遁地“开路先锋”与隔热“固体的烟”亮相郑州双创周
大河报 2021-10-21 07:25

2021年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进入到第二天,10月20日上午,郑州龙子湖学术交流展示中心草坪广场上,“黑科技集中秀”舞台前坐满了观众。当天展示的黑科技本事都不小,分别为穿山掘地的开路先锋盾构机以及轻质高强复合材料气凝胶系列产品,它们都有啥本事?

上天有神舟下海有蛟龙,遁地有什么?

上天有神舟、入海有蛟龙、入地有盾构,地铁的建造、隧道的打通、地下车库的建设都离不开庞然大物——盾构机。在昨天的黑科技展示中,中铁装备集团来到了现场。

“这是世界上首台双结构硬岩TBM‘雪域先锋号’,也是我们为川藏铁路量身定制的一台硬岩TBM。”活动现场,来自中铁装备集团的发布人李光向大家介绍了多款中铁装备先进掘进机、盾构机的科技亮点。

记者看到,这台名叫“雪域先锋号”的TBM刀盘上还印有“100”的字样,据介绍,这是中铁装备为建党100周年献礼的创新产品。

“‘雪域先锋号’刀盘直径为10.33米,整机总长245米,重量约2500吨,今年6月17日在中铁装备国家TBM(硬岩掘进机)产业化中心郑州园区下线。”李光在展示中表示,研发团队对“雪域先锋号”进行了针对化设计,如提高刀盘破岩出渣效率,改进主驱动、关键部件可靠性设计;专门为该设备搭载超前地质预报、超前注浆、不良地质探测、智能辅助驾驶等功能;配备高海拔元器件、大动力配置、弥散式供氧等设备,确保设备在高原高寒条件下优质、高效、安全施工。

同时,中铁装备创新进行硬岩掘进机双结构设计,在传统敞开式TBM主要结构和主要功能的基础上,增加管片支护和辅助推进的功能,大大提高了设备的针对性和适应性。

中国的盾构机直到1956年才开始,相较于国外滞后百余年。中国制造已实现从“跟跑”到“领跑”的传奇。李光说:“在2008年研制的国内首台的土壤平衡复合式盾构机,成功应用于天津地铁,一举打破了国外盾构的垄断。”

中铁装备先后研制出的“世界最大断面矩形盾构”、“世界首台马蹄形盾构”、“国内自主设计制造的最大直径(15.03米)的泥水平衡盾构”等,研制能力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近10年来,我们已经研发了60多个首台套产品,中铁装备的盾构机产品不仅应用到全国大部分城市,而且已销往法国、意大利、新加坡等国,总共出口的总台数已有70多台。”

材料黑科技亮相,可耐上千度高温炙烤

气凝胶,世界上密度最小和质量最轻的固体,常被称作“固体的烟”,它的内部是由纳米多孔网络结构组成,气凝胶体内80%以上都是空气,纤细的纳米网络结构,将有效抑制空气热对流传热,从而形成高阻热性,因此遇到上千度的高温炙烤,将手放于背面,也不会感到丝毫温度。“这个是我们为一家新能源车企研制的气凝胶隔热垫,它不仅可以起到阻燃、保温、隔热的作用,还可以节能。”来自巩义市泛锐熠辉复合材料有限公司的研发成员、“博士天团”之一的姚栋嘉介绍,气凝胶复合材料有效解决了气凝胶在新能源领域应用存在的技术瓶颈,提高新能源汽车安全性。目前,气凝胶材料已经应用于石油石化、新能源电池、工业窑炉以及军事领域,“比如某导弹的头锥上的隔热罩就是用这款气凝胶产品制作的。”

“这是我们给某奥运火炬做的燃烧部分的一个附件”,气凝胶之后,姚栋嘉拿出另一款黑科技材料——碳陶材料,据介绍,这项黑科技可以耐2000多度的高温,目前,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火箭发动机的喷管,航母上舰载机的火焰挡板等,主要用于军工领域。记者在现场看到,第三款亮相的黑科技材料叫做树脂基复合材料,目前主要应用于水下应急救援装备。

据了解,“双创周”期间,每天都将发布两款高端前沿科技产品,活动聚焦人工智能、航空航天、生物基因、虚拟现实等领域的全新产品,筛选创新、尖端、前沿、颠覆性项目进行集中展示,现场与观众进行互动讲解,让大家近距离感受最新科技成果带来的新变化。

文/康亚飞

编辑/倪家宁

相关阅读
镜观中国·新华社国内新闻照片一周精选
新华社 2025-05-11
科创板“硬卡替”组合拳显效!多个关键领域自给率及国产化率显著提升
财联社 2025-04-12
“世界货架”为何欢迎“中国产品”
人民日报 2024-08-12
“含金量”十足!57件展品亮相科博会顺义展区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7-13
半两财经|北京首家地下结构“工程医院”正式亮相 为城市地下工程设施“寻医问诊”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7-03
《科学》:中国学者开发仿北极熊纤维毛衣 更轻更保暖有望替代羽绒
财联社 2023-12-26
国内最长盾构高速公路隧道,北京“地下版东六环”正加快建设
人民日报 2023-08-16
展现中国品牌新动向:一批重器精品亮相中国品牌日
解放日报 2023-05-11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