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 | 为什么一到清明,天空就爱“流泪”?
天津科普说 2021-04-04 18:00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唐代诗人杜牧

清明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具有缅怀先人、礼敬祖宗的重要意义。无论是祭扫还是踏青,不可否认的是,清明节前后的雨期总归是一件令人头疼的事情。

那为什么每年的清明节刚好会下雨呢?难道是真的是老天感受到了哀伤在哭泣吗?

这背后,其实是一个有趣的科学现象。

雨的形成

首先你得知道雨是怎么形成的。

江河湖海里的水被太阳晒过后,就会变成水蒸气升向高空。

越高的地方空气越冷,这些水蒸气就会在高空中液化成小水滴,并组成云。

云中小水滴相互合并,就会变成大水滴,掉下来就形成了雨。

为何每逢清明必下雨

清明不只是一个扫墓的日子,还代表着24节气之一的一个阶段,长达半个月之久。

实际上,中国的气候一直受到两只“大老虎”的支配,一个是来自西伯利亚的冷风,一个是来自太平洋的暖风。

由于太阳公转,照射地球的位置不断发生变化,这两只“老虎”的势力也就此消彼长。

秋天,北半球受到太阳照射的气候渐少,气温降低,西伯利亚冷风就高歌猛进,圈一块大地,这时太平洋暖风就比较怂了,只能退守到海上。

但是到了春天,情况就完全反过来了。清明前,北半球受到到太阳照射增加,气温升高,太平洋暖风带着水蒸气攻城略地,西伯利亚冷风呢,只好节节败退。

清明前后,江南地区就成了两只老虎割据战的前线。

冷风死守自己地盘,暖风就飞到它们头上,继续往西北进攻。

但是就像我们刚才说的那样,越高的地方越寒冷。暖风进入高处之后,大量水蒸气就会液化成小水滴。

然后就是我们熟悉的剧情了:越来越多的小水滴组成云,然后相互合并,变成大水滴,掉下来就成了雨。

那么清明时期,江南地区绵绵不断的降雨就是由这两只老虎互撕造成的。一句话,锋面雨正好推进到江淮地区。

说到这里你就应该理解,为什么清明时节雨纷纷了~

至于为什么路上行人欲断魂,大概是由怎么都晾不干的袜子、衣服造成的吧。

编辑/王静

相关阅读
习近平总书记关切事|确保“一泓清水永续北上”
新华社 2024-12-11
河南持续高温干旱能否“人工降雨”? 专家科普来了
中国新闻网 2024-06-13
南方强对流天气橙色预警继续发布!一文读懂强对流天气
天津科普说 2024-04-05
用加湿器会导致“加湿器肺炎”?正确使用要记好这5点
科普中国 2023-12-05
新知|为什么下雨天白云变黑云?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9-05
为什么就咬我,蚊子偏爱O型血的人?
芸健康 2023-08-27
新知|一到清明就下雨,真的这么准吗?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4-10
夜读|为什么要过清明?答案在这里
帆书 原樊登读书 2023-04-05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