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十四五”文物保护和科技创新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这次,文物领域发展规划首次升级为国家级专项规划,而且,“科技创新”一词首次直接写入了规划题目。
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李群表示,《规划》设置了专门篇章,对提升文物科技创新能力进行了“全链条”布局,提出了一些突破性举措,切实发挥科技引领支撑作用。
用科技找到文物防灾“密码”
前段时间,河南、山西等地连降暴雨,当地文物的命运牵动人心。
文物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非常宝贵的资源。李群说,《规划》提出了一系列举措,加大文物保护力度。
不仅要守护好、保护好一些高级别文物,也要持续改善低级别文物的保存现状。到2025年要基本实现国保单位从抢救性保护到预防性保护的转变。要建立文物安全的长效机制,并处理好文物保护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
李群讲到了文博大省山西的灾情。
10月上旬,山西、河南突发严重汛情。据统计,山西共有1783处文物不同程度受损,有的文物建筑屋顶漏雨、墙体开裂,有的地基出现了坍塌,还有个别博物馆有小面积的进水。
李群说,广大文物工作者都“闻汛而动”,第一时间对受损的文物进行了抢救支护、排除险情。目前,国家文物局和各级文物部门组织各方面文物专家,正在有序推进受损文物的排险处置、保护修缮等各方面的工作。
汛情发生后,一方面要对受损文物维护维修,另一方面,他们也在思考,如何提高文物防灾减灾能力。
在这次《规划》中,也提出了如下举措:一是加强监测预警,建立健全文物灾害的综合风险监测和评估制度,要做到“先知”。二是制定应急预案,切实提高文物保护应急管理水平,一旦发生险情,能够按照预案要求有条不紊地进行处置。三是开展文物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排查,实施文物加固、灾害防控等工程。
李群说,同时,要针对气候变化对文物的影响,加强科学研究与技术应用,用科技找到防灾“密码”。“这次降雨主要是在北方少雨地区,以往这些地方的文物得到了比较好的保护,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气候干燥。但这几年来这些区域降雨明显增多。所以我们在‘十四五’期间要加强科学研究与技术在防灾方面的应用。”李群说。
国家体系布局科技考古平台
科技部社会发展科技司司长吴远彬表示,文物保护要靠科技。科技部会同国家文物局等部门,持续加大对文物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重点围绕科技支撑、文明探源、文化传承、文物保护,先后启动了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等重大科技项目,部署实施了一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的专题任务,有效推动重大科学问题的研究和关键共性技术的攻关。
他总结出“十四五”时期文物科技创新工作的四大重点。
一是持之以恒加强基础研究。通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平台来引导开展建制化的跨学科研究,健全我国文物保护的理论体系。
二是推动关键共性技术的攻关。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部署相关专项,努力在文物安全、监测预警、考古探测和残留物分析、文物建筑结构稳定性评价、馆藏文物抢救性保护这些方面取得一些新的突破。
三是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加强在文物保护研究方面的平台和能力建设,在国家重点实验室体系中布局科技考古和保护方向的技术研究平台。
四是推进科技创新成果的应用示范。
本文源自科技日报
来源:上海科普订阅号
编辑/韩世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