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炎症,每个人都不陌生。
当身体某一部位出现红、肿、热、痛时,那可能就是发炎了。
然而,慢性炎症看似小病,但它却在癌症的发展过程中起着一定的促进作用。
而日常饮食可按照一定的标准分为“促炎症食物”和“抗炎症食物”,通过促进或抑制体内的炎症微环境,影响某些癌症的发生和发展。
从炎症到癌症,
可能只有两三步!
2015年刊发在《第二军医大学学报》的一项刊文“饮食营养与炎症-癌症危险性的关系”中谈到,体内炎症环境是导致各种癌症的重要危险因素,很多癌症是在慢性炎症的基础上发生的,比如:
吸烟→气管炎→矽肺与肺癌
胃炎→幽门螺杆菌→胃癌
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结肠癌
慢性肝炎-肝癌
除此之外,持续的炎症反应,会导致体细胞坏死、增生,给癌症可乘之机。日常中的一些饮食种类,可诱发机体持续性的炎症,甚至加速癌症的发展。
慢性炎症是一种长期疾病,可以在几个月或几年内逐渐发展。一些疾病会对免疫系统产生不利影响,导致体内反复或持续的低水平炎症,而这种“慢性低度炎症”与你的健康息息相关。据研究,慢性低度炎症会造成DNA损伤,从而可能导致癌症,如结肠癌、肺癌、胃癌、食道癌、乳腺癌等。
癌症的发生和饮食有关,2021年4月一个对15项荟萃分析400万人的回顾就发现,促炎饮食可增加27种慢病风险和早死风险。研究者发现,有力证据表明促炎饮食与心脏病发作、过早死亡、肠癌、胰腺癌、呼吸道癌和口腔癌等癌症以及抑郁症相关。
那么,说了这么多,什么是促炎饮食?
促炎饮食:就是长期吃可能增加人体炎症水平的食物;
抗炎饮食:就是有助于降低炎症水平的食物。
南卡罗来纳大学的研究人员调查了1943项类似的研究,在2014年发表了一份膳食炎症指数(DII),可以对饮食的抗炎作用与促炎作用进行量化评分,涵盖了45种影响机体炎症的膳食成分。
总的来说,一般“促炎饮食”多为甜食、高脂食物、油炸食物、精致碳水食物、加工肉类等,而“抗炎饮食”多为蔬菜、水果、粗粮、深海鱼、橄榄油之类的天然新鲜食品。
要避开这些“促炎”饮食!
反式脂肪
你有没有这样的经验,睡前吃了些油炸食品,第二天就会发炎?
这问题就出在油身上,为了节省成本,大多商家都会用同一油锅反复油炸,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了大量反式脂肪。
用这种油来炸各种鸡块、猪排……吃下去的隔天,想不冒火都难。
除了让人发炎的油炸食品外,反式脂肪随处可见。它在食品配料表上有很多化名,比如:氢化植物油、代可可脂、植物黄油、植物起酥油、人造奶油、人造黄油、植脂末等等。
精炼种子油
这种容易引起发炎的食物则是隐身在辣椒旁的精炼种子油。
一提起发炎,不少人会立刻想到辣椒,但这是个大误会。事实上辣椒不但不会引起发炎,辣椒中的辣椒素还被证实有抗炎作用。
有人提出反对意见:可我每次吃辣椒油,就会长痘呀!
辣椒油的确是促炎食物,但元凶是里面的精炼种子油,而不是背锅的辣椒。吃完川菜、辣油火锅、麻辣烫后开始上火,就是里面的油在作祟。更糟糕的是,精炼的种子油历经了4~5次高达200度的加工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还会产生促炎的反式脂肪。
高糖饮料
除了植物油和反式脂肪,糖也是高危的促炎食物。有研究表明,给老鼠吃液态糖,会大幅提高老鼠体内炎症水平。
另一项针对29名健康人士的研究发现,每天喝一罐375毫升碳酸饮料(含40克糖),会导致hs-CPR(高敏C反应蛋白,一种全身性炎症反应急性期的非特异性标志物)显著升高,并引发身体炎症。
红肉、加工肉
这两者都与炎症和癌症风险增加有关,所以国际癌症研究机构,把加工肉类归类为"令人类致癌"(一类证据);红肉则"可能令人类致癌"(2A类证据)。
过敏食物
还有一种人,平时吃得很清淡,拒绝所有糖饮、不吃油炸食物、尽可能地水煮一切,但还是摆脱不了上火——痘痘还是在那,嘴里还是有溃疡。
这样的人多半是对食物过敏,或对食物不耐受,自己却不知道。
当某些食物进入肠道后,能通过信号传导开启肠道上皮细胞的连接,导致营养物质和肠道内的细菌溜到血液循环中,被免疫系统视为“外来攻击物”,进而引起炎症反应。
最知名的例子就是对花生过敏的人,吃下花生后,甚至可能出现生命危险。
一家人吃同样的东西,结果第二天有的人皮光肉滑,有的人却满脸爆疮。这正是因为,每个人对同一食物的反应不同,别人吃了一点事都没有的食物,可能在你身体里就能爆发炎症。
尽量多吃“抗炎”食物!
深海鱼
三文鱼、沙丁鱼、鳕鱼等深海鱼类中富含有助抑制炎症omega-3脂肪酸,有慢性炎症的人日常可以适当摄入。
粗粮
全谷物食品等未经过精加工的粗粮,消化速度慢,能防止血糖骤升,有助控制炎症。小米、糙米、红小豆、绿豆、豌豆等粗粮中,还富含B族维生素、镁、钾和大量膳食纤维,有益于肠道健康。
蔬果
苹果、柑橘、葡萄及深绿色叶菜中,富含类黄酮等多酚类物质;胡萝卜、南瓜等黄橙色食物中富含类胡萝卜素,这2种物质都有益于降低炎症反应。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议普通人每天摄入蔬菜不少于300~500克,水果200~350克。
茶
白茶、绿茶、乌龙茶等茶叶中富含儿茶素、茶多酚等物质,具有抗氧化、抗菌和抗炎的作用。
香辛料
生姜、大蒜、辣椒、肉桂等调味香料中,含有大量天然抗炎物质,如姜黄素、大蒜素、肉桂醛等,可以在做菜时适当使用。
虽说炎症是免疫系统的保护性反应,是身体攻击有害异物的自然机制,然而,即使你没有受到任何外来物质的威胁,也可能发生炎症。
我们可通过改变饮食习惯,在菜单中加入一些消炎食物,保护自己的身体免受慢性炎症的伤害。当然,所谓的促炎食物,也不是一口不沾,只是要注意搭配均衡。
一起“消消炎”!动动手指,将此文转发给有需要的人!
编辑/王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