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蔓越莓、鱼子酱、鹅肝......年货里的“隐藏款”土特产 家乡还瞒了你多少?
央视新闻 2024-01-23 23:20

迎新年,备年货,“年味”越来越浓。关注年货里的土特产,首先来看看“年鱼”冬捕的热闹场景。

一条“年鱼”游出新经济

高亢嘹亮的号子声中,黑龙江五大连池药泉湖的“鱼把头”和渔民们拉紧渔网,身肥体壮的矿泉鱼在水汽蒸腾中跳跃而出。五大连池是世界三大冷泉之一,完整而又独特的水文地质体系孕育的火山矿泉鱼,营养丰富,肉质鲜美。

“年年有鱼,年年有余”,冬捕经济正在兴起。在吉林,冬捕经济从无到有,从小变大,持续火热,全省开展冬捕生产的企业达到了65家,预计冬捕产量将超万吨;在黑龙江,兴凯湖、连环湖等几十个“冬捕”节轮番上演,游客赏冰雪,观捕鱼,品美食,“冬捕”价值快速转换激活;在新疆博斯腾湖、乌伦古湖,内蒙古达里湖、乌梁素海,当地传承千年的渔猎文化和“冰雪+”等多产业的跨界融合,冬捕经济不断扩展外延、释放红利,更让当地渔民品尝到土特产的多重价值。

从东北到江南、从边疆到内陆,一条条“年鱼”从大网、从冰洞、从河湖,甚至从大山里的养殖基地游向了千家万户的餐桌,不断拉长和拓宽产业链。在山西晋城市沁水县郑庄镇张峰村,一年生产的三文鱼有400吨,周边4个乡镇18个村253户516人,一起走上增收致富道路;在江西赣州石城、吉安井冈山等地,生态养殖鳗鱼吸引来下游的加工企业,发展烤鳗加工,带动更多村民在参与鳗鱼全产业链发展中受益。

“隐藏款”土特产 带来意外惊喜

黑龙江抚远的蔓越莓,四川雅安的鱼子酱、云南临沧的坚果。这个冬季,各地纷纷“亮出”自己的“隐藏”特产。而越来越多的“隐藏款”土特产背后,折射出的是传统农业生产格局的新变化。

跟着“神舟”飞船“打卡”太空。近日,我国首批航天耐盐碱马铃薯种子在搭乘神舟十六号180天之后,开始进入内蒙古商都马铃薯技术创新中心进行催芽、育苗、移栽并选育马铃薯新品种。与此同时,280多公里之外的黑龙江抚远红海植业蔓越莓研发中心,科研团队正在对太空返回的蔓越莓种子进行培育实验。穴盘中的蔓越莓秧苗枝繁叶茂、长势喜人。

除了蔓越莓,近来备受关注的甘肃、陕西产出南美白对虾、四川雅安鱼子酱、云南临沧坚果等都让各地网友纷纷惊叹,原来自己家乡竟然还有这么多“隐藏款特产”?专家分析说,这些“隐藏款特产”逐渐被大众熟知,是因为近些年食品消费结构发生了变化。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胡冰川:以鱼子酱为例,从饮食传统来看,我国大部分消费者并没有吃鱼子酱的习惯,因此即便四川拥有全国第二的鱼子酱产量,其产品也主要是面向西欧和北美地区出口。随着这几年消费结构的变化,这些小众农产品也在借助电商平台和新型社交媒体开拓国内市场,“外香内也香”的趋势逐渐凸显。

土特产上新 消费升级新需求

这次“隐藏款”特产引发的热议和关注,给了特色农产品一次绝佳的亮相机会,反映出国内消费需求升级与巨大潜力。接下来,除了要把土特产种好、养好,还要做好细分市场、精准分级和品牌建设,不断增强产业竞争力。

从36到75度,当辣椒有了度数,你会选哪一款呢?微辣、香辣、中辣、麻辣,甚至还有变态辣,你又中意哪个辣度?在山东武城的辣椒文化馆内,记者看到了这个辣椒分布图,全球常见的辣椒生长区、辣度分级在这个图上一目了然。“辣椒城”是武城主打的新名片,依托30万亩的连片大规模种植,当地把辣椒开发出不同“度数”的辣椒酱全新产品。

在云南、贵州、广西,静悄悄生长的这些赤松茸、松露、灵芝等山珍是大自然最美的回馈。当地老乡在政府和专家的帮助下,整理归纳出精准又实用的“采摘秘籍”。比如,云南白马保护区的少数民族都恪守一个约定,不采集和销售6厘米以下的童茸,保留已开花的成熟松茸;浙江淳安、江西黎川的种植户早上6点前就上山采摘,为的是留住最鲜美的味道。

在四川蓬溪,这种90天就可以上市的新品菇菌成为餐桌上的“新宠”,它就是金耳。金耳长得和银耳差不多,但颜色更亮,通体金灿灿,吃起来软糯爽口。

这些“隐藏款特产”给大家带来意外惊喜的背后,反映出国内市场需求的升级变化与巨大潜力。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胡冰川表示,这些“隐藏款特产”生产过程既有故事性又有科技味。各地要以品种为牵引,以品质为导向,擦亮品牌的金字招牌,延链补链强链,做好精准分级、精细包装、精心推广,不断增强产业竞争力。

延伸产业链 土特产助力乡村振兴

一头连着农业农村主导产业,一头连着城市消费升级,各地围绕打造“一村一品”“一县一业”,做大土特产文章,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走进浙江海宁市袁花镇长啸村,道路、社区、农田随处可见一个个可爱的蘑菇卡通形象。如今,这里已经发展成全国首个棚下养菇、棚顶发电的“农光互补”食用菌基地。

以“村集体+企业+农户”的模式,2023年,长啸村把食用菌基地升级为乡村振兴共富工坊。开辟“共富岗位”、建设“共富车间”,村子发展起食用菌大棚71座,生产食用菌180万棒,产值1200万元。2023年,长啸村获评嘉兴市首批市级乡村振兴示范共富工坊。

在霍邱县花园镇,养殖朗德鹅的历史已有20多年,每年出栏量180万只,全镇大大小小的养殖加工企业有46家。随着“隐藏款”特产冲上热搜,鹅肝小镇迎来了高光时刻。面对这波流量,记者走访的几位“鹅老板”却都不约而同地提到了一个话题:品牌和营销。

连续三年,霍邱县花园镇对朗德鹅产业持续投入包括乡村振兴衔接资金在内的项目资金达到了4600万元,带动民间投资5000万元。

花园镇党委书记赵学以对此信心满满,他表示接下来以“霍邱鹅肝”为核心,把产业链做得更完善,产业做得更强,增加产品的附加值,把流量变成增量,变成产值,真正助推乡村振兴。

文/记者 梁丽娟 蒋树林 高珧 呼仁 旭成 王溪

编辑/朱葳

相关阅读
安徽铜陵郊区大通镇居民楼坍塌事故现场发现一名失联人员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05-27
“手机壳”“凉席”……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博物馆漆器文物“上新”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05-19
你见过 “流动的清明上河图”吗?来这条老街看看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05-06
全国铁路今天预计发送旅客1865万人次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05-05
全国铁路今天预计发送旅客1865万人次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05-05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