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老武九铁路变身绿色项链 串联长江右岸城市空间 武昌生态文化长廊年内全线开放
武汉晚报 2023-03-31 11:36

老武九铁路北环线昔日割裂了武昌、青山的城市功能区;在原址上建成的武昌生态文化长廊如一道生态项链,串联出长江右岸优质的城市空间。3月28日,记者探访武昌生态文化长廊,发现工程大部已完工,沿线9座人行栈桥各具特色,为市民打造出集行、游、赏、停于一体的“栈桥博物馆”。

武昌生态文化长廊部分路段已启用

武昌生态文化长廊一期工程总长约13.46公里,起于友谊大道,止于建设十路戴家湖公园。据建设方市城投集团公司所属铁投公司该项目现场负责人刘为介绍,工程已基本完工,今年内将全线正式向社会开放。沿线建设武昌老城宜居休闲段、武昌滨江人文体验段、青山生态园林景观段三大区段,通过铁路肌理与铁路元素的保留、历史建筑的改造、自然景观的塑造,打造四美塘铁路文创天地、八大家创意工坊、青山火车乐园等等重要节点。项目建成后将串联青山公园、和平公园、青山滨江商务区、武昌滨江商务区等城市重要功能区和生态休闲区,极大提升长江主轴城市功能及环境品质。

记者看到,长廊沿线已有部分路段启用开放,在三弓路至建设一路段,一群阿姨们摆好姿势,在工业风廊架和樱花树下合影。在建设四路至建设五路,工人正在进行火车乐园工程的收尾,长廊在这里保留了一公里铁路,横穿和平公园,比园内景色更美:绿皮火车、弧形廊架,两侧樱花树灿如云霞,风一吹过落英缤纷,“这将是武汉市唯一的‘樱花专列’”。刘为介绍,长廊开放后小火车也会投入运营,奔驰在沿线种植的染井吉野樱、大岛樱、寒绯樱及日本晚樱间,“视觉感受美不胜收”。

市民杨先生是一位“老青山”,在老武九铁路边长大:“小时候我住建一,上学放学等红绿灯,汉口伢等汽车,我们等的是火车,我现在都记得火车经过‘铛铛铛’的提示音”。

现在杨先生家在奥山,父母还住建设一路,他时常带老婆孩子回家吃饭探望老人,走的就是武昌生态文化长廊这一段,“眼看着环境一天比一天好,路一天比一天平,完全变了样”。

9座人行栈桥打造“栈桥博物馆”

一道红色弯拱,斜跨和平大道,靠近武昌生态文化长廊起点的第一座人行栈桥主跨87米,拱高26米。武汉是座“桥城”,记者却没见过这种桥,它造型独特,桥面梁、索和拱形成张力结构,像一张拉满的弓。“俯瞰更像一只人眼。”刘为介绍,“桥的设计参考了英国盖茨亥德千禧桥,山东有座潭溪山玻璃景观人行桥也是这种单侧悬挂式拱梁结构。我们这座桥在国内城市人行天桥里是首创。”

过街天桥的主要用途是方便行人穿越马路,大多横跨马路两边,和平大道人行栈桥却是斜跨和平大道。刘为表示,武昌生态文化长廊项目沿原武九铁路北环线建设,和平大道栈桥工程为老城区宜居休闲段的重要连接纽带,上跨和平大道和长江隧道、地铁5号线等地下交通动脉,主要功能是为市民畅游长廊打造无障碍慢行观光系统。施工方汉阳市政现场技术负责人李新拓介绍,因栈桥结构特殊,对成桥线性、施工方式方法、施工组织要求严苛,桥梁钢结构在工厂内预制生产,克服了高强度钢弯制的行业难题;安装时采用两台汽车吊组合抬吊,配合支架安装法,最后完成安全落架和体系转换,“全程大家都捏着一把汗”。

沿和平大道、德平路、园林路、建设一路、沿港路、建设十路、青山港、楠姆河等位置,共有九座各具特色的人行栈桥,现已全部建成,刘为称每座栈桥设计都独具匠心,“可以说是一座‘栈桥博物馆’。”在德平路,记者看到一座水波造型、绿白相间的人行栈桥,创意来源于临近的余家头水厂;在建设一路,红色锈蚀钢板装饰的几何造型钢板桥,其寓意对红钢城人来说不言自明。

九座栈桥无缝衔接长廊沿线,均设计缓坡上下,4米宽桥面,方便市民步行或骑行。“武昌生态文化长廊沿线的居民休闲运动时,可从桥上通过,行、游、赏、停,避开机动车道,一路步行或骑行,欣赏长廊沿路的风景,桥本身也是一道风景”。

文/王慧纯 钟福星 杨篪

编辑/倪家宁

相关阅读
北京西南二环滨水步道全线贯通 颐和园南门到东便门“一走到底”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1-21
《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的倡议与行动》白皮书(全文)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3-09-26
赏读|《蚌壳与珍珠——上海武康大楼居民口述》 “登陆船”西来东泊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5-20
2023年全国五一劳动奖和全国工人先锋号拟表彰对象公示
工人日报 2023-04-14
书写人类文明谱系的中国篇章
新华社 2022-10-17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