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全国土地市场供求两端缩量 房企进一步聚焦核心城市
中国经营网 2023-05-26 09:48

自年初集中供地政策调整以来,各地供地模式转向“少量多次”,全国住宅用地供应和成交呈现缩量态势。

根据中指研究院数据,截至5月23日,累计来看,全国300城住宅用地成交9113.5万平方米,较去年同期下降28.6%;单月来看,5月全国300城住宅用地成交1989.3万平方米,较上月同期增长70.1%,较上月全月增长2.6%,较去年同期下降9.2%,降幅有所收窄。

中指研究院分析师孟新增指出,目前全国层面土地市场低位态势并未改变,未来土拍市场能否回温仍有赖于房地产销售端恢复程度。

土拍市场分化

目前,全国22个重点城市中,除郑州外,其余21城均发布涉宅用地拟供地清单,其中有20城发布2023年首批次拟出让清单。截至5月23日,2023年22城拟出让清单合计532宗,已推出313宗(不含苏州、杭州部分城市拟出让清单之外供地),未推219宗,其中北京、成都、广州首批次拟出让涉宅用地均已全部推出,济南、武汉推出占比较低。

在成交方面,今年22城首批次拟出让清单地块合计成交225宗(不含苏州、杭州部分城市拟出让清单之外供地),其中上海、成都、深圳已完成全部出让,杭州、南京、无锡、青岛完成率在七成左右,宁波完成率刚过五成,北京、重庆、武汉、天津完成率均不足四成。

孟新增指出,今年以来,全国住宅用地成交呈缩量态势,这是因为在全国销售市场尚未企稳、企业资金面承压及多地“集中供地”模式调整等因素影响下,地方政府推地力度整体较弱。

值得注意的是,在整体缩量的情况下,土拍市场分化进一步加剧。今年以来热点一二线城市土拍热度有所回升,但绝大多数三四线城市土地市场仍低温运行。

在宅地供应上,一线、二线和三四线城市推出面积同比变化程度相差不大。根据中指研究院统计,截至5月23日,一线城市推出786.9万平方米,较去年同期下降32.9%;二线城市推出4902.8万平方米,较去年同期下降33.4%;三四线城市推出6620.6万平方米,较去年同期下降38.4%。

而在成交方面,不同能级城市则呈现出明显差距,其中一线城市成交534.8万平方米,较去年同期下降2.7%;二线城市成交3830.6万平方米,较去年同期下降18.5%;三四线城市成交4748.1万平方米,较去年同期下降36.8%。

据孟新增分析,土地市场的分化与销售市场的冷热不均密切相关。在全国房地产市场尚未企稳、企业资金面承压下,确定性的销售去化成为房企拿地的首要标准之一,优势地区的优质地块成为企业投资侧重点。短期来看,预计房企在核心城市补货意愿仍将继续提升,而销售市场调整压力加大的城市土地市场表现或仍低迷。

部分城市民企拿地占比提升

2023年以来,在销售预期好转带动下,北京、上海、杭州等城市土拍升温,热点地块竞争激烈,但拿地企业整体仍以央国企为主。

根据中指研究院监测,2022年,22城集中供地累计拿地金额中,央国企占比37%,地方国资占比42%,民企占比仅16%,央国企、地方国资是拿地主力。

截至今年5月21日,22城拿地金额中,央国企占比达54%,民企占比29%,其中北京、上海、厦门、南京、苏州仍以央国企为拿地主力。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城市民企拿地金额占比有所提高。比如杭州今年土拍市场中民企拿地金额占比在六成以上,5月23日出让的9宗地块全部为民企摘取,除临平老城、富春和江干科技园等少数地块底价或低溢价成交外,其余6宗地块均触及封顶价摇号成交,整体溢价率高达9.43%,其中本土房企滨江集团竞得3宗宅地。

此外,成都市今年土拍市场中也吸引了较多当地民企参与,如诚一投资、四川邦泰置业、乐山海天、嘉禾兴等。据了解,自春节以后,成都房地产市场复苏明显,新房二手房市场同步繁荣,4月新房成交面积环比继续上升,二手房成交套数维持在2万套以上的高位。购房者置业动作积极,开发商对市场具备较好信心。在土地端,企业投资热情较高,3月、4月、5月的土拍吸引了大量开发商下场争夺,多宗地块触顶摇号成交。

孟新增指出,整体来看,2023年以来核心城市土拍明显回暖,部分城市民企拿地信心有所修复,而多数城市土地市场仍面临较大调整压力,全国层面土地市场低迷态势并未改变,未来土拍市场能否回温仍有赖于房地产销售端恢复程度。

编辑/张郁唯

相关阅读
2024年土地市场将呈现三大特征
证券日报 2024-01-06
8月土地市场偏冷运行 年内集中供地城市超五成底价成交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3-08-26
土地市场持续走热 西安楼市出现回暖态势
中国经营网 2023-06-25
土地市场凉热谁知 房企拿地分化加剧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3-05-26
“地王”逐渐淡出 成渝土地市场趋于理性
中国经济新闻网 2023-05-23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