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2024年本科新生全员学AI 北京邮电大学举办校园开放日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5-25 18:11

5月25日,北京邮电大学举办2024年校园开放日暨高招联合咨询会,同期举行记者见面会,北京青年报记者从会上获悉,今年北京邮电大学本科招生政策总体保持稳定,其中备受家长和学生关注的未来学院“元班”,招生计划增至220人。此外,学校新增“机器人工程”专业招生,培养“科学与工程相结合”的高素质学科交叉型人才。作为以信息科技见长的高校,北京邮电大学全力推动AI赋能人才培养,今年招生入学的本科新生将全部接受人工智能通识教育培养,所有专业设置“前沿交叉技术”、“AI+专业交叉”两个专业课程群,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想象能力、共情能力等超越机器的核心竞争能力。

“元班”增加招生计划   新增“机器人工程”本科专业

就学生、家长及社会普遍关心的招生政策和热点问题,媒体见面会上,北京邮电大学校长徐坤进行了详细介绍。徐坤表示,2024年北邮将面向全国31个省份招生,招生计划总数为3900人,招生政策较往年保持总体稳定。

虽然政策总体保持稳定,但2024年北京邮电大学本科招生政策仍有诸多亮点。前两年招生火爆的未来学院“元班”招生计划增至220人。据悉,北京邮电大学“元班”邀请校内外顶尖师资,建设跨学科课程体系,组建跨学科教学团队,实施跨学科创新训练项目,采用弹性化“长学制”,实施本硕博贯通培养。完成实验班本科阶段学业综合评价要求的学生,均可在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集成电路、网络空间安全、关键基础软件等国家急需人才领域的学科或方向范围内获得研究生推免资格,并可以直博或硕博连读方式攻读博士研究生。

此外,学校新调整组建“智能工程与自动化学院”,新增“机器人工程”本科专业,打造由机器人本体设计、传感与控制、信息处理和智能决策等模块构成的课程体系,培养“科学与工程相结合”的高素质学科交叉型人才。在招生时,“机器人工程”专业将与其他专业一起以“自动化类(智能机器人)”大类招生。

在去年与北京电影学院开展联合学士学位培养项目的基础上,今年,北京邮电大学新增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联合学士学位培养项目,以信息科技和财经的交叉融合为主线,开展交叉学科领域高层次人才培养,推动信息科技与财经领域高质量人才培养新范式。

本科新生将全员学AI  

人才培养方面,北京邮电大学也有不少新动作。北京邮电大学教务处处长卞佳丽介绍,学校将对今年招生入学的本科新生将实施全新重构的培养方案,重构思政教育体系、课程教学体系、素质教育体系、创新教育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和多元培养体系。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招生入学的北京邮电大学本科新生,无论所学何种专业,均将实施人工智能通识教育培养,使得人工智能导论、计算概论、设计思维、领导力与可持续发展等课程成为通识必修课程,且所有专业设置“前沿交叉技术”、“AI+专业交叉”两个专业课程群,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想象能力、共情能力等超越机器的核心竞争能力。

计算机学科是北京邮电大学的优势学科,曾在2021年入选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在前两年的基础上,今年学校将面向计算机类及校内相关专业选拔20人左右组建“101”拔尖班,并首次实行本硕博贯通培养,培养计算机领域拔尖创新人才和领军人才。

徐坤表示,面对数字经济的高速发展及其对人才培养的新需求,学校围绕“培养什么样的拔尖创新人才、怎样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探索。学校从“破知识边界、破院系边界、破校际边界、破校企边界、破校地边界、破数实边界”切入,实施育人实践改革,助力学生从“知识存储型人才”向“能力迭代型人才”转变。

2025年,北京邮电大学将迎来建校70周年。学校党委书记续梅表示,面向70周年校庆,学校启动实施了“123上台阶计划”,将通过持续强化高质量党建,深入推进文化育人工程、数字教育工程,实现在教学成果、科研经费、引育人才等方面的新突破,在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协同融合发展中,彰显北邮人的新担当新作为。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张月朦
摄影/北京青年报记者 郭谦
编辑/叶婉

相关阅读
北邮2024年本科新生全员学AI 设置两个专业课程群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5-26
北京邮电大学第十五届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成果展示交流会开幕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5-24
华为校园鸿蒙公开课走进北京邮电大学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5-17
全国首批! 北京邮电大学入选教育部“人工智能+高等教育”典型应用场景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5-07
北京邮电大学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北京邮电大学 2024-01-13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