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北京城市副中心172条背街小巷一街一景观
北京城市副中心报 2021-11-17 19:09

背街小巷是城市之窗,是百姓之路,于细微处展示着一个城市的形象。之前分布在城区各处的背街小巷,大多设计标准落后、配套设施不全,“脏乱差”成了其代名词。过去四年,北京城市副中心聚焦环境卫生、市容市貌、交通秩序等八大类城市管理顽疾,组织开展背街小巷整治提升,如今172条背街小巷旧貌换新颜,小街小巷变得有文化、有品位,形成“一街一特色、一街一景观”。

古诗砖雕古香古色,玻璃围墙可见百年古槐,带有运河元素的口袋公园精致清爽,眼前的小巷再看不到几年前邋遢破旧的场景。家门口的潞河中学北街焕然一新,让老居民王莉华很满意,“几年前,这条路还围墙斑驳掉皮,架空线如同蜘蛛网,地面也是坑洼不平。谁能想到会像现在这么漂亮。回家的路敞亮了,心情也舒畅了。”

潞河中学北街的设计师于波介绍,副中心的街巷整治提升并非“一刀切”,而是充分参考居民的建议后设计“一街一方案”,针对各街巷的“老毛病”分类施策。以潞河中学北街为例,居民喜欢在街巷口晒太阳拉家常,但以前空间狭小没座椅,改造后,不仅增加口袋花园,添上木质座椅,小区出入口还增设瞭望窗,再把居委会闲置房改建成公厕,加固路侧排水系统。经过整治,这条1200米长的街巷新增1处公园、2处小微绿地、3处居民休憩空间,绿地面积扩大了965平方米。人文元素也被注入其中:为呼应“潞河”主题,口袋花园的月季花池和歇脚座椅被巧妙设计成波浪的样式,连花池上的纹饰都选取了传统中式水波纹样。

像潞河中学北街这样的背街小巷改造在北京城市副中心共有172条,一条条样貌不同、韵味不同、景致不同的特色小巷逐一展现。同时,针对通州民生和公共服务短板多、基础相对较差的情况,背街小巷整治提升着眼在缺什么补什么,开展功能提升和城市更新。

果园大街整治后变成了步行商业街,考虑到居民的停车需求,附近开辟了两处能够停放200辆机动车的便民停车场;“遛娃”需求强烈的乔庄北街和翠屏路,利用更新后的区域,增设滑梯等儿童游乐设施,打造“儿童友好型”背街小巷;中山大街周围人口老龄化严重,针对居民的养老需求,背街小巷整治的过程中规划建起了养老驿站……

除了满足功能性的硬件找补,各种文化元素也重新赋予这些老旧街巷生机活力。

永顺中街的路口恰好靠近区民政局的婚姻登记大厅,每逢好日子,街巷口都会聚集大量等待“领证”的新人。设计师瞅准了这一特色,在改造中将玫瑰花瓣等浪漫文化符号植入各处。

走进明代形成的司空分署街,一处拆违后新建的口袋花园已成为附近居民休闲的聚集地。紫藤努力爬上廊架,休闲座椅旁遍植月季。别看口袋花园只有120平方米左右,整体色调和设计风格却与“三庙一塔”景区相呼应,连廊架上的装饰,都选用了燃灯塔、大运河等通州标志性元素。

冬奥会脚步临近,街巷里的“冬奥味儿”也浓了起来。“最美街巷”梨园中街一巷,居民自制的冬奥冬残奥吉祥物手工娃娃和冬奥标识刺绣画摆进“冬奥展示角”;鱼市胡同里,“冬奥词谱”上墙展示,音乐人周广兵将入选2022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第二届优秀音乐作品布置在“冬奥展示栏”内,引来居民们围观。接下来,区城管委还将在更多提升后的背街小巷和“最美街巷”设置“冬奥展示栏”和“冬奥展示角”,让冬奥走进百姓生活。

记者从区城管委了解到,通州背街小巷环境整治提升经过两轮三年计划,目前已取得了阶段性整治成果,172条背街小巷整治全部完成。今年,结合“接诉即办”等方式,持续开展背街小巷“动态治理”。

对已经整治完的背街小巷,要保持街面干净卫生,规范机动车、非机动车停放,治理井盖异响噪音,适时增加休闲座椅、健身器材。环境方面还将补种绿植、清理立面脏污、粉刷设施锈蚀。到今年年底,将对81条背街小巷完成“精治类”精细化整治提升。

接下来,通州区将继续开展背街小巷环境精细化整治提升。期间,将结合“责任双师”,把背街小巷整治与街区更新相结合,研究向平房院落延伸的途径和机制。同时,鼓励群众参与,征求群众意见,将合理化建议融入整治提升。

原标题:城市副中心172条背街小巷一街一景,“冬奥味儿”渐浓

记者 冯维静

编辑/毛羽

相关阅读
北京2114条背街小巷治理本月全面进入实施阶段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4-05-24
新增751个停车空间 昌平区今年将改造79条背街小巷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5-14
延庆香营乡背街小巷一键“美颜”
北京延庆官方发布 2023-12-08
让背街小巷常治常新!海淀145条背街小巷完成焕新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3-11-23
昌平区今年将完成66条背街小巷治理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3-04-24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