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这座博物馆里,藏着中国乒乓的“武功秘籍”
新华社 2024-05-18 17:08

新华社上海5月18日电 (记者许东远)“中国乒乓的武功秘籍就是奋力拼搏、永不放弃的中国乒乓球精神。这种精神不仅仅是一种运动精神,也是一种人生态度,更是一种文化传承。”中国乒乓球学院院长、国际乒联博物馆和中国乒乓球博物馆馆长施之皓近日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乒博馆”作为传承乒乓文化、发扬国球精神的重要场所,在普及运动知识、传承中华体育文化方面正发挥着重要作用。

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国际乒联博物馆和中国乒乓球博物馆不仅免费开放,也开展了“挥”动红心、“乒”搏青春的乒乓体验营研学季,帮助青少年增加乒乓球历史知识,提升专业技能。

国际乒联博物馆和中国乒乓球博物馆占地面积5000平方米。国际馆拥有总藏品8000余件,它们全部是从瑞士洛桑原址搬迁而来。在这里,观众可以看到世界上第一块乒乓球拍、第一个乒乓球、第一张乒乓球桌等……

中国馆则拥有总藏品3000余件。在馆内互动区,参观者可以戴上体感手环,感受打球乐趣。馆内还不定期邀请世界冠军、专家学者、专业运动员等,举办各类丰富活动。期间,观众既能全方位体验乒乓运动的速度与活力,更有机会一睹世界乒坛名将风采。

曾是国家女子乒乓球队教练的施之皓表示,博物馆不仅是运动展示的窗口,也是历史和文化的珍贵载体,更是传承和弘扬乒乓球精神的重要场所。它作为国际乒乓球项目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平台,为研究乒乓球运动提供了宝贵资料,推动了运动的创新发展。

施之皓对人才后续培养尤为重视。他表示,“乒博馆”通过展览展示、课程教授、互动体验等多种形式,全公益性开展“国球大讲坛”“乒乓校园行”“技能等级测试及争霸赛”等特色品牌活动,推动青少年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协调发展,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青少年儿童从事乒乓球训练的认识,让真正有运动天赋的少年儿童得到更好培养。

对于未来发展,施之皓希望国际乒联博物馆和中国乒乓球博物馆能发挥更大作用,期待积极以广大市民和乒乓球爱好者需求为导向,整合博物馆资源,改善服务条件,强化服务功能,积极挖掘体育运动文化内涵,用好“乒乓+文化”,讲好新时代中国体育故事。

编辑/王帆

相关阅读
2023中国职工乒乓球联赛总决赛在淮安开幕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1-11
刘国梁当选WTT世界乒联董事会主席 并获任国际乒联第一副主席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10-06
刘国梁当选WTT世界乒联董事会主席,并获任国际乒联第一副主席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10-06
百岁山携手WTT世界乒联 推动乒乓球全球影响力提升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7-18
2022世界乒乓球团体锦标赛确认于四月份在成都举行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1-11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