守和向往的一道人文风景。”

学者、文学评论家、散文家陈福民认为,在AI面前,人是渺小的。当然我们是通过文学来救赎自己,当梅涩甜接近文学的时候,她更像一个人,更像一个生命。

文学圈内人:挤兑文学,还是自己人最狠

文学脱口秀,文学圈的人自然近水楼台,参与起来得心应手。北大中文系副教授治辰,北师大文学博士、文学记者丛子钰是名副其实的文学圈内人,无论自身经历还是师友见闻,肚子里都攒了一堆素材,挤兑起自己来一点不嘴软,正如评委毕飞宇的幽默点评,“给人的感觉就是一个‘败家子’,把家里的那一点烂芝麻往外抖活。”

“现在谁征婚的时候说自己‘热爱文学’,等于跟人家姑娘说‘我可是个精神病儿啊’”

“我大学读的是中文系,每次跟别人说,对方都很诧异:你是个中国人,还有必要专门学这个?”

“火车上跟人聊天,我说我是教文学的,对方很激动:我也热爱文学!那个啥,前几天电视上放的那个《还珠格格》你看了没有?”

第一个上场的治辰,一开讲就给整场脱口秀定下了一个基调:不用你们动手,我们自己调侃自己吧。一个个独属于文学从业者的段子令人捧腹之余又不免有些心酸。而评委陈福民则把这种调侃视作对文学的一种褒奖:“作为成名的批评家、文学教授,你看不出他有什么暮气或成名的负担。他对文学的理解,对于每个小段子,小故事的讲述非常风趣。特别是他能够放下身段,在日常生活的细节中,通过调侃文学来返回自身,这是对文学的一种张扬,是对文学的一种褒奖。”

而丛子钰有关咖啡馆的段子,引发了评委的共鸣:哪个写字的没去咖啡馆憋过灵感啊!

“现在去咖啡馆写东西,灵活失业的人都在那,只能感受到一股浓烈的内卷味道,大早上8点就有人来占座,我心想,这跟上班也没什么区别。”

腾讯新闻文化频道主编、“文学脱口秀”项目发起人王姝蕲对咖啡馆文青的写作体验感同身受:“隔壁桌在聊几个亿的生意,你在埋头写千字五百元的小说,写了废话都舍不得删啊,删一个标点就少挣五毛钱……稿费不仅买不起房子,大多数文学青年得有一份工作,赚钱来供养自己的文学理想。”

世人对女博士的刻板印象,被她们一一破除

好在,文学不光有布衣的穷酸,也还有女博士的火辣。女博士,火辣,两个听起来离着八丈远的词,在文学脱口秀的选手身上完美融合在一起了。

“人们总对学文学的女生有种刻板印象——冷清、温婉、端庄,不像我,上衣从不棉麻,裙子从不过膝,谢绝贝雷帽、开衫、帆布包,也不在朋友圈里随时拈花浅笑,怎么花哨怎么来!”

当挑染着黄色头发,青春靓丽的清华大学比较文学博士狍平方出现在腾讯总部演播室时,女博士的刻板滤镜已经被她打得碎了一地。无怪乎评委王姝蕲感叹道:“活色生香的清华女博士来了,她打破的是刻板印象吗,她打破的是我的心理健康。分数高,裙子短,两头她都占。”

而评委程永新则对她的“内部梗”津津乐道。程永新作为当代文学最重要的推手之一,跟几乎所有活跃在文坛一线的作家都相识多年。对于狍平方段子里“格非老师拥有令人羡慕的颈椎健康”,“余华老师在某站靠喜剧天赋转行,弹幕都在夸他搞笑”,“没想到有一天会看到余华给莫言示范什么叫魔幻现实主义”这样的作家“内部梗”,程永新表示自己“从头笑到尾”,并夸赞狍平方不仅熟悉文学,也熟悉作家的脾气秉性。

另一位女博士选手陈更,虽然没穿短裙,但火辣不让半分。她有两个彼此割裂的身份:《中国诗词大会》第四季冠军,以及一个叫“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的专业的博士生。一个搞力学的文学青年,不仅听起来非常酷帅,也让评委大为惊叹。苏州大学文学院院长王尧表示,一个工科博士跨界诗词大会冠军,这也证明了文学的力量是非常非常大的。在她的脱口秀当中,她对古典诗词信手拈来,用诗词来化解日常生活的尴尬,表现非常突出。

在陈更的段子里,她对当下的种种新潮读书方式进行了辛辣的点评:头部读书公号的套路是文学就是发财秘笈,读书就是成功大法!“腹有诗书气自华”早过时了,变成了“腹有诗书财自发”;以前不知道啥叫“灵魂有香气”,现在明白了,就是“香喷喷的鸡汤味儿”……

评委毕飞宇给陈更的这段吐槽做了个归纳:“她其实就说了一个东西,就是文学的尴尬,这个尴尬就是文学的鸡汤化,她把文学鸡汤化的进程捋得让我们很开怀。”

斜杠青年的文学梦:不懂物种起源的石油工人不是好的腹语表演者

如果说陈更还能从《中国诗词大会》冠军上找到与文学的连接点,那另几位选手从职业上看真是和文学搭不上边:科研机构工作者,写过科普著作《解密物种起源科普丛书》;来自陕北的90后石油工人;专业的腹语表演者,可以不张嘴说完一整段脱口秀。

选手筱墙博士,从名字中就透露了她的身份和梦想。博士是身份,她是个研究环境科学的理科博士,在科研机构任职,业余撰写科普文章,还是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的成员;而筱墙则是她的梦想,这两个字在古文中是竹篱笆的意思,来源于童年奶奶家院子里围着菜地的竹篱笆,代表了她心中的回忆与文艺气息。当然,“筱墙”两字的发音与《唐伯虎点秋香》里那只蟑螂小强的发音相同,这给她带来了些许拧巴与尴尬,也带来了她脱口秀表演的第一个段子。

筱墙博士的脱口秀中,充满了她作为理科学霸在文学寻梦路上的崎岖坎坷,用评委程永新的话说,她的表演“脉络非常清晰,把自己的身份、自己的爱好,自己从事的工作跟她热爱诗歌的经历联系在了一块”——

她爱好诗歌,看到朋友圈有人用写诗的方式卖茶,心有戚戚焉,马上下单。然而当她向卖茶诗人推销自己的诗歌时,却没得到回应。

她的科普文章得到了很多出版社的青睐,当她去出版社谈科普书籍出版时,拜托编辑向文学类出版同行推荐自己的诗集,结果也没有回音……

理科生跨界写诗,身边人不理解,这可能是个普遍现象。90后石油工人周文婷就在段子里吐槽:朋友听说她爱写诗,第一反应就是“那你一定能喝”。当她说自己酒精过敏时,朋友也不信,“李白每次不是斗酒诗百篇吗,不喝酒能写出来诗吗?”中国诗人的整体形象被李白一人带跑偏了。

李白对后世的影响,除了醉醺醺的形象,就是爱写月亮了。“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举头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这些诗句除了苦了天天背诵的小学生,也让世人加深了对诗人的刻板印象。在一个个诗人的努力下,大家都觉得诗人“不食人间烟火啊、社恐啊、忧郁症啊、喜欢出家啊”,各种“帽子”不胜枚举。周文婷在脱口秀中也向这种刻板印象喊话:“业余杠精啊,以后别那么勤快,给诗人制作那么多高帽子了!”

腹语表演者木子春的脱口秀,可以说是全场最别致的:他是唯一有搭档的表演者——除了自己之外,手里还拿着一只乌龟玩偶,一半的内容是由这只玩偶说出来的。当然,乌龟只是前台表象,声音是由木子春通过腹语发出的。另一个别致之处,在于他是唯一表演了才艺的——吹了一段中国古乐器埙。

这个杂糅了人声+腹语+器乐的表演,也得到了评委的认可。程永新认为“他有两个亮点,一个是龟先生用腹语来演绎;二是出现了一个非常古老的乐器——埙。他能够在这个脱口秀里面把这两个元素引进并进行呈现,我觉得特别有意思,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

文学青年的自我修养:“文青”是否已经沦为贬义词?

脱口秀是年轻人喜闻乐见的表演形式,那文学脱口秀理论上最大的受众就是文学青年们了。一卜同学、雨辰两位决赛选手就是文学青年的代表人物,一位在杜克大学读比较文学,一位在中国传媒大学读播音主持。在“文青”已经日渐成为贬义词的当下,她们两位的段子也恰恰反映了两种对抗文青负面评价的姿态。

雨辰的对抗姿态是:文青是种病?并不是,那是一种进步。

她先是概括了文青的普遍“病症”:短话长说、简单话麻烦说。比如描写烟雾弥漫的样子不用缭绕,要用“氤氲”;秋风不叫秋风,叫“霜鸶”;从单杠上摔下来,满眼金星的样子,都能写成“先看见了星星,然后,就看见了你”。接着,她又抓到了文青另一个常见爱好:独特的优越感以及无处不在的鄙视链:读柏拉图的看不起读莫言的,读莫言的看不起读亦舒的,读亦舒的又看不起读卡耐基的,读卡耐基的对读韩寒的说省省吧老弟,而读韩寒的对读大冰的说赶紧去去那一身的油腻。最后,读大冰的反过来看不起以上所有。

除此之外,她还点出了文青另几大爱好:喜欢背帆布包,喜欢去咖啡馆,喜欢开民宿……总之就是不接地气儿,装。而雨辰这段脱口秀的“底”则是,文学不是病:“与其说是装,不如说是靠近,向一种更加有深度的灵魂和思想靠近,那谁又能保证这种靠近不是一种进步呢?”

评委王尧在点评雨辰的表演时,夸赞了她的内容呈现形式:“她选了一个特别好的欲扬先抑的方式,讲了文青的缺点一二三,然后正话反说,认为这样一种弊端或者缺点正是今天我们现代社会稀有的一些元素”。

而评委陈福民则在雨辰的基础上又把文青的“病态”做了拔高:“文学在大多数时候可能都会体现出跟时代的背向性,这也是我们热爱文学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雨辰同学对于文青病这些象征性的隐喻性的使用,恰到好处地把握到了这个时代的状况。”

另一位决赛选手一卜同学,则是用另一种姿态对抗着文青的负面评价:文青是不是很惨?当然,比你想得惨多喽!

李诞在谈论脱口秀时常说这样一句话——“说破无毒”,有事不要藏着掖着,要让信息畅通无阻,这有利于大家共同进步。一卜同学的段子就是沿着“说破无毒”的路子走的:既然大众都觉得文青穷酸,迂腐,还挺内卷,那我就现身说法,让你们见识一下真文青是怎么生活的——比你们想象的还要穷酸、迂腐、内卷!

比如你以为的文青穷酸,是赚不了几个钱。一卜同学告诉你:是根本不赚钱。她去年翻译了一本书,挣了50块钱。怎么挣的呢,是编辑老师过年时给她发了个50块钱的红包,结果发完编辑老师就叫错她的名字了——原来是发错了。本来,她连这50块钱都挣不到。

比如你以为的文青迂腐,是被同龄人挤兑。一卜同学告诉你:还会被十岁小孩挤兑。她读书的地方,有个华人家庭联系她,想让她跟他们家十岁的儿子讲讲大学生活。她就跟孩子讲,“我们文学系的人很浪漫的。我会拿一个笔记本,在城市里面游走。很多时候我没有任何目的,可能就坐在某个花坛上观察路过的人,想象他们这一生的故事。有时候我还去和他们搭讪,很多人甚至会主动请我喝咖啡吃东西。这种把生活变成故事的感觉,小朋友你觉得怎么样?”小朋友说:“我觉得,你们这个不就是街溜子吗。”

比如你以为的文青内卷,是在学术竞争上。一卜同学告诉你:还会在挣外快上。有一次一个教授找她做临时工,工作美其名曰是训练人工智能机器,搭建人际桥梁,其实就是陪机器聊天,工资每小时20块钱。结果她去了才发现,临时工一共就俩人,除了她以外,还有一个学哲学的哥们。文史哲人才相聚在了人工智能实验室。

一卜同学的冷幽默赢得了评委的赞赏,毕飞宇就表示自己按奈不住地喜欢她:“我觉得脱口秀最迷人的地方是选手身上的智慧,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一卜是一个很智慧的表演者,非常棒。”

评委程永新:“从四块石头讲四大名著”这种段子,对出版从业者很有启发

作为唯一连任两届的评委,《收获》主编程永新对文学脱口秀的每一位决赛选手都如数家珍。难能可贵的是,他从观众的视角揣摩每一个段子,并把一些观点借鉴到自己的工作中。选手令狐秒的一个“从四块石头讲四大名著”的段子,就带给了他启发。

令狐秒的脱口秀说:“我总结,四大名著是四块石头引发的血案。《红楼梦》的石头是女娲补天的通灵宝玉,《西游记》的石头是受了日精月华孕育了孙悟空的石头,《三国演义》为了争夺一块叫玉玺的石头,《水浒传》则是洪太尉撬开镇妖魔的石碑。所以说四大名著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石头历险记》。”

四大名著是“四块石头引发的血案”,这个兼具恶搞体质和阅读门槛的小段,在一众令人捧腹的段子中并没有很显眼,但程永新却从中读出了新意:“这个思路对出版人很有启发。因为我们的目的是有效地到达读者,这需要思路、技巧、新颖的角度。每年读书日,我们都在讲读书有多么重要,但这种宣讲的效果,可能就不如‘四块石头’这种段子更直接有效,幽默风趣。”

作为老牌文学杂志《收获》的主编,程永新不仅连续两次出任评委,在第二届更是带着《收获》杂志团队与腾讯新闻和山魈映画一道成为主办方,贡献力量。对于为什么对这个新生事物报以如此大的肯定与支持,程永新有一句话做了总结:“我们的目的是提升文学的影响力,这与文学脱口秀的目的一致”。

来源:华文好书

编辑/韩世容

相关阅读
两档脱口秀综艺大PK,老将落寞新人出圈
红星新闻 2024-09-03
两档脱口秀综艺同期回归,喜剧仍是流量密码
第一财经 2024-09-02
当个好"嘴替",脱口秀“功德圆满”?
北青艺评 2024-08-31
《脱口秀和Ta的朋友们》上线,“生活的烦恼,用脱口秀说说”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8-20
文学 | 张莉:“脱口秀”的兴起,或短篇小说的魅力
收获 2023-04-07
《脱口秀大会》亚军鸟鸟:被观众喜爱很惶恐
扬子晚报 2022-11-18
当年轻脱口秀演员登上戏剧舞台
中国青年报 2022-11-16
他们还想往前再走一步《脱口秀大会5》继续探索,继续进化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11-03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