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330步!
第一次见到55岁的社区民警张昭宁,他便以这样的运动记录登上了笔者的当日“头条”。接下来的几天,他平均每天的微信运动都保持在3万步以上。他都去哪儿了?
想找他,容易,就在“头条社区”,他就在老百姓的身边。
在到头条社区之前,让我们先来认识一下张昭宁的“第二个家”——北京市公安局东城分局朝阳门派出所。
循着“京城最漂亮的派出所”的美誉招牌,循着老北京的慢生活与现代都市的快节奏的交叉并行线,我们在东城区朝阳门内南小街121号找到了这个古香古色的四合院。此时此刻,庭院中央,多年前民警种下的两棵玉兰树已是含华吐芬,嘤鸣满枝。在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的关键时刻,这满园的春色,无疑带给了派出所民警莫大的希望和慰藉。
2019年11月,朝阳门派出所被命名为首批“枫桥式公安派出所”。自此,派出所的荣誉室又多了一面“金字招牌”。从所长刘大鹏到各个岗位的民警,不约而同地达成了一个共识:挂在墙上的,是荣誉的样子。而把服务送到百姓身边,把安全交到百姓手里,才是荣誉的价值。
这一点,在有着30年党龄的社区民警张昭宁身上,尤为明显。五年前,他来到派出所;两年前,他又申请到了头条社区;而现如今,他又以一种超越实际年龄的加速度,奔波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最前线。
“我虽然是老民警,但是在社区民警岗位上还是个新兵。”在张昭宁的辖区里有一处国家级重点文物——孚王府,那里住着300余户居民,消防等安全隐患让他一开始接手时都睡不好觉。
觉可以回头儿找补,但安全问题却不能再拖了。在取得所领导的支持下,带着“社区党组织副书记”的身份,张昭宁积极联系产权单位、文物部门和物业、居民代表,共商解决方案。历经三个多月,大院的安防设施得到了强化,百姓家中的安全隐患得到了消除。安全面前,张昭宁一视同仁。这也为他日后为百姓所信服打下了基础。
真是太感谢您了,张警官!您可真是帮了我大忙了!”
“您别客气,这都是我应该做的。”
凭借这句“我应该做的”,张昭宁的身边迅速吸引了一波又一波的群众。他们兜里揣着张昭宁的警民联系卡,手机里存着他的手机号、微信号,于是,这儿的老百姓一旦有事,一准儿能第一时间联系上。
在张昭宁心里,社区警务工作的难处,都随着解决群众带来的问题一块办了。所以,自己打心眼里儿有一个非常清醒的认知:在社区,能看到的,多看一眼;能走到的,多走一步;能联系上的,多说一句;能帮忙解决的,多干一点儿。社区民警所做的一切,老百姓都看着呢!容不得半点马虎。
防疫期间,他每天都要在社区转上几圈,在卡点检查几次。攀谈的时候,大家都很自觉地隔上一段距离。在不接触的情况下,他照样还能给辖区群众办了事。群众满意的同时,这让他也很满足。两年的光景,他实现了从一名“新兵”到“老兵”的转换升级。
近日,他接到了一居民的求助电话,称在买菜时发现自己的手机和钱包不见了,后来回想起来确定是在买菜前不慎将装钱包和手机的袋子当做垃圾扔在了垃圾桶里,再回去找已经没有了。得知这一情况后,张昭宁立即开展多方调查。经过工作,他发现钱包和手机被一名男子捡走了。张昭宁凭借着扎实的社区基本功,很快确定了该男子的身份并将失物顺利找回。
看似简单事件的背后,是张昭宁对服务群众质效一刻不停的探寻。
疫情防控期间,张昭宁克服身体不适,俨然化身成了一个年轻人,在社区与社区工作者们一起站岗值守,为出行不便的居民送菜办事,参与社区防控宣传摸排,与他们并肩作战。在疫情面前,张昭宁的这份耐心、专注与坚持,成了挡在百姓身前的“安全阀”。就在近日,他接到消息,称辖区有几名返京人员。他第一时间联系了社区居委会书记、朝阳门办事处有关人员,一起上门登记摸排,并叮嘱他们做好居家隔离,有什么情况随时保持联系。
根据头条社区的实际路况和楼栋分布,张昭宁每天都要在派出所和社区之间走上好几遍。这开头的三万多步,在这里找到了答案。一个常见的警务手提包,装着社区走访的各种文件、表格,分量足足有两三公斤。这就是张昭宁的所有负重了。拎着这个包在头条社区走一遍,可能都用不到一张纸,但要让他放下,他却不答应了。
这就是张昭宁,即便戴着口罩下社区,大家也都能一眼把他认出来。那熟悉的身影,那熟悉的声音,那熟悉的警服,没错,就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