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建粤港澳联合实验室、建设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实现财政科研资金跨境流通……在中央、国务院发布《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下称《纲要》)两周年之际,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初具成效。
2月19日,在广州推进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工作情况新闻发布会上,广州市科技局、科协、科技企业等多方均表示,两年来,粤港澳科技交流合作明显加强,产学研开始深度融合,进一步推动了产业发展。
由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发布的2020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首次将广州、深圳、香港组合形成“深圳-香港-广州创新集群”,排名全球第2位。
瞄准科技前沿:进一步与国际接轨
《纲要》提出,要瞄准世界科技和产业发展前沿,加强创新平台建设,大力发展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动力和支撑的经济体系;扎实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充分发挥粤港澳科技研发与产业创新优势,破除影响创新要素自由流动的瓶颈和制约,进一步激发各类创新主体活力,建成全球科技创新高地和新兴产业重要策源地。
基于上述目标,2019年9月,广东省科技厅启动建设联合实验室工作。2019年底和2020年底,第一批和第二批各10家联合实验室授牌,这些实验室主要分布在人工智能、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先进制造、生物医药、海洋科技、现代农业、环境科技和智慧城市等重点领域。联合实验室建设周期均为三年,每家首期建设经费均为500万元。
联合实验室成立以来,在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关键性支撑上已有所成效。比如,在新冠肺炎防控科技攻关中,由钟南山院士担任主任的粤港澳呼吸系统传染病联合实验室,粤港澳中医药与免疫疾病研究联合实验室等在国内外的抗疫救治中,包括病毒溯源、治疗药物、快速检测及公共支撑服务,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对于企业而言,粤港澳大湾区各城市优势互补,有助于推进先进科技成果的应用落地。
广州市健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首创了一门技术,基于影像技术和3D打印技术的个性化牙科种植体,可以按照患者牙根形状,3D打印出一模一样的种植体。然而在初始研发阶段,该公司无法为新型医疗器械寻找到合适的应用场景,直到后来健齿生物科技找到香港大学探讨应用合作,经过多次尝试,目前已在香港成功进行200多例口腔颅颌面修复手术,香港医院建言将该技术列为香港地区口腔癌的首选修复手术。
通过这次合作,健齿生物科技副总经理曾彬在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颇有感慨地说:“科技创新应充分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各城市的互补优势,香港在前沿技术的应用上有法律的优势,广州在先进制造上有技术优势,双方合作有助于实现科技创新上的突破,国产医疗器械可以与国际接轨,甚至实现领先。”
一旦打开了香港市场这个国际化窗口,随着政策进一步推动,科技成果在中国内地,尤其是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应用和推广将成为可能。比如在医疗器械领域,去年12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检查大湾区分中心、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医疗器械技术审评检查大湾区分中心在深圳挂牌成立,推动更多新技术、新药品、新器械在深圳先行先试。
产学研融合:各方合作更加积极
对于粤港澳大湾区产学研融合的进展,亲身参与其中的企业和个人感受到了明显的变化。
广东晶科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研发及产业联盟副理事长肖国伟在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直言:“两年来,有两点体会特别深刻,一是可以明显地感受到粤港澳大湾区各个高校面向产业的创新意识更强了,许多高校的教授和科研人员都愿意与产业界加强互动和沟通。二是聚焦基础性、前瞻性研究的高校科研机构越来越关注科技成果转化的问题了,这有利于与科技制造类企业形成良好的互动与合作。”
两年前,《纲要》提出,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支持粤港澳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共建高水平的协同创新平台,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实施粤港澳科技创新合作发展计划和粤港联合创新资助计划,支持设立粤港澳产学研创新联盟。
2019年11月,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协同创新联盟成立。首批联盟成员单位140家,涵盖了大湾区九城市科协和港澳科技团体、重点高校、科研院所、支柱产业重点企业、重要研发平台及科技社团。
广州市科协副主席张勇在发布会上介绍,联盟成立至今,推动了粤港澳大湾区金属新材料产业联盟、区块链联盟、互联网联盟等一批专业联盟的成立,有效融通了人才、信息、技术、资本等创新要素,突出了科学家与企业家的联合,促成产学融合。其中,互联网联盟促成粤港澳大湾区互联网产业形成共融生态,疫情期间建立了在穗港澳IT人才互助通道。
未来应该如何通过产学研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肖国伟认为:“一直以来,科技成果转化都不太容易实现。接下来,高校在做科研的过程中如果能结合产业实际发展以及市场需求,去从事一些高端研发,这可能是非常关键的。另外,先进技术、前瞻性技术方面的专利布局与发展也是产业界非常关注的内容。”
实际上,在粤港澳大湾区的政策扶持以及区域合作的便利优势下,三地的科技交流与合作越来越紧密,创新要素的流动也更加自由与便捷。不过,去年在疫情之下,人流、物流受阻,无法面对面进行实验研发、技术设计等工作,粤港澳的科技创新合作无可避免地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肖国伟表示,虽然疫情对粤港澳科技合作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但整体来说,大湾区在近些年已经逐步积累了较好的高端产业链的基础,去年三四季度的快速复苏也体现了国内科技制造的实力。未来要持续推动粤港澳互联互通,进一步加大政策力度,打破体制机制壁垒。(第一财经)
编辑/田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