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中国科学院院士汪卫华:广东东莞今年有望启动第二台大科学装置项目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9-23 19:59

在9月23日广东东莞召开的“2023中国实体经济发展大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松山湖材料实验室主任、美国物理学会会士汪卫华披露,他们已经申请到东莞市第二台大科学装置,今年有望启动。这台大科学装置建完以后,将在世界上数一数二,大装置是一个超高速摄像机,能把接近光速的电子的运动行为捕捉到。

汪卫华表示,他所领的松山湖材料实验室是科学城科学研发中心的一个重要环节。松山湖科学城是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的主要承载区,也是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重要支点,以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学城为总目标。

汪卫华表示,实验室成立5年来取得了一个比较重大的成绩,就是在广东省的支持下,申请到东莞市第二台大科学装置,这台科学装置建成以后,将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大装置,这个大装置可以理解成一个超高速摄像机,能把接近光速的电子的运动行为捕捉到,能够追踪电子行为,能使人类的眼光更加延伸,它将来和散裂中子源一样,也是一个材料探索,材料前沿科学研究的一个利器,大装置今年有望启动,所以将来就在东莞就会有两个国家级且具备世界先进水平的材料和物理前沿科学研究的大平台。

据了解,东莞第一台科学大装置是中国散裂中子源,这是中国首台、世界第四台脉冲型散裂中子源,它就像一台“超级显微镜”,用于研究物质微观结构,在材料科学和技术、生命科学、物理学、化学化工、资源环境、新能源等诸多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依托这个平台,中科院物理所牵头成立了松山湖材料实验室,致力于建设科技成果转化全链条创新模式。

据汪卫华介绍,松山湖材料实验室成立于2017年,国家投入资金15亿建成。依托这个平台,该实验室从国内外引进了一些年轻的国家级人才,主要进行材料科学和材料技术方面的前沿研究;同时还有一个比较庞大的工程师队伍,叫做样板工厂,依托这个平台,能够把最新材料的研发成果快速转移、转化成生产力。该实验室还有一个粤港澳交叉中心,主要是参与国际合作,进行学术交叉活动,包括吸引国际化的人才。实验室目前约有1000人左右,全时全职员工约有600人,包括很多国家级人才,在东莞科研方面,国家级人才绝大部分都是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引进和培养。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刘慎良
编辑/田野

相关阅读
实验室负责人“喊话”科学家: 提供三到五年全额科研经费
南方都市报 2024-05-21
中国散裂中子源二期工程启动建设 “超级显微镜”实验精度和效率将显著提高
科技日报 2024-04-01
广东省极端条件重点实验室在东莞启动
南方日报 2023-11-21
中山大学建成又一“大科学装置” 我国首台高能非弹性中子散射谱仪揭牌
广州日报 2023-11-13
香港城市大学(东莞)争取明年招生
南方都市报 2023-09-06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