掀开暖帘,“先来一杯啤酒”,这是经常出现在日剧中的场景。下班后,或相约好友到居酒屋谈天说地,或一人独酌,以抚慰一日辛劳。居酒屋里可以放松地喝酒,下酒菜又丰富又便宜,如果是一群人一起去的话还可以点很多菜大家分着吃——这一传统可追溯至江户时代。
两百多年前的江户,居酒屋如雨后春笋般涌现,“酒乃扫愁帚”的谚语一直流传至今。俘获人心的居酒屋,是在怎样的社会背景下出现的,什么酒最受欢迎,可以搭配哪些菜肴,经常光顾的客人是哪些人,又与今日居酒屋有何异同?
带着这些问题,日本饮食文化史研究者饭野亮一,在《居酒屋的诞生》一书中爬梳江户时代居酒屋诞生与发展的过程,探索居酒屋的源头,深入历史现场,在浮世绘、川柳、俳谐的足迹中,一探江户风情。
1603年,德川家康成为征夷大将军并且设立了江户幕府。江户作为幕府的都城迅速发展成为大都市,聚集了全国各地的人,其中以男性为主,而这些男性对酒类的需求是非常旺盛的。于是江户町里很快就出现了卖酒的酒馆和很多卖煮制食物的茶馆。在酒馆和茶馆,客人可以买到酒,但售酒并不是这些店铺的主业。因此一些以卖酒为主业的店铺便应运而生了,这就是居酒屋。“居酒”的意思是在酒屋里喝酒,区别于只销售酒但不能在店内饮用的酒屋。
在江户中期以前,江户地区都没有本地所造之酒,饮用的多是从京都方向(畿内地区)运来的下行酒“诸白”。“诸白”的做法与今天的日本酒相同,是用精白米酿造的清酒,做法始于16世纪中叶的奈良。不同于今天的居酒屋,江户时代的居酒屋从早上就开始营业,而且一年四季都喝温酒,冬日最受欢迎的菜肴则是小火锅。吃着火锅,喝两三合温酒,治愈当属居酒屋。
江户时代,居酒屋盛极一时,但其实经营并不轻松,敲诈、强卖等情况时有发生,也曾有因粮食歉收、大饥荒而限制开店的政令颁布。但无论是夜间营业禁令、酗酒禁止令,还是频繁遭遇的敲诈勒索与赖账,都没能压垮江户人对居酒屋的热情。
打开《居酒屋的诞生》,仿佛重返江户时代,见证居酒屋的诞生与发展过程,探究居酒屋俘获人心的奥秘,感受烟火扑面的庶民生活。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张知依
编辑/崔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