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为消除全球“免疫鸿沟”注入中国动力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8-23 07:00
中国新冠疫苗的脚步,从来不惧山海之远。中国始终努力推进新冠疫苗在全球范围内的公平分配,尽己所能向有需要的国家提供疫苗。在共同挑战面前,中国以实实在在的行动践行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理念,助力实现全球疫苗公平。中国疫苗已真正成为“世界的疫苗”,中国信守了让疫苗成为各国人民用得上、用得起的全球公共产品的承诺,增强了世界战胜疫情的希望和信心。

日前,在中国国药集团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多国驻华大使表达了对中国援助新冠疫苗的感谢。阿根廷总统费尔南德斯专门致函感谢中国的支持:“在我国最需要的时候,中国迅速且安全地为我们提供了3100万剂疫苗抗击疫情。这次抗击疫情告诉我们,无论地理距离有多么遥远,阿中两国之间的友谊长存。”

当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仍处于高水平流行期,疫苗仍然被世界公认为最有效的应对之举。当前疫苗接种不平衡问题仍然突出,个别国家甚至囤积了几倍于本国人口的新冠疫苗,导致一些发展中国家无苗可用。数据显示,高收入国家和低收入国家的疫苗接种率差距悬殊——在一些发达国家,加强针接种率已达85%,但还有20多个国家疫苗接种率不到10%。只有消除全球“免疫鸿沟”,提升欠发达国家及时、平等地获取和接种疫苗的能力,国际社会才能真正早日有效战胜疫情。

为此,中国始终站在国际抗疫合作“第一方阵”,秉持疫苗公共产品“第一属性”,担当疫苗公平分配“第一梯队”。2020年5月,习近平主席在第73届世界卫生大会视频会议开幕式上宣布,中国新冠疫苗研发完成并投入使用后,将作为全球公共产品,为实现疫苗在发展中国家的可及性和可担负性作出中国贡献。目前,中国国药新冠疫苗已在全球119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获批紧急使用或市场准入,50多个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带头接种。

截至2022年6月底,中国已经向12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超过22亿剂新冠疫苗,积极践行了中国新冠疫苗作为全球公共产品的庄严承诺。其中,国药、科兴和康希诺三款新冠疫苗还获得世界卫生组织认证,纳入紧急使用清单,超过100个国家批准使用中国生产的疫苗,其中许多国家把中国疫苗作为低龄儿童唯一使用的疫苗。

中国新冠疫苗的脚步,从来不惧山海之远。危难时刻,中国始终努力推进新冠疫苗在全球范围内的公平分配,尽己所能向有需要的国家提供疫苗,为所有与病毒博弈的生命保驾护航。在共同挑战面前,中国以实实在在的行动践行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理念,助力实现全球疫苗公平。中国疫苗已真正成为“世界的疫苗”“可及的疫苗”,中国信守了让疫苗成为各国人民用得上、用得起的全球公共产品的承诺,增强了世界战胜疫情的希望和信心。

中国疫苗,授人以渔。在自身人口基数巨大、疫苗供应并不十分宽裕的情况下,中国在努力保证疫苗在发展中国家的可及性和可负担性,让疫苗成为全球公共产品的同时,还与阿联酋、埃及、印尼、土耳其、巴西等发展中国家开展新冠疫苗联合研发和合作生产,支持相关企业同外方合作开展Ⅲ期临床试验,以扩大当地产能的方式助力全球抗疫。

目前,我国共有7款新冠疫苗获批附条件上市或紧急使用,涉及灭活、腺病毒载体、重组蛋白疫苗等技术路线,已相继向20多个国家转让技术、合作生产疫苗,在海外形成了10亿剂的新冠疫苗年产能。越来越多的国家在中国的帮助下开始生产新冠疫苗,既满足本国需求,还惠及周边国家,极大缓解全球疫苗短缺问题,为全球最终战胜疫情作出贡献。

病毒是我们共同的敌人,全世界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病毒无国界,面对新冠疫情,没有一个国家可以独善其身。世界各国风雨同舟、团结合作,才能书写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篇章。只有携手抗疫,让疫苗得到公平合理分配,努力实现疫苗在发展中国家中的可及性和可负担性,全球才能最终战胜疫情。

回望过往,中国同各方深化疫苗合作,支持各方提升自主抗疫能力,为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提供有力支撑。展望未来,作为负责任的世界大国,中国将与各方携手消除全国“免疫鸿沟”,继续书写守望相助、共克时艰的抗疫故事,为人类最终战胜疫情注入中国力量。

文/北京青年报特约评论员

编辑/王涵

相关阅读
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疫情并未结束 还远不到自满松懈的时候
央视新闻 2022-04-12
加强疫苗合作,共筑免疫屏障
人民日报 2022-02-27
外交部:全球使用的疫苗中 每两支就有一支是“中国制造”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1-19
超90个国家尚未实现40%人口接种疫苗目标 中方呼吁弥合全球免疫鸿沟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1-13
非洲国家收到西方国家濒临过期疫苗被迫销毁 中方回应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1-12-27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