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日,早上我刚到公司准备开始一天的工作,一阵急促的铃声打破了办公室的宁静。原来是老妈在微信上呼叫,我赶忙接了电话。她平时怕我忙,很少在上班时间打电话,一定是出了什么紧急的事!
电话接通,老妈焦急地问:“你们最近怎么样,在美国还安全吗?”我转头看看外面川流不息的车辆,办公室里端着咖啡轻松聊天的美国同事,有点摸不着头脑。原来爸妈看到几篇微信上疯传的文章,开始担心我们。我只好对照着她们看到的假新闻和断章取义的文章,一项项解释和辟谣,到最后老妈总算长出一口气,放下心来。当时我的感觉只能说哭笑不得,五味杂陈。当时的美国,虽然西海岸的华盛顿州开始告急,但大部分地区的普通民众对冠状病毒还没有很清楚的认识,更谈不上重视,所以“美国沦陷一片哀鸿,美国人屯枪保命”之类的文章很令人莫名其妙。反观在美华人,倒是从一月份开始,心情跟着国内的亲人朋友起起伏伏,时悲时喜,不知坐了多少回过山车。
3月5日,新闻里突然报道大波士顿地区一家公司在一周前召开全球领导层大会,会后三位与会人员发现新冠病毒检测呈阳性。该公司表示,三名员工中两名来自欧洲,一名来自美国其他地区。但谨慎起见,所有参加会议的员工被要求在家隔离,同时为有需要的员工进行检测。这个时候,媒体上才开始出现越来越多的报道和讨论。然而,一向自信乐观的普通美国人依然没有特别提高警惕。在那之前,美国人正满脑子充斥着弹劾总统、NBA球星科比意外去世、民主党党内初选等新闻,并没有额外关注肆虐的病毒。他们在公司里也很少提及此事,只有关系很近的朋友,才会偶尔关心地询问一下我们在国内的家人是否无恙。
3月7日,马萨诸塞州报告新冠病毒案例升至13例,随着检测结果呈阳性的人数不断增长,大家终于感觉到病毒离我们越来越近了。很多在美华人开始不动声色地把超市里的米面、罐头食品、清洁用品大批往家搬。一小部分美国人也开始做准备,但是更多的美国人还是认为没必要恐慌。我跟部门秘书聊天,她笑笑说,理解独居的老年人需要有所准备,但像我们这样正常的家庭,就算我或孩子生病了,我先生还可以出去买东西啊。
3月8日,我们学区的学监通知所有家长,本市一所小学的某位家长检测出阳性。出于保护病人隐私,不会透露病人的具体信息,也请家长们不要打听。该小学利用周末紧急彻底消毒校舍,周一照常开学。这时候,淡定的美国人也有些坐不住了,毕竟病毒已经悄无声息地来到了我们的身边!
二月中旬是许多美国公立中小学的冬假,很多家庭利用这个时间出国度假,也有不少高中组织学生去国外进行交流活动。当时的意大利疫情已经非常严重了,从欧洲尤其是意大利返回的团队给美国社区带来了不确定因素。3月9日,我所在的学区学监要求从意大利访问回来的师生在家隔离,暂时不要回学校上课。但也有的学区允许这些师生返学,这样的做法引起了很多家长的抗议,有些家长、尤其以华裔家长为主,联名要求学监马上采取措施。
3月10日,马萨诸塞州确诊95例,州长提前结束度假赶回波士顿,宣布本州进入紧急状况,禁止国内外商务旅行,取消大型会议,强烈建议民众不要出国旅行。哈佛大学宣布春假之后学生不可返回校园(当时正值高校春假期间),课程将改为网课。麻省理工学院也宣布取消大型活动,150人以上的课程改为网课。我所任职的公司危机管理团队也立即重申,全面禁止所有国内外商务旅行,包括分公司之间的互访,并要求近期有任何地区旅行史的员工必须在家隔离14天。一个同事说她的双胞胎妹妹正在欧洲做交换生,现在正在想办法尽快回国,令人十分担心。大家谈起疫情,办公室里的气氛开始凝重起来。
3月11日,我们学区的学监首先宣布取消在学校范围内除了上课时间以外的所有体育及课外活动。紧接着,市长发来通知,呼吁市民尽量待在家里,减少集会,避免旅行。在这个时候,很多家长主动将孩子留在家中,不去学校上学,并要求学校修改章程,不记为旷课。同一天,NBA有球员测试结果为阳性,宣布停赛。美国是全民体育大国,当篮球、橄榄球、棒球、冰球、足球等几个主要体育项目陆续宣布停赛或取消活动的时候,大家终于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3月12日,马萨诸塞州大部分学校宣布停课,随即,大部分公司宣布关闭办公室,要求员工在家办公。第二天,波士顿市区公立学校也宣布停课一个月。波士顿市区公立学校一直坚持到最后,是因为大部分住在市郊的家庭是中产阶级,停课停工对生活造成的影响基本还可以应付;然而居住在市区里的人贫富差距悬殊,有些低收入家庭的孩子一日两餐都要在学校解决,如果学校停学,吃饭都会成为问题。波士顿学区进行了安排部署,在确保获免费早午餐的儿童停学期间也可以安全领到食物之后,终于宣布关闭学校。
3月13日,美国总统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进入国家紧急状况。《国防紧急法案》的实施,让总统手握500亿美元专款抗疫,简化法规条例以加速药物和疫苗的研发,政府机构和企业集团联手,提供充足免费的测试盒给公众使用,重点照顾高风险的老年人群,确保市场上食品及生活用品的供应,以及减免学生贷款利息,延期交税,对受挫严重的中小企业及雇员提供贷款补助等一系列财政举措。总统在发言中强调会尽快推出足够的检测盒,让所有想测试的人都有机会通过不下车方式快速测试并拿到结果,同时也号召民众如果不必要的话,不要浪费挤占公共卫生资源。
同时,由民主党控制的众议院也宣布一系列举措。两党在危急关头,摒弃党争,紧密合作,共同抗疫。在总统新闻发布会进行的几个小时里,股市一路飙升,出现了在过去两周里久违的好势头。事后,在一次视频工作会议里,同事们聊起当前局势。大家都纷纷表示不满意美国在疫情初期反应不够迅速有效,但是警报拉响以后,大部分人反而觉得心里踏实了许多。大家有信心,只要国家全力以赴,就一定有能力战胜病毒。
波士顿市区
至此,美国东西海岸的战疫全线拉开,人们变得小心谨慎,整个社会稳定有序。美国宣传防御病毒传播的主要措施是勤洗手,咳嗽打喷嚏掩口鼻,生病留在家中,禁止10人以上聚会,外出人与人之间保持六英尺(一米八左右)的社交距离。当然,也有一些年轻人认为自己患病风险低,把特殊时期当放假,甚至有了更多的时间去酒吧会朋友。马萨诸塞州州长在讲话中特别提醒年轻人要有责任心,以免成为病毒携带者,感染家里的老人,并且颁布禁令要求所有的餐厅酒吧停止堂食,只能提供外卖。
停学之后的第一个周末,我想找个人少空气好的地方去遛娃。开车到一个离家半小时以外的州立公园去爬山。没想到停车场全部停满,开出去好远在路边停下来,最后还拿了一张违章停车的罚单。我们爬山的时候大部分时间还好,游人比较分散,有些路段比较窄,大家都尽量互相避开。
星巴克关了
市镇电影院关了
这周一(3月16日)正式开启居家办公模式,我猜想中午去超市的人不会多,于是利用午休时间去买菜。没想到超市里的人并不少,跟别人保持六英尺的距离比较困难。超市门口有消毒纸巾供大家擦手擦购物车,一些顾客还自戴了一次性手套。超市里戴口罩的人很少,总共四个,这跟美国防病毒的理念和具体国情有关,一是大家认为勤洗手比戴口罩更重要,二是美国人居住相对分散,也比较注重私人空间,所以接触传染比口沫传染的机率更高。我在超市里转了一圈,生鲜蛋肉果蔬米面都很充足,价格也跟平时没两样。网上流传的货架空空如也的照片也许是超市关门时所拍,或者是紧俏商品。其实超市补货很快,即使头天晚上卖完,第二天早上就会商品齐全恢复原样。明显跟平时不一样的只有两处,一是清洁消毒用品,酒精洗手液和杀菌湿纸巾脱销;二是冷冻食品,冰柜里的种类很不全。至于被美国人当作国民笑话的厕纸,其实并不是美国人屯货剑走偏锋。不能否认厕纸是刚需,万一没有了确实令人抓狂。但我个人认为更主要的原因是厕纸都是大包装,一包几十卷,在货架上占地很大。不要说大家抢购,只需几个人买走几包,货架马上空了一大片,这可能造成视觉冲击,让后来的人看到,也忍不住跟着买一包,回家扔到地下室里,心里就会踏实很多。
紧邻的两家餐厅,亚洲店关了,美国店还在营业提供外卖
随着疫情的发展和国家机器的启动,人们很快接受了这个现实。酷爱户外活动的美国人也学会了尽量宅在家里,外面的行人车辆明显减少,只是偶尔有遛狗和跑步的人经过。生活中也出现了很多暖心的时刻:不少超市规定早晨刚开业后的第一个小时专门留给60岁以上的老人购物,社交媒体上很多人表示愿意给有需要的陌生人提供帮助,平时很少碰面的邻居组成互助组,以备出现危急状况时互相照应;很多网上学习资源对停学在家的学生免费开放;顾客在餐厅买外卖给服务员留下几千美元的小费帮餐饮业人员渡难关;很多家庭暂停让清洁工园艺工到家里服务却依然支付服务费;很多个人和团体也开始发动起来为医护人员筹集口罩防护服等急需物资。
疫情还在发展,数字还在攀升,美国和世界上许多其他国家一样,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但是,正如哈佛校长所说,病毒将考验我们在危机时刻所显示的超脱于自我的善良和慷慨。我们的任务是在这个复杂混沌的时刻,展示自己最好的品格和行为,让智慧和风度与我们同行。
文/习习
约稿编辑/肖榕
编辑/陈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