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申报上市企业“硬科技”标准得到进一步明确。4月16日,证监会修订《科创属性评价指引(试行)》(以下简称《指引》),丰富了科创属性认定标准,进一步明确了科创板的行业领域范围。上交所同步修订了《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企业发行上市申报及推荐暂行规定(2021年4月修订)》(以下简称《暂行规定》),明确了保荐机构对科创板定位的核查要求。
证监会发行部副主任李维友表示,这次完善科创属性评价指标体系总的思路是,聚焦支持“硬科技”的核心目标,突出实质重于形式,实行分类处理和负面清单管理,进一步丰富科创属性评价指标并强化综合研判。压实中介机构责任,强化制度规则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从源头上提高科创板上市公司质量。
办好科创板、做好注册制改革试点关乎资本市场改革发展全局。李维友表示,科创属性评价指标体系的进一步完善,是坚守科创板“硬科技”定位的具体体现,将有利于保障科创板持续健康发展,有利于更好服务国家科技创新战略,有利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不符合定位的企业会被终止审核
科创板自诞生以来就着力服务于高科技企业。2020年3月,证监会在总结前期审核注册实践的基础上,出台了《科创属性评价指引(试行)》,上交所首次发布实施《暂行规定》,明确了科创板定位把握标准和要求,增强了审核标准的客观性、透明度和可操作性,为便利发行人和保荐机构申报、推荐及优质科创企业上市发挥了重要作用。
从一年来制度运行的效果看,科创属性评价指标体系的推出,增强了审核注册标准的客观性、透明度和可操作性,为科创板集聚优质科创企业发挥了重要作用。数据显示,目前科创板上市公司已超过250家,涵盖了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新材料、高端制造等领域。2019年年报显示,平均研发投入占比12%、平均研发投入金额1.17亿元,平均发明专利75项,均显著高于其他市场板块,未盈利企业、红筹企业、特殊股权结构企业等先后实现上市,科创板“硬科技”的成色和市场包容性逐步显现。
但是,申报和在审企业中也出现了少数企业缺乏核心技术、科技创新能力不足、市场认可度不高等问题,需要结合科技创新和注册制改革实践,进一步研究完善。
“科创板企业的选择肯定是非常严格的,一些不符合定位的申报企业就会被终止审核。”前海开源基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对《金融时报》记者表示,“这也体现出上交所从源头把关的原则,一定要让符合科创板要求、有科创属性的企业上市,这样才能够为投资者创造长期的回报,才能让科创板发展得更好。”
强化人才在创新中的核心作用
今年以来,一些上市公司主动撤回上市申请或者是保荐人撤销保荐,或也因为“含科量”不足。今年3月31日,京东数科撤回了其在科创板的上市申请。有业内人士对此表示,京东数科此次撤回科创板上市申请或因其科技属性不强。其招股书显示,2020年上半年,公司白条产品科技服务收入占总营收的17.37%,金条产品科技服务收入占总营收的25.53%。综合来看,2020年上半年,白条和金条产品跟金融机构合作助贷或联合贷获得的收入,占该公司总营收的近43%。
有市场分析人士认为,经过《指引》的此轮修订,金融服务类的企业在科创板上市或面临更大的困难。修订后的《指引》按照支持类、限制类、禁止类分类界定科创板行业领域,建立负面清单制度。并且进一步明确指出,限制金融科技、模式创新企业在科创板上市,禁止房地产和主要从事金融、投资类业务的企业在科创板上市。
在支持类的行业领域,科创板支持和鼓励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等“六大行业领域”以及符合科创板定位的其他领域的企业上市。同时,为进一步明确科创板上市公司的科创属性,此次修订新增了“研发人员占比超过10%”的常规指标,以充分体现科技人才在创新中的核心作用。在之前“3+5”的基础上,修订后的《指引》形成“4+5”的科创属性评价指标。
保荐机构严把“硬科技”企业上市关
此外,在咨询委工作规则中,此次修改还完善专家库和征求意见制度,形成监管合力。《指引》还要求交易所在发行上市审核中,按照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重点关注发行人的自我评估是否客观,保荐机构对科创属性的核查把关是否充分,并做出综合判断。
上交所发布修订后的《暂行规定》明确了发行人对技术先进性、科技发展方向、行业领域及相关指标的披露要求和保荐机构的核查把关责任,不单单以相关指标作为判断依据;明确审核中按照“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综合判断企业科创属性,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咨询委员会咨询作用。此外,对于《暂行规定》修订前已申报企业的科创属性指标要求,仍按其申报时的相关规定执行。
“虽然‘4+5’指标体系更加量化,但实践中交易所仍然需要对发行人的自我评估做定性研判,本次修订增加了科技管理、科学研究等相关领域上市委委员数量,将充分发挥交易所科技咨询委的作用,有助于形成监管合力。”开源证券总裁助理兼研究所所长孙金钜表示。
科创板开板近两年,对“硬科技”企业带来的示范效应和集聚效应初步显现。业内人士表示,本次修订在原有基础上,根据国家政策要求,结合市场发展状况作了进一步优化,进一步突出“硬科技”特色,也更加明确了专项说明、专项意见的具体要求,有利于保荐机构围绕国家战略确定的科技发展方向和内容、科技创新和应用能力突出的企业,结合在各细分行业领域的领先性、市场认可度高等方面,筛出符合科创板定位的“硬科技”企业,并推荐到科创板上市。这将进一步促进科创板扛起科创的大旗,为“硬科技”企业在资本市场的发展提供快速通道。
文/金融时报见习记者 解旖媛
编辑/范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