毗河供水一期工程正式启用 川中旱区225万人吃上“源头活水”
成都商报 2021-07-07 10:29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更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保证。因资源性缺水和工程性缺水,地处千河之省的川中腹部区,是川中历史上著名的老旱区。“十年一大旱,三年两头旱,冬干春旱年年见”,当地老百姓饱受缺水之苦。

经过近半个世纪的不懈努力,“毗河引水梦”最终得以顺利实现。7月6日,四川省都江堰灌区毗河供水工程通水仪式在成都市新都区苟家滩取水枢纽举行,随着苟家滩拦河闸的开启,毗河供水工程一期工程正式启用。从此,川中地区333万亩供水灌溉有了保障,448万人将受益。

一期工程2015年开工,总投入78.7亿

据了解,四川省都江堰灌区毗河供水工程是都江堰水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供水区位于四川盆地腹部涪江、沱江分水岭两侧的丘陵区,涉及成都、资阳、遂宁三市。毗河供水工程共分两期实施,其中一期工程于2015年4月正式开工建设,历时6年,总投入78.7亿元,建成苟家滩引水枢纽、骨干输水渠道20条381公里,其中总干渠156公里。

7月6日上午10点30分,在苟家滩取水枢纽,苟家滩拦河闸缓慢开启,上游河水源源不断涌入毗河供水一期工程总干渠,通过156公里的总干渠蜿蜒向下,由西向东经成都平原,穿龙泉山、跨沱江,沿沱涪分水岭至资阳市安岳县朝阳水库。

“整个毗河供水工程涉及的区域内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仅460立方米,属于极度缺水地区。”据四川省水利厅相关负责人介绍,四川年均水资源总量2616亿立方米,居全国第二,人均水资源量2900立方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水资源存在时空分布不均的问题。比如,盆地腹部区人口、耕地和经济总量占全省80%,水资源量仅占20%,而川西北、川西南、盆周北部、盆周南部区域人口、耕地和经济总量占全省20%,水资源量占80%。“特别是川中地区严重缺水,遂宁、资阳、自贡、内江4市人均水资源量不足500立方米。”

“毗河供水工程一期工程通水后,将有效解决川中地区缺水问题。”上述负责人告诉记者,毗河供水工程的一期工程设计灌溉面积125万亩,供水人口225万人,多年平均引水量4.33亿立方米。

耗时近4年 建成11公里长引水隧洞

实际上,在毗河供水工程一期工程建设中,位于毗河中游的苟家滩引水枢纽便是作为整个工程中的重要节点,而将引水枢纽建设于此,也有着巧妙的设计。据四川省水利厅相关负责人介绍,苟家滩附近的海拔有470多米,而川中旱区的安岳、乐至等地海拔只有300多米,从此处建闸引水可实现自流灌溉。

引水枢纽的建造,让川中旱区有了“源头活水”,而长达381公里的骨干输水渠道,更是输送“活水”的关键。“整个381千米的输水渠道中,明渠有162公里,渠系配套建筑物1160座,隧洞298座长165公里,渡槽103座长38公里,倒虹管34座长16公里。”据该负责人介绍,由于工程所经地区多为浅丘地貌,毗河供水一期工程一半以上的长度都是隧洞和渡槽。其中难度最大的便是11公里长的龙泉山隧洞项目,整整花了近4年时间才实现主体完工。

为了加快项目建设进度,龙泉山隧洞施工方建设了3条施工支洞,在11公里的隧洞形成了8个工作面,施工进度得以大幅推进,保证了整个工程的顺利通水,而龙泉山隧洞也成为全省最长的引水隧洞。

据了解,毗河供水一期工程正式通水,顺利解决了“引水”问题,而二期工程的前期工作也在有序推进中,将新建5个水库、扩建1个水库,有效解决目前旱区库容不足的问题。

文/邓文博

摄影/吕国应

编辑/倪家宁

相关阅读
云南省长站乘施工吊桶,进入深达565米的地下作业区
北京青年报政知见 2025-02-08
环北部湾广东水资源配置工程建成后 年均新增供水量约21亿m³
南方都市报 2025-01-23
滇中引水工程大理段首座10公里以上隧洞贯通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08-29
广州北江引水工程(水源工程)实现全线通水
中国新闻网 2024-08-01
全长6678米 滇中引水工程龙尾隧洞衬砌施工全部完成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04-04
宁夏清水河流域城乡供水工程全线通水
央视新闻 2023-11-10
提前8个月 云南滇中引水工程全线首座20公里以上特长隧洞贯通
央视新闻 2023-11-06
中国水利工程专家学者业内精英“把脉会诊”滇中引水工程技术难题
中国新闻网 2023-10-15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