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 | 秦臻:汉代画像中的乐舞形式
文史知识 2022-03-26 14:00

乐舞是中国古老的艺术形式,同时也是一种社会存在,反映特定时代的社会现实和意识形态。汉帝国时期,经济发达,国力强盛,国内各民族之间交往频繁,乐舞艺术空前繁荣。乐舞是人们日常生活的主要娱乐手段之一,也是汉王朝礼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汉代乐舞秉承先秦乐舞写实的风格和反映世风的特征,功能上从“娱神”的歌颂和祈求转向以“娱人”为主要目的。在继承先秦乐舞艺术的基础上,创造出许多独具风格的“乐舞”剧目,如雅乐中的 “四时舞”、俗乐中的“盘舞”、“建鼓舞”等,呈现出多姿多彩的新局面。本文以汉代画像材料,结合文献记载,对常见的几种汉代乐舞进行简要的介绍。

西汉司马相如在《子虚赋 》中对汉代乐舞进行了这样的描述:

于是乎游戏懈怠,置酒乎昊天之台,张乐乎粤葛之宇。撞千石之钟,立万石之黄,建翠华之旗,树灵凰之鼓,奏陶唐氏之舞,听葛天氏之歌。千人倡,万人和,山陵为之震动,川谷为之荡波,巴俞宋蔡,淮南干遮……

一  盘舞

盘舞也叫“七盘舞”或“盘鼓舞”,其表演形式为舞者站在鼓身或踩于盘上进行舞蹈, 舞蹈有时和歌相和,有乐伴奏,是汉代较为盛行的一种乐舞。盘舞在汉赋和汉代画像中均有较多记载和表现。

在汉代画像石、画像砖以及各类文献记载中,盘舞相对于其他类别的乐舞,有着非常丰富的资料。其图像主要有以下三种形式:一种只有盘,一种只有鼓, 还有一种则是盘、鼓同时存在。在汉晋歌赋中,盘舞中盘子的数量为七个,但在画像中则有各自的表现,数量不等。盘舞是宴饮画像中常见的图像。此舞自东汉魏晋而至南朝盛行,消失于唐代。关于盘舞的演变形式的变迁,《文献通考》中记载,它本是汉代的旧曲,至晋时则加以杯,改名为“晋世宁”舞,亦称杯柈舞(参冯汉骥《论盘舞》,《文物参考资料》1957年第8期)。盘舞也常和跳丸等百戏相杂出现。

东汉傅毅和张衡的两篇《舞赋 》中也写到“盘( 般)鼓”,如“眄般鼓则腾清眸” “历七盘而屣蹑”“般鼓焕以骈罗”等,可见其在夜宴中具有的重要地位(参王健红、杨方刚、刘远林《从〈舞赋〉看汉代人的乐舞观 》,《贵州大学学报 》2010年第4期)。

在汉画中比较有代表性的盘舞画像砖石有:

1956年,在四川省彭县四区太平乡白祥村旁一座东汉砖室墓中出土的画像砖。此砖上,左侧为掷倒案伎,一女伎掷倒于相叠的十二案上;中央为盘舞伎, 地上置盘六枚,盘双置,分三组,以两鼓间隔之。一舞伎双手各曳长巾,正从一鼓向另一鼓舞蹈;右侧为跳丸伎,手跳三丸。

四川广汉出土的汉代“盘鼓舞画像砖”,画面内容与上者相似,左侧亦为掷倒案者,叠七案;中央为跳丸者, 可见三丸;右侧为盘舞者,双手挥巾,衣带翻飞,舞于盘鼓之上。

山东武氏祠“乐舞、庖厨、升鼎画像石”的左上方第二者明显为盘舞者,其足下有鼓五枚,舞者两足及左手同时抵于盘上,右手后举,衣袖飞扬。盘舞者两侧各有一人面其共舞。

是类情节也见于四川成都杨子山1号汉墓的“宴舞百戏画像石” , 该画像左侧宴会的主人单独席地而坐,前方置一食案,身后有一侍从为其打扇,前有一人正跪着向其察告。其左侧有四名宾客,两两相对而坐,两人共享一食案,旁边有一侍从站立。在画面的中部为舞乐百戏人物,左起第一人为宽袖长袍的舞人。其右边一人为“反弓”者。再右边上方为跳丸者,右边下方为旋盘者,再右边下方为抛剑者。抛剑者右边三人在表演盘鼓舞,左边一人为女性,正踏盘持长巾而舞,地下置有一鼓六盘( 应当为七盘),中间为一男性裸其上身与女性对舞,右边一人持棍击鼓,也为其伴奏助兴。其上方有三人,其中二人在表演柔术。画面最右边有一排五人乐队(参罗二虎《西南汉代画像与画像墓研究》, 四川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2)。

二  建鼓舞

建鼓舞,源于商代。“建鼓,商人柱贯之,谓之楹鼓。近代相承,植而贯之,谓之建鼓”(高承《事物纪原》)。汉画像石上所见建鼓一般鼓形较大,横置,以一柱贯通鼓腔,树立在鼓座上。建鼓又称楹鼓,它的得名与其形制有关,“建”犹树也,“楹”为柱也。其义为和柱贯通、树立的鼓。建鼓的鼓座形制很多,有十字交叉形、方形、山字形、虎形、羊形等,其中虎形鼓座又可分为双虎棚背、尾部相连的伏虎形,单虎和双身共首立虎形等多种。建鼓立柱上部有的饰羽葆、有的饰流苏和幢,立柱顶端有的还有伞盖作饰,有的还在立柱顶、羽葆上饰翔( 栖)鹭或其他飞鸟。有的建鼓两侧还安置一个小鼓,这就是所谓应鼓,以与大鼓的强声相配合,增加鼓音的变化。击鼓用的工具称“桴”。《宋书·乐志》曰:“以桴击之曰鼓,以手摇之曰鼗。”(李通英《汉代歌舞初探》,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建鼓最早使用于祭祀、战争、宫廷等,然后慢慢由简单的击鼓仅作为伴奏演变成为伴随敲击建鼓而舞蹈。《九歌·礼魂》中载有:“成礼兮会鼓,传芭兮代舞。”学者曾讨论过楚文化中的乐舞,认为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的漆绘鸳鸯壶上的建鼓舞,应为汉代“建鼓舞”的源头(参王克芬《中国舞蹈发展史》,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4)。在汉代画像石中,有许多以鼓为表演器具的舞蹈画面,除上文介绍的盘舞中的鼓以外,还有建鼓、鼗鼓、鞞鼓、吊鼓四种,其中以建鼓舞所占比例最大。

四川成都出土的“宴乐画像砖”中,上部右侧跪坐者应为宴饮主人,前置一案,身后有一侍从。上部左侧一人鼓瑟,一人唱歌。下半部分中央地面上置一鼓,左侧有一人弯腰左手持桴欲击之,右侧有一挥袖立者相和起舞。

河南郑州出土的“建鼓舞画像砖” ,画面中间置一建鼓,有一鼓架, 建鼓顶部旌带飘飞;此鼓左右各一人,双手持桴,相向而立,鼓左侧者戴冠,蓄胡,左手持槌欲击鼓面,右手后扬蓄力,两腿迈开,鼓右侧者除右手持桴欲击鼓面,左手后扬蓄力外,与前者略同。

江苏徐州铜山县“建鼓舞画像石” ,与上者建鼓舞画像砖构图略同, 中间亦为一建鼓,此鼓底座呈虎形,鼓身装饰有曲形纹样,鼓有羽葆华盖,华盖上方有四只鸟,其中两只落于华盖上,建鼓两侧各有一人,呈弓步状相对而立,双手均上下错举鼓桴欲击鼓面。

四川新都出土的汉代“建鼓舞画像砖” ,画面正中为一缓步前行的骆驼,驼峰之间竖一建鼓,前峰跪坐一人,曳长袖击鼓。应为古代官员外出时吹鼓仪仗队。驼舞是四川地区特有的一种舞蹈,也是其他地区汉画像石中所没有的题材。

三  巴渝舞

巴渝舞是由被称为“板楯蛮夷”的族群所创造的,主要表现其征战场景, 是汉代主要的舞蹈。因其天性勇猛,舞姿独具猛锐气概,被汉高祖刘邦所欣赏,赞叹“巴渝舞”是“武王伐纣之歌也”,而派宫廷乐人学而习之,推广入宫廷, 逐渐被雅化,雄风渐退,成为朝野上下广为流行的乐舞形式。

研究表明,巴渝舞起源的时间大致在秦汉时期,发源地点在巴郡渝水流域。如董其祥认为:“巴渝舞是秦汉时期在巴郡(今四川东部地区)境内渝水( 即发源于阆中县境流入渠河的流江)两岸聚居的勤劳勇敢、能歌善舞的少数民族,经过长期生产、生活实践所创造的一种具有民族特点的舞蹈艺术。”(董其祥《巴渝舞源流》,《重庆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年第4期)而段绪光依 《华阳国志·巴志》认为巴渝舞可上溯到殷代。他进一步指出:阆中賨人是巴人的主要成员,巴渝舞是古代人的歌舞,是因人生活于巴渝地区而得名(参段绪光《巴渝舞的源和流》,《中南民族大学学报》1984年第4期)。童恩正则认为賨族并非巴族,也没有参加武王伐纣的战争。但是他们所跳的舞蹈有可能从巴族学习而来(参童恩正《古代的巴蜀》,四川人民出版社,1979)。

巴渝舞演员在表演时身披盔甲、手持弩剑、口唱巴族的古老战歌起舞,气势威猛、动作雄健。随着时间的流变,巴渝舞成为一般贵族富商欣赏的对象,形式大有改观。后来,“巴渝舞”改名为“宣武舞”和“昭武舞”,并成为祭祀中的武舞而得以推行。

杨铭把巴渝舞的发展分为四个时期:第一时期为武王伐纣至汉初,活跃于民间;第二时期为刘邦将巴渝舞请入宫廷,登上大雅之堂;第三时期为曹魏至晋,巴渝舞的政治伦理色彩较浓,成为宗庙祭祀舞蹈;第四时期为南朝至唐,巴渝舞的转型及巴渝舞在宫廷文化中的终结(参杨铭《土家族与古代巴人》,重庆出版社,2002)。董其祥根据史料认为僚人铜鼓图案上的 “羽人舞” (蒋廷瑜《铜鼓史话》,文物出版社,1982)、江南地区的“盾牌舞”、湘西土家族的“摆手舞”、川东巴人后裔的“踏蹄舞”等,与巴渝舞皆有渊源关系,“当宫廷的巴渝舞日趋枯萎之际,民间的巴渝舞却经过蜕变形成各种各样的表演形式和流派”(参董其祥《巴渝舞源流考》,《重庆师范大学学报》1984年第4期)。

四  巾舞

“巾舞”是汉代开始成形的比较典型的杂舞之一,舞者以袖隔之,以舞相属。在宫廷、豪强大族的宴饮中和各种祭祀活动中广为流行。汉代的巾舞即长袖舞,当时的“巾”很像现在长绸舞中所用的长绸,现代长绸舞正是传承了古代巾舞的某些动作形式,是古典样式与现代样式的完美融合。

舞者手持长巾,长巾的端点有一根短棍。舞蹈者在表演的时候,充分地运用手臂、手腕力量的大小变化,以及速度的快慢变化、运动方向的上下左右变化等,带动长巾在空中飞舞,在空间塑造出变化莫测的各式绸花,以达到舞蹈者仅用双臂或双袖所无法达到的艺术效果。演出的场合大多在广场、殿堂、庭院中。从考古实物看,表演者男女都有,分独舞、双人对舞、群舞等,但以单人舞为主。

四川彭州市太平乡出土的东汉“长袖舞画像砖”,画面正中有两个带冠之人相对而舞,舞者长袍拂地,举袖齐眉,姿态翩翩,居右者长裙拖地,为一女子。左右两边各有一人持便面( “便面”是用以遮面的扇状物,见《汉书·张敞传》:“白以便面拊马。”颜师古注: “便面,所以障面,盖扇之类也。不欲见人,以此自障面,则得其便,故日便面,亦日屏面。”秦汉时期开始使用,魏晋以降,便面流行于风雅名士间,唐宋以后逐渐被折扇所取代)相持而立,其右一人,左手持便面,右手持一长形物,应为舞者所用的“葥”,其一端所垂悬之物为“祖”。舞者所穿之衣袖特长,应该为长袖之舞。以长袖为舞在我国古代很早就流行了,《韩非子·王蠹》:“长袖善舞,多钱善贾。”舞姿优雅而闲适,舒意自广,可以助宴饮之欢悦。

另外如四川出土的汉代“对舞画像砖”, 表现出一幅家庭自娱性舞蹈的画面,左侧的一男一女正扣对举袖而舞;右边两人则为之伴奏,表现的正是巾舞的场景。

汉代的乐舞是汉代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艺术形式。在祭祀、礼仪、 宴享场景中,兼具娱人和娱神等功能。上述几种乐舞仅仅是汉代种类繁多、丰富多彩的乐舞中的一小部分,但可以使我们管窥到汉代舞蹈折腰、曳袖的特点,了解当时舞蹈样式的繁复和种类的繁多,是汉代乐教文化的一种显著体现,为更深层次地了解汉代的文化艺术、社会精神、物质生活奠定基础。

——本文刊于《文史知识》2014年第4期

编辑/王静

相关阅读
国学|那些穿梭在文物中的蛇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1-22
国学|那些穿梭在文物中的蛇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1-22
“俑舞千年·迎校庆” 北京舞蹈学院举行中国古代乐舞陶俑文物复制品捐赠仪式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5-15
池东霞携中国舞《如梦》获日本世界舞蹈大赛金奖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4-04-30
艺术|中国舞的定位:特定地方、历史与风格中的身体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7-25
北京舞蹈学院举办“国际中文日”线上专场 向世界展示优秀中国舞蹈艺术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4-20
音乐剧《道林格雷的画像》挑战唯美主义巅峰之作 3月上海首演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2-12
2023年央视春晚节目单文字版来了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1-2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