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分类研究,解决“新蓝领”、毕业生租房痛点
中国经济网 2022-03-12 22:35

“高校毕业生、‘新蓝领’等新市民、青年人是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的关键群体,对促进城市新业态发展、带动国内大循环、稳定社会就业发挥着重要支撑作用。解决好这部分重点人群的住房问题,既是解决大城市住房问题的关键所在,也是实现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全面共同富裕的战略需要。”全国政协委员、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占斌建议,新市民、青年人收入跨度大、住房痛点不一,对保障性租赁住房的需求存在较大差异,需分类研究、统筹考虑。

张占斌委员在提案中指出,高校毕业生规模逐年递增,“租房难”“租房贵”“住不好”等问题近年来愈发凸显。而以网约车司机、家政月嫂、外卖小哥、物流快递员等为代表的“新蓝领”,大多居住在城中村、郊区村民自建房屋等,租住安全问题、权益问题、城市融入问题不断涌现。

张占斌委员提出,建议紧密结合不同关键群体的需求,在建立多层次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体系、提升受保障对象的居住体验和租住服务、强化住房基础设施建设和租赁市场治理水平等方面探索美好租住新路径、新模式、新方法,为大学毕业生、新市民、青年人提供有尊严的、体面的、有品质的保障性租赁产品,切实增强其城市生活的幸福感、获得感、成就感。

他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建立多层次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体系。细分市场需求,摸清租住人群的需求结构,形成与区域发展相协调的“一张床”“一间房”或“一套房”布局。在高校毕业生流入的重点城市,利用存量资源加快建设面向高校毕业生的学生公寓,建立高校毕业生分类、梯度、逐步递减的补贴机制。建议向宿舍型租赁项目提供专项补贴或支持,鼓励“新蓝领”用工单位及租赁企业积极承担企业社会责任,利用企事业单位自身闲置房屋或市区老旧小区、旧厂房资源等,改建符合标准的宿舍型产品,让“新蓝领”群体在居住上更安心、更舒心。

二是提升受保障对象的居住体验和租住服务。张占斌委员提到,加快培育专业化、规模化的住房租赁机构及平台,驱动保障性租赁住房向标准化、规范化、精细化、品质化方向演进。建议大力鼓励租赁企业面向高校毕业生、“新蓝领”群体提供租房指引、保险赔付、问题房损失垫付、租房事故退佣金、租房纠纷调解等权益保障,为高校毕业生、“新蓝领”群体租房保驾护航。

三是强化住房基础设施建设和租赁市场治理水平。张占斌委员建议,在各城市建立住房交易与租赁信息平台,提高保障性住房资源的配置效率,减少市场信息不对称,提高信息透明度及公平度。打通住建、网信、公安、市场监管等机构以及街道社区等部门租房信息联动机制,加强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

编辑/崔心悦

相关阅读
6.6折佣金、押0付1!我爱我家携近两万套房源助力毕业生安居北京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6-06
北京:近15万套(间)房源专供毕业生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6-06
毕业生居住之忧怎么解,看多地租房新举措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06-18
深圳推出高校毕业生租房服务计划
深圳特区报 2024-06-17
上海:毕业生租房大军涌入 部分热点区域租金上涨
每日经济新闻 2023-07-04
助力毕业生安居首都 | 首创和园参加“毕业季租房服务进校园 ”活动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6-14
半两财经 | 毕业生租房有优惠 北京启动毕业季租房服务进校园活动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6-12
企业出实招化解毕业生安居之忧自如“海燕计划”累计减免租房押金近12亿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5-08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