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如何以文铸魂、以文兴业、以文育城?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1-23 08:16

《政府工作报告》原文:坚持以文铸魂、以文兴业、以文育城,奋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都。

北京红色文化底蕴深厚,近年来又着力加强红色革命遗址和文物的保护开发,红色文化建设如火如荼,已经构建起片、线、点贯通的革命文物整体保护利用格局。如何让静默的文物焕发出新的勃勃生机?如何在深厚红色文化资源的“家底”上建设好、开发好、经营好,进一步增加红色文化对青年人的感染力和吸引力?这些都是本届北京“两会”上市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们关心的话题。代表委员们结合自身工作的着力点,围绕报告中提到的“以文铸魂、以文兴业、以文育城”发表真知灼见。

以文铸魂

抗战馆持续加强红色基因库建设

红色文化三大片区形成后,还要通过不断设计多种活动,以长久保持对公众、尤其是青年人的吸引力。市政协委员,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党委书记、馆长罗存康认为,下一步应该把工作重点转移到推动三大片区的协同发展上,推动文物保护、学术研究、展陈展示和爱国主义教育“四轮驱动”。比如抗战纪念馆要持续加强革命文物红色基因库建设,不断挖掘文物内涵,努力推出一批高质量精品展陈;要通过片区联席会议机制,强化三大片区协同联动,在重要时间节点举办系列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持续推进大、中、小学生“思政课”实践育人一体化工作;还要积极发挥好中国纪念馆专委会等平台作用,在京内、国内、国外联动举办系列展览、深化科研合作、开展学术交流等,促进首都红色文化走出京外、走向国际。

还有一些红色文化资源的名气没有北大红楼等名气大,其教育意义也不逊色,有待挖掘。市人大代表、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教研员陈红以十三陵水库为例:很多中小学生不知道十三陵水库缔造了中国水利史奇迹的历史,其建设过程中展现的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团结协作的水库精神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但目前十三陵水库还存在旅游发展尚不充分,红色文化、水库精神开发程度低,服务功能待完善等问题。她建议以水库的特殊性、历史性为基础,以发扬红色精神为主线,依托水库本体以及周边移民村庄、山水、文化,建成十三陵水库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设计一些试听效果和互动装置,年轻人能沉浸式感受当年热火朝天建设水库的场景。

以文兴业

影视业应与文旅部门深度合作

一部《觉醒年代》,让合肥市的“延乔路”成为著名打卡地,很多年轻人看了电视剧自发去那里献花,缅怀先烈,就是一个影视剧与红色景点深度融合、实现双赢的很好例证。市人大代表、《觉醒年代》导演、北京歌华影视股份有限公司艺术总监张永新表示,北京的影视创作与红色历史文化之间有着紧密的关系。比如北大红楼、《新青年》编辑部旧址……它们让游客,也让影视剧观众们对这座城市的文化魅力和红色革命魅力感同身受,有一种沉浸式体验。

张永新代表举了一个例子:“《觉醒年代》播出后,我们剧组受邀去鲁迅先生故居参加活动。我和鲁迅扮演者曹磊站在院中那两棵著名的枣树下面的时候,恰巧树上落下两颗枣子,我们俩一人捡了一颗,回去后珍重地固封在一个小瓶子内,这对我是一份珍贵的纪念。我想,如果呈现在镜头里,也一样能感染观众——这是一种历史和文化的传承,百年前的历史风云、革命情怀,可以通过红色遗址的实物,也可以通过我们影视剧的镜头打动今天的人们。”

因此,张永新代表建议,北京的影视行业可以和文旅部门合作,让双方的优质资源深度融合,实现双赢。即北京红色遗迹为影视拍摄提供便利,影视制作则有意识地深度展示北京红色遗迹,宣传其内涵、扩大其认知度和影响力。“目前我和同行已经在与文旅部门接触,听取他们的意见,讨论具体操作办法;我们还与部分高校合作,邀请大学生到影视制作公司实习,请他们从年轻人的视角为红色影视创作支招,促成更多能够吸引年轻人、感染年轻人的红色影视作品。”他说。

以文育城

红色遗迹开发可与基层治理相结合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大城善治”,很多代表、委员都提到在党建引领下,红色遗迹可以与基层治理相结合,为城市治理凝心聚魂发挥更大的作用。罗存康委员介绍,近几年,抗战纪念馆对北京的抗战纪念设施和遗址遗迹进行集中调研摸排,目前已确认230多处抗战遗址遗迹。他认为应统筹做好抢救性保护和预防性保护、本体保护和周边保护、单点保护和集群保护,保护工作可以与当地基层组织合作,融入到基层治理中去。

市人大代表、门头沟区妙峰山镇炭厂村党支部书记邢卫兵介绍,近年来,炭厂村深入挖掘当地红色历史,修建了红色文化纪念馆,并对位于神泉峡景区内的永定河北中共领导政权昌宛县佐公署的活动场景进行还原。以红色文化纪念馆为核心,村里利用展板、电子解说、沙盘等形式讲述炭厂村的革命故事,既丰富了游客体验,吸引来的旅游收入又可以补贴纪念馆和景点的建设维护。这种“党建+美丽乡村建设教育基地”的炭厂村模式备受关注,神泉峡景区也被评为北京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旅游景区。下一步,炭厂村计划对红色文化纪念馆进行升级,引入数字化大屏幕,吸引更多青少年关注。村里酝酿的另一个“大项目”,是策划利用山体资源打造“山体电影”,滚动播放具有价值的红色影视资源,打造青山绿水间的“红色大课堂”。

市政协委员、市工商联常委、华域大通投资管理(北京)有限公司董事长刘郁认为,基层在开发红色旅游资源时,一定要将当地的村民带动起来。比如昌平区流村镇狼儿峪村就以当地红色革命活动为题材,编排上演舞台剧《星火闪耀狼儿峪》,演员全部是本地干部群众,由流村人演绎流村事,将演员对家乡的热爱、对建设家乡美好明天的热烈期盼通过角色在舞台上释放,真正做到了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

声音

红色文化怎样贴近年轻人?

市政协委员白景峰:红色文化需要创新传播方式,还要有更贴近生活的叙事方式。去年开始我成为了一名短视频博主,在多个平台陆续发布了100多期短视频。“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校名题写背后有何故事?“为人民服务”第一次题写是在何时?这些短视频的反响都不错,获得了近3000万的播放量,最高的一条视频有200多万播放量。北京地名、地标背后都有不少红色故事,比如赵登禹路、新华书店等,大家对这些耳熟能详、习以为常,对背后故事却不一定了解,可以通过短视频等年轻人乐于接受的形式,创新红色文化的传播方式,不断增强红色文化的影响力和传播力。

红色景点需要“专线”串联

市人大代表刘颖:按照西郊线串联起红色景点的模式,可以打造一些红色公交专线,比如在地铁14号线园博园站、16号线宛平城站分别开设能连通卢沟桥(宛平城)、长辛店镇的红色公交专线车,在车上播放红色救亡歌曲、宣传录像,打造“行走的红色课堂”。西郊线、红色公交专线等完全可以作为中小学研学活动的交通工具,更好地发挥其教育功能,打造行走中的红色教育课堂。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雷嘉 刘洋 赵婷婷 崔毅飞 张月朦 解丽 董鑫
摄影/北京青年报记者 袁艺
编辑/彭小菲

相关阅读
门头沟共青团开展“铸魂忆初心 清明祭英烈”主题活动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4-03
回答上海何以成为学子志士启航地
文汇报 2024-03-07
寻访烽火印迹感悟抗战精神,在京台港澳青年走进北京抗战主题片区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3-09-18
文以铸魂映神州——北京全力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观察
新华每日电讯 2023-09-13
文以铸魂映神州 北京全力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观察
新华每日电讯 2023-09-13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