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news|“定远舰”考古细节:北洋水师最大舰残破 此前国内已无舰体部件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19-09-03 19:23

在山东威海的海边,停泊着一艘下黑上白的仿清代舰船,这就是按照1:1比例复原的定远舰的仿制品。9月2日,“威海湾一号甲午沉舰遗址保护区域划定论证会”在山东威海刘公岛上举行,经专家论证,基本确认清代北洋海军旗舰定远舰的沉没位置,此时,距离真正的定远舰沉没的1895年已经过去了一百多年。

参与定远舰水下考古的专家3日在接受北京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定远舰打捞水域附近沙石较多,加之在船沉后不久曾被人拆解,曾经北洋水师的最大舰船现在所剩无几,而在此前,国内已经没有定远舰的舰体构件。

资料显示,定远舰是清政府花费近170万两白银向德国订造的一艘一等铁甲舰,是当时世界海军中罕见的大型铁甲舰,1894年中日甲午黄海战争中主动开炮迎敌,其主炮威力与超强的铁甲防护能力在海战中有着不俗的表现,在后续的威海卫保卫战中,不幸被日军鱼雷艇偷袭而中弹受损,紧急移船到刘公岛东村外搁浅,不久即因战局崩溃主动自爆以免资敌。2019年7月至8月,为调查保护沉灭在威海湾内的北洋海军战舰遗址,联合考古队调集国内30余名水下考古专业人员及相关技术人员,共同开展了威海甲午沉舰遗址第一期调查工作,并基本确定了定远舰的沉没位置。

3日下午,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工作人员向北青报记者介绍了此次考古工作的诸多细节。该工作人员表示,自己从2014年便开始参与甲午战争沉船的考古打捞工作,这个阶段的定远舰考古打捞工作是从2017年开始的,“在定远舰沉没后,日本曾对定远舰进行了拆解和打捞,其舰体只剩下了一部分,加之多年来的泥沙覆盖和海水侵蚀,现在的舰体已经非常残破,甚至没有连片的舰体。”该工作人员说,“另外,定远舰上的构件当年被日本打捞出水后,绝大多数都被运往了日本,在发现定远舰残骸前,国内是找不到定远舰上的构件的。”

北青报记者了解到,除了此次基本“确认身份”定远舰外,此前,考古工作者还已经对“致远舰”和“经远舰”进行了专业的水下考古调查,“未来该如何对这些北洋水师的军舰进行保护,是否进行打捞,还需要进一步的研判。”工作人员表示。

【版权声明】本文由北京青年报与腾讯联合出品,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供图/新华社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付垚
编辑/董伟
校对/李克明

相关阅读
《寻古中国》第二季开播,聚焦水下考古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2-09
观展|“铭记历史——甲午海战暨甲午沉舰水下考古展”在山东博物馆举办
新华社 2024-08-07
历史|作为北洋水师的“一把手”,丁汝昌究竟是不是称职的舰队统帅
历史学堂君 2024-06-04
考古新发现持续揭示中华文明密码
新华社 2023-10-27
我国首次在1500米深海发现明代沉船遗址 已提取出水瓷器、陶器、原木等近580件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0-19
国家文物局:威海甲午沉舰遗址发现“来远”水手身份牌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0-19
深海考古重要发现!我国首次在南海千米级海底发现大型古代沉船遗址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3-10-19
南海西北陆坡沉船遗址考古调查阶段性成果发布
新华社 2023-10-19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