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警探号|“双警之家”的冬奥故事:夫妻并肩保障冬残奥会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3-06 13:56

3月4日晚,由各个国家拼合起的“大雪花”再次在北京国家体育场“鸟巢”升起,雪容融接棒冰墩墩成为新顶流。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开幕了,这也是于冰和李婧夫妇看的第N次开幕式。

作为北京朝阳分局朝外大街派出所副所长,于冰在年前被选调参与冬奥保障工作,带领几十余支援警力承担冬奥会、冬残奥会开、闭幕式的安保工作。而李婧作为北京朝阳分局出入境管理支队民警同样被选派参加场馆安保勤务。这期间里,他们虽在同一地点执勤却难以见上一面,甚至将孩子送回老家,舍小家保大家,只为保障冬奥会期间的绝对安全。

冬奥镜头后的现场故事

冬奥会开幕式演练时,早7点,于冰一天的工作就开始了。演练时间长,又正值北京最冷的几天,到了晚上,北京的气温都到了零下7、8度。民警们恨不得全身都贴了十几块暖宝宝,但还是特别冷。

“观众看节目,我们看环境。”于冰说。于冰主要负责“鸟巢”一层核心看台区域开、闭幕式的人事物核查,维持现场秩序。闭环管理的形势之下,维护闭环完整以及非闭环区域观众的安全是重中之重。

开幕式时,处于闭环管理的运动员,在入场时,和非闭环区域的观众仅“一栏之隔”。甚至一层看台的观众一激动,伸手就能摸到闭环里的运动员。这就需要于冰和他的同事们时时盯住,提醒观众保持克制。“我可以这么说吧,不敢闭眼,要盯住这一条线。我们都开玩笑的说,只要一伸手就隔离了。”

于冰和他的队友已经参加了9次开、闭幕式的勤务演练,而在2月4日冬奥会开幕式当天,于冰还是面临了小小的“惊吓”。

开幕式那天,于冰正在岗位执勤,突然两名外国人出现在了非闭环区域,身上明显部位也没有悬挂证件。“是不是闭环内的运动员跑进来了?”这是于冰的第一反应。

于冰赶紧过去询问,原来两名外国人是现场的观众,本身就是非闭环人士,只是没有按照要求在明显部位悬挂证件。

突发情况还在发生。冬奥会开幕式期间,观众席后面的无障碍卫生间求助灯突然开始闪红光,并且带着极为刺耳的警报声。状况虽小,但却可能引发大事件,甚至中断开幕式的进行,全世界的转播镜头都有可能因为这阵警报转向这个区域。于冰当时正在卫生间前面的区域,立马翻过排排座椅奔去查看状况。后来发现“是一个观众不会使用无障碍卫生间,没有找到冲水按钮,误按了求助按键”,又是虚惊一场。

在参与冬奥场馆保障的同时,于冰和李婧的日常工作也没有落下。李婧所在的出入境管理支队为冬奥相关人士开启了绿色通道,并且对重点人群加大了审核力度。而于冰除了冬奥勤务,也还要日常接警、巡逻看护、打击破案。

这类的小事件在演练和开、闭幕式过程中都时有发生,每一件都需要保障民警及时处理。

虽然夫妻二人,多次一同参与了冬奥会开幕式演练保障工作,但因分属不同楼层,始终都难以见面。直到2月4日,北京冬奥会开幕前夕,他们才在“鸟巢”拍了一张合影。

“双警之家”后的齐家支持

在于冰和李婧的双警之家里,还有一位年仅2岁的小朋友也支持了冬奥的保障工作,那就是他们的儿子糖糖。

糖糖出生后一直由亲戚帮忙带着,但年前亲戚急着要回家过年。但2岁的糖糖却没有人照顾,无奈之下,于冰只能将儿子送回山东老家,让父母帮忙照看。

2岁的小孩正是依赖父母的时候。送孩子去机场时“糖糖哭得很厉害,刚回老家每天睡觉都要找妈妈”,于冰哽咽了。

十天半个月才能在半夜回一次家的他们,无法将孩子带在身边,甚至连李婧的生日二人也没有一起过。“大年初二,我们都在岗上,没有时间准备(过生日)”,于冰回忆着。于冰主要负责一层看台,而李婧在五层工作。虽然同在“鸟巢”,但严守纪律的他们都待在自己的工作岗位。只有勤务工作允许才能见面。

李婧的父亲身体不好,期间曾来北京看病。但时间错不开,“岳父自己来看病,自己来北京,自己回去的,没有见过面。”于冰说,“岳父以前也是公安,也很理解、支持我们的工作”。

一天,于冰收到了父母发来的一段视频,视频里,糖糖用稚嫩的声音说着,“祝冬奥会圆满成功,爸爸妈妈加油!”这是老人现教孩子说的,一切只为让于冰夫妇安心。

虽然眼下不免陪伴孩子的时间少了,但李婧依然坚定,“冬奥可能是我们从警生涯唯一一次,我们乐意付出乐意坚守。这也是对孩子人生观的正确引导。”于冰也希望“能让孩子将来为我们感到骄傲”。

实习生 要越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叶婉
编辑/白龙

相关阅读
视点 | 冬奥金牌落户冠军之家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7-05
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突出贡献个人初审通过对象公示 邓小岚上榜单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4-01
“双奥之城”闪耀世界,冬奥财富弥足珍贵
求是网 2022-04-01
北京国资公司圆满完成北京冬残奥会服务保障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3-16
警探号|从冬奥会到冬残奥会 他们第一个来最后一个走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3-13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