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京港洽谈会 | 京港生物健康创新联合体发起成立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1-30 14:32
更多资讯 关注半两财经

11月30日上午,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与香港贸易发展局共同主办的“京港生命健康创新对话暨京港生物医药创新项目投资洽谈会”专题活动在香港国际会展中心举办。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本次活动上,京港两地相关部门共同发起成立了京港生物医药领域创新合作联合体。

多点联通 京港生物健康创新联合体成立

本次活动以“京港携手,共创生命健康新篇章”为主题,邀请京港两地30余家京港科技社团、企业的百余名代表及优秀青年人才,围绕打造“精准服务京港生物健康产业联合研发”“成果转化创新合作联合体”等开展研讨交流、沟通合作意向。

“作为创新生物医药企业,我们把一个原创药物从基础研究到进入临床有很多困难,这个过程需要多学科技术支持,需要结合多学科的科学思想以及技术协同。比如像包裹药物的原料甚至药物释放方式等可能需要化学、电子、新材料等多方面非医药领域的专家和技术。我们特别需要各类技术、学术以及商业的交流平台和组织的支持。”北京达尔文细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宇表示,这位80后的创业者所在的公司正在研发神经退行性病变的原研药。她将这些在科技协同方面的需求提交给了北京市科协相关部门,立刻得到了反馈。借助科协的支持,她不仅高效的联系到了相关科研机构以及专家学者,并且通过承办院士科技论坛,在垂直领域吸引到更多的科研人员加入。“简单的说,多学科的融合可以加速生物医药产业成果转化的进程,更科学、更高效的解决临床需求来造福患者。”

而这类联通企业、科研、高校的平台也将在京港两地搭建起来。在本届京港洽谈会“京港生命健康创新对话”上,依托“京港科技团体合作机制”,聚焦生物医药垂直领域,京港两地发起京港生物健康创新合作联合行动暨京港生物健康创新联合体(以下简称“联合体”)。

北青报记者了解到,京港在顶尖高校、科创人才、科创资本,包括金融、法律、科技服务、跨境科创协作等领域强强联合优势明显,但是在在不同科创赛道,双方合作也面临一定挑战。其中,京港科创合作点众多,合作资源碎片化,专注具体科创领域的服务机制和机构不足。双方科创合作点显而易见,但专业、精准聚焦服务垂直科创领域联合研发、成果转化的服务机构有限,导致合作多止步活动与人员交流。此外,京港两地也缺少整合京港科创资源的平台,将分散在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资源打通,提高合作效率。

基于此,京港生物健康创新联合体的成立旨在以京港共同关注且有合作基础的生物健康科创合作领域为切入点,深度链接京港澳科技社团及青年科学家,荟聚创新要素和人才资源,为国家科技创新塑造新动能,为京港青年发展提供新平台,探索北京与香港在垂直科创领域产学研合作、科创成果市场化流动和转化的机制,共同打造京港在生物健康领域信息、科技、人才、资本、市场互联互通的高效平台。

“生物企业进入内地市场第一步当然选北京”

北青报记者了解到,在主题推介阶段,北京市密云区委副书记、区长马新明,经开区管委会副主任郑海涛,北京城市副中心一方健康产业公司总经理、园区科协秘书长李琛,香港科学园高级经理胡盛龙分别就各自生物医药产业资源做了介绍,将围绕发挥国家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等载体作用,释放北京“三城一区”和重点地区的生物医药产业集聚效能,加强京港两地优质科技园区交流合作,吸引香港科创成果来京落地转化。

“这次我们到香港也是重点来推荐我们生命健康产业。我们这次也签约4个企业,同时在香港设立了三个招商的平台。”北京市密云区委副书记、区长马新明表示,“香港的国际化的优势,包括它的生命健康产业也是发展得非常好,促进我们下一步京港的深化合作。”

在本次活动的签约仪式环节,密云区与香港奥特莱斯集团,北京市海淀区创新创业服务协会与香港国际生物科技论坛暨展览(BIOHK),北京市神经修复产业创新中心(筹)与香港疗肽蛋白重组实验室,北京市大兴区临空经济区商会和香港工业总会,水中银(国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和相达生物科技国际有限公司分别签署合作协议。

“我们公司是用鱼胚胎来代替动物实验的生物科技公司,我们想要进入内地市场首选是哪里?当然是北京。北京有很多的‘黑科技’,基本上好的、大的企业的研究中心都会在北京落户,所以进入北京市场,就不用跑太多的不同地方了。我们进入内地市场只有三年左右,但是在北京已经有了很多客户。”水中银(国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及首席执行官杜伟梁表示,香港具有背靠祖国、联通世界的独特优势,香港青年人创业可以多考虑如何发挥好这一优势,把更多创新成果“带出去”。而北京是政治中心,很多新的政策和法规也会在北京先行落地,为他们这类的生物科技公司的发展提供更多支撑。

京港两地医药领域利好频出 北京市科协为两地青年搭台

北青报记者了解到,国务院日前发布关于《支持北京深化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建设工作方案》的批复,其中包括支持符合条件的外籍及港澳台医生在京开设诊所;促进在京港澳企业人类遗传资源管理服务便利化;对在京注册企业在我国境内获得上市许可的创新药械(大型医用设备除外),在指定医疗机构根据临床需求“随批随进”等诸多利好医药健康领域的政策。

医药健康领域是京港合作的重点领域,也是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开展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先行先试的重要领域。

香港生物医药创新协会会长卢毓琳在致辞时表示,在粤港澳大湾区计划以及多地政府的不断推动之下,香港的战略地位变得更加重要,香港高度重视生物医药产业,将设立“香港药物及医疗器械监督管理中心”,将有助于加速海内外药企在香港进行临床试验,推动香港成为国际临床试验中心。希望京港加强在人才、医药政策、监管制度、科研转化等领域的合作和交流,切实推动两地生命健康领域的互动。

北京市科协立足首都城市战略定位,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积极发挥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卓越工程师等品牌项目优势,联动香港高校、科技团体、投资机构等优秀青年人才,为两地青年搭建沟通交流平台,引导支持青年人才服务京港高质量发展,加强两地创业团队和人才的交流互通,引领激励两地青年积极参与对口协作,服务北京地区优秀企业、产品和技术走出去,促成香港生物医药领域顶尖科学家团队来京落户和重大项目签约,共同助力京港两地形成国际化科创资源汇聚的世界级创新集群,为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提供双向支撑。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含信息网络传播权)归属北京青年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张鑫
编辑/樊宏伟

相关阅读
水滴公司签约“京港洽谈会”朝阳专题推介会优质项目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2-04
北京怀柔携三张“金名片”赴京港洽谈会拓高水平合作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1-30
京港洽谈会 | 京港智慧科技创新合作论坛举办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1-30
京港洽谈会|相向而行共迎新商机、共赴新征程 第二十六届京港洽谈会闭幕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1-30
京港洽谈会 | 北京海淀-香港产业与资本对接会在港举行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1-3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