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城市更新 | 中国琉璃之乡“变身”琉璃文化创意产业园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2-24 19:30

2月24日,据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消息,城市发展中的功能疏解,给门头沟琉璃产业转型带来了阵痛。琉璃瓦制造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后继无人”和“技艺失传”的困境。因窑火熄灭,琉璃烧造艺人被遣散,个别复杂的琉璃烧造技艺已失传。故宫高质量琉璃构件面临无法可持续性供应。此外,占地3.56公顷的琉璃生产厂房长期闲置。而门头沟区琉璃文化创意产业园项目结合城市更新相关政策要求,将园区定位为“打造集琉璃保护性生产、琉璃文化推广、琉璃体验式旅游、文化创意办公于一体的中国琉璃文化创意产业园区”。

中国琉璃之乡要转型

据介绍,门头沟区龙泉镇琉璃渠村坐落于永定河左岸,距北京城区中心仅二十几公里。该村坐西朝东,背靠燕山余脉九龙山,东临北京第一大河永定河,三面环山、一面临水,村西口即是西山古道的入山口。

琉璃渠村以烧造琉璃闻名,被称为“中国琉璃之乡”。从元代起,朝廷在此设琉璃局,清乾隆年间北京琉璃厂迁至此地,琉璃渠村成为中国皇家琉璃的官窑,专为故宫、天安门、天坛等古建筑烧制琉璃制品,琉璃窑火700余年薪火不断、生生不息。可以说没有琉璃渠,就没有紫禁城的金碧辉煌。后来的中山陵园、人民大会堂、毛主席纪念堂、以及天安门、北京故宫、北海公园、颐和园、雍和宫的维修,包括内蒙古成吉思汗陵仍使用该村生产的琉璃制品。历代大工匠先后制成仿砖、仿木、仿漆等多种琉璃制品,其严格的琉璃烧造技艺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然而,2013年,因门头沟地区琉璃工匠世代沿用的传统烧煤烧柴方式不符合环保规定,琉璃厂被关停。一些工厂曾考虑外迁,但门头沟琉璃烧制的要诀不仅在于传统技艺,更离不开当地的坩土。早在千年前,人们就发现京西龙泉务、琉璃渠一带出产的坩子土含铁量少,烧制琉璃成胚后色泽月白,不会影响釉色呈现,其他地区的坩子土难以与之媲美。城市发展中的功能疏解,给门头沟琉璃产业转型带来了阵痛。

明确“一园”“四区”“三基地”“两空间”的功能布局

门头沟区琉璃文化创意产业园项目则明确了“一园”“四区”“三基地”“两空间”的功能布局。“一园”即第一、二、三期文化创意产业园。“四区”指琉璃产业区:琉璃生产、工艺参观、琉璃生产配套;琉璃研究体验区:故宫琉璃研究中心、琉璃博物馆、琉璃文化体验、历史窑址展示、原创琉璃产品展售、园区商业配套;文创办公区:文创办公、琉璃文化工作室、园区服务中心;琉璃特色民宿区:琉璃特色民宿。

“三基地”是故宫博物院琉璃生产基地,新建1200㎡厂房,以销定产,重启故宫等皇家建筑琉璃产品的生产,保证故宫等在京皇家建筑所需高端琉璃产品的使用需求。并在设计中设置琉璃参观通道,可近距离体验琉璃生产全过程。

琉璃文化研究基地,将入口有龙凤琉璃纹样的标志性厂房,改造为故宫琉璃研究中心,设置琉璃文化讲堂、琉璃制造体验等功能。

非物质文化遗产青少年教育传承活动基地,利用清工部造办处历史遗址,联合故宫打造“琉璃博物馆”,常设琉璃渠村和中国琉璃烧制发展史展,琉璃艺术展、琉璃文化交流推广、琉璃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青少年教育传承活动。

“两空间”:隅翼空间,利用园区中部位置现状的厂房,改造为免费的商务会议休闲空间,促进园区企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以形成相互合作、共赢的园区生态圈。广场空间,利用现状,通过景观提升,为园区办公人员提供交流展示空间。这两个空间实际是为园区孵化器服务。

制定“保护性更新为主线”的更新策略

金隅集团与市规划自然资源委门头沟分局等各部门、园区研究团队共同研究分析,对六个方面的“旧”情况进行梳理研究,制定了更新策略。包括琉璃渠村的风貌形象与文化记忆、旧厂区的肌理和建筑现状、工业遗存质量与特征。

保留历史建筑、工业遗产10余座,将历史建筑保护落实到位。

在保持原有外观风貌、典型构件的基础上,通过升级改建、新增环保设施方式等优化10余座保留建筑,并恢复少量窑口烧制工艺展示,以适应现代生产生活需要。主要包括琉璃文化体验馆、西山古道文化驿站、琉璃博物馆等,让历史文化遗产在有效利用中成为城市和乡村的特色标识和公众的时代记忆。

该项目在产业升级、技术改造的同时,利用低风险项目审批新政新建生产展示用房1座,建筑面积约1200㎡。该建筑成为园区传统建筑与工业建筑的完美结合。

拆除园区内质量较差、体型零散、利用率不高、影响交通的建筑4座,实现园区空间高效利用。

在一线四矿站点设计中增加琉璃渠站。持续探讨SI线轨道交通北延,力争打通“一线四矿”建设与琉璃渠文化产业园建设的轨道动脉。

与北京建筑大学共同成立了全市首家“乡村振兴实验室”,将园区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研究课题,依托高校联盟开展研究。承办“2022年度全国高等院校大学生乡村规划方案竞赛”,大力推动琉璃渠村成为全国三大竞赛基地之一,对关键性、迫切性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并分析成因、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目前,正在积极推动获奖方案和规划设计成果的转化。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宋霞
编辑/田野

相关阅读
千年窑火今重燃 看北京琉璃渠村老旧窑厂如何变身
央视新闻 2024-03-01
新闻调查:千年窑火今重燃,看北京琉璃渠村老旧窑厂如何变身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02-25
文创品备受欢迎、传承人现场讲解,非遗技艺在庙会大放异彩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4-02-15
门头沟三枚“神龙”邮资机戳唤你来打卡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3-12-24
门头沟区举办生态文化交流会 专家学者共话传承与发展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2-15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