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专注新市民 立足新金融 “新市民”金融潮渐起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9-06 13:00

2022年3月,原中国银保监会与人民银行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新市民金融服务工作的通知》(下称《通知》),鼓励引导银行保险机构因地制宜强化产品和服务创新,提高新市民金融服务的可得性和便利性。基于此,面对大量无征信的新市民客群,多金融机构积极抢滩布局,在做好自身金融服务的同时,围绕新市民创业、消费等多种需求纷纷给出了自己的“答卷”。

多家起跑 新市民成为消费金融主战场

2022年3月4日,原中国银保监会、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关于加强新市民金融服务工作的通知》,鼓励和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激活数量大约3亿的新市民的金融需求,同时对“新市民”给出了定义。按照定义,新市民主要指因本人创业就业、子女上学、投靠子女等原因来到城镇常住,没有获得当地户籍或获得当地户籍不满三年的各类群体,包括但不限于进城务工人员、新就业大中专毕业生等。

作为城市建设的生力军,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城乡区域协调发展,金融机构深入挖掘并满足新市民的消费需求至关重要。然而长期以来,因收入不稳定、征信不足、缺乏有效抵押物,高达3亿数量新市民群体的金融需求很难被传统金融机构覆盖,但也意味着,针对新市民在创业、就业、住房、教育、医疗、养老等重点领域的金融需求,一个庞大且有潜力市场等待开发。

自《通知》下发至今已一年有余,各大银行保险机构积极响应监管部门号召,加大自身产品创新与推广力度。银保监会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末,银行保险机构推出新市民专项信贷产品2244个,信贷余额1.35万亿元,专项保险产品1001个,新市民金融服务可得性不断提高。

此外,以马上消费为代表的一批消金机构,在推进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量身定制 为新市民提供多元化金融服务

虽涵盖群体广泛,但不同新市民群体的金融服务需求具有差异性,呈现多元化特征。创新打造多元化的普惠金融产品体系,各消金公司在持续延伸普惠金融服务半径的同时,也在多维度挖掘、精准定位新市民用户,为新市民提供专属金融服务,不断优化新市民群体的服务体验。

从生产融资需求看,中银消费金融在原有授信额度基础上提高一定的额度,在APP端口中设置“新市民专属贷”入口,为服务新市民提供优惠政策和综合化借贷便利;中原消费金融针对用户推出首次借款“7天无理由还款”权益,用户首次借款可享有一次该权益的使用权,即用户在首次借款的前7天内提前还款,中原消费金融公司将不收取任何费用。

从生产生活上看,招联上线了新市民金融服务专区,创新推出“新市民 新民贷”个性化金融服务,为新市民提供新市民安居大礼包、新市民消费券、分期购机享优惠、话费自动充等诸多福利,助力提升新市民生活品质;兴业消金聚焦“家庭消费贷”“兴才计划”“立业计划”三大普惠金融产品体系,满足新市民在衣、食、住、行、用方面的金融需求;湖南长银五八消费金融深入挖掘旅游产业链从业者的潜在需求,持续优化产品流程,设置长银五八消费贷导游专属入口,设置定制化、便捷化的产品申请流程,持续深耕目标客群。

科技赋能 数字化提升新市民金融服务质效

作为业务具有低额、高频特点的消费金融公司,科技的应用不仅可以大幅提升业务全流程效率、降低成本,还能有效提升获客能力、风控能力和客户服务水平。在优化组合方式上,受到客户数量多、数据维度丰富等因素影响,将金融科技切实应用到业务核心环节,能更好结合新市民特性及风险偏好进行建模,实现客户全生命周期管理,以此形成更具竞争力的产品组合拳。

当前新兴数字化场景及业态创新不断涌现。为加强对新市民群体的服务,中原消费金融利用数字化技术和自研的大数据人工智能模型,对用户群体精准“画像”、分类对接,根据不同职业的用户群体推出柚卡APP等专属金融服务产品,增强用户的体验和成长性。海尔消费金融通过智能标签管理平台,使运营人员可以按照用户标签进行一键智能圈选,并结合营销需求定时或实时向营销系统派发任务。

以智能风控为例,马上消费金融公司通过推动人工智能生成内容标准的制定,从规范约束和风险监控两个方面来保证机器智能生成内容可信、合规。此外,马上消费在数字科技赋能精细化运营层面也一直走在行业前列,科技精度的理念也贯穿于其贷前、贷中、贷后服务全流程。目前马上消费已累计申请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领域的发明专利1400余件,其中仅人脸比对、活体检测、声纹识别、OCR识别等身份识别技术领域就掌握了几百项专利。

以心暖新  助力提高新市民“幸福指数”

做好新市民金融服务,对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具有重大意义,各类金融机构围绕“新市民”展开的非金融支持也越来越多,其中包括金融知识普及、公益服务、乡村振兴等。

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不仅对于保障个人合法权益有重要作用,而且对于改进金融机构服务质量,更是为金融安全与稳定的构筑起坚固的底层基础。中原消费金融积极开展跨界联合,打造“新市民”服务网络。同时,警企联动,持续开展金融知识普及进社区“云直播”活动,多渠道科普金融知识,广泛提升新市民的金融素养;蚂蚁消金利用数字技术设置完善官网顶层架构,消费者可以在显要位置看到专门设置的消费者权益、信息披露栏目,为消费者提供全面的消保问题解答、问题投诉等全面的维权指引。

马上消费在响应政策的同时,更是把温度注入金融服务中。2022年马上消费旗下安逸花聚焦在城市中奋斗的3亿新市民用户,推出专属于他们的节日“55新市民奋斗日”。今年的55奋斗日,马上消费推出行业首个新市民虚拟形象IP,亲民可爱的形象也让公众对这一群体有了更多场景的认识。在带动农民增收致富,马上消费设立“安逸花乡村振兴专区”,累计发放1675万元助农优惠券用于兑换农产品,激活用户市场力量。

在无数奋斗的新市民背后,政府、监管机构、金融机构以及金融消费者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动机制,我们看到新市民金融服务工作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也要看到金融服务仍处于探索实践阶段。未来,伴随着行业高质量发展以及更加精准把握新市民金融需求,持牌消费金融机构在打通服务新市民群体的“最后一公里”必将发挥更重大、更积极的作用。

文/马佳丽

编辑/范辉

相关阅读
全国首份消费金融行业新市民调研报告发布:马上消费服务新市民有料到!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2-19
《金融伴我成长(新市民版)》正式发布 北京已推出近百种新市民专属金融产品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9-27
招联举办新市民家庭团聚日活动 助力提升新市民生活幸福感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6-01
“新”有所依 中原消费金融助力青年新市民群体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5-04
聚焦金融街论坛 | 如何精准服务3亿新市民?金融街论坛上嘉宾支招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11-23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