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1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新闻中心举办第三场记者招待会,介绍第四批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和著名抗日英烈、英雄群体名录,抗战纪念设施和抗战遗址、遗物修缮保护等方面情况。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退役军人事务部副部长马飞雄说,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和抗日英烈、英雄群体是14年英勇抗战历史的重要见证,也是伟大抗战精神的重要载体。
公布两个名录,既是铭记缅怀抗日英烈不朽功勋、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和伟大民族精神的重要体现,也是培育爱国之情、砥砺强国之志、在全社会开展历史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契机。
2014年、2015年、2020年,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先后公布三批共260处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和1085名著名抗日英烈、英雄群体名录。
马飞雄提到,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为更好地纪念抗日英烈的不朽功勋,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从4月份起,退役军人事务部会同军地12个部门印发通知,组织各地申报,同时也面向社会公开征集线索,商请有关单位和驻外使领馆推荐,合力做好第四批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和著名抗日英烈、英雄群体名录的遴选工作。
“通过组织力量对档案资料收集整理、遴选编辑、核实论证,实地勘察抗战纪念设施、旧址,邀请党史、军史和近代史专家慎重评审,协同相关部门共同研究,形成了名录名单。经报请党中央、国务院批准,日前已经公布。”
据悉,第四批名录包括34处设施、遗址和41名英烈、2个英雄群体,这项工作从酝酿到产生公布,历时5个多月。
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是注重展示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作用,中华儿女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同反法西斯同盟国以及各国人民并肩战斗、奋勇抗战。二是注重呈现从1931年至1945年14年艰苦卓绝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奋战史。三是注重兼顾正面战场、敌后战场的牺牲贡献,还原展现华人华侨、国际友人的抗战壮举。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孟亚旭
摄影/北京青年报记者 崔峻
编辑/樊宏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