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提示:擦亮双眼 远离非法中介陷阱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9-18 11:34

在当今社会,非法中介如同隐藏在暗处的毒蛇,时刻准备着吞噬那些缺乏警惕的人们。它们以各种面目出现,从“银行助贷”到“征信修复”,从“代理退保”到“非法荐股”,每一种都精心设计,只为诱你入彀。今天,让我们揭开这些陷阱的面纱,学会如何守护自己的钱袋子。

假冒银行助贷:低息贷款背后的高额代价

汪先生,一位普通的上班族,因购车资金紧张,被一家自称“银行助贷签约中心”的中介盯上。他们承诺低利率、长期贷款,甚至展示了银行的审批截图和客户好评。汪先生心动了,提交了征信报告后,却被以“征信瑕疵”为由要求支付定金和“包装费”。结果,贷款利率远高于宣传,而已支付的费用也无法追回。汪先生的遭遇提醒我们:银行贷款应通过正规渠道办理,切勿轻信中介的甜言蜜语。

谎称征信修复:逾期记录无法用钱抹去

张某,因贷款逾期而苦恼,网上找到的“征信修复”机构似乎成了救命稻草。他支付了定金,甚至交出了电话卡和银行卡,期待着逾期记录的消失。然而,一个月后,当发现信用报告毫无变化时,对方已消失无踪。张某的故事告诉我们:征信逾期记录无法通过非法手段修复,切勿因急于解决问题而落入陷阱。

代理退保:全额退保的诱惑与损失

张女士,在网上看到“代理退保”视频,因资金困难而心动。对方自称律师,承诺全额退保,要求先支付费用。张女士在“律师”的指导下投诉保险公司,却在保险公司工作人员的面谈中意识到被骗。当她试图索回已支付的费用时,对方已无法联系。张女士的经历警示我们:退保应通过正规途径,切勿轻信所谓的“律师”或“代理”。

非法荐股:高收益承诺下的投资陷阱

冯先生,被一家自称专业证券投资咨询的公司所吸引,对方承诺高成功率的股票推荐和亏损赔偿。冯先生支付了咨询费并购买了推荐的股票,结果股票下跌,损失万余元。当他要求赔偿时,却被对方拉黑。冯先生的案例提醒我们:投资有风险,高成功率承诺往往是骗局,应通过正规渠道进行投资咨询。

如何识别和防范非法中介

面对这些层出不穷的非法中介套路,我们应如何保护自己?

首先,提高信息保护意识,切勿将身份证、银行卡等敏感信息交予他人。其次,警惕虚假广告,不轻信“退费”“征信洗白”等诱人承诺。再次,明辨诈骗手法,不伪造公文印章,不提供虚假材料。最后,正确维权,与金融机构发生争议时,通过正规途径反映诉求,如沟通协商、申请调解或向法院起诉,也可拨打12378金融消费者投诉热线向监管部门反映。

非法中介的陷阱无处不在,但只要我们擦亮双眼,保持警惕,就能避免成为下一个受害者。守护好自己的钱袋子,从识别和防范非法中介开始。

文/金仁甫

编辑/范辉

相关阅读
中国人寿财险北京市分公司带您关注:防范非法中介 守护财产安全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9-16
北京金融监管局提醒:远离非法存贷款中介 避免因小失大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8-11
中国人寿财险北京市分公司提示您: 警惕非法中介 守护财产安全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4-22
半两财经 | 中消协发布消费提示:远离网络购物陷阱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3-04
金融监管总局发布关于警惕不法贷款中介诱导消费者“债务重组”的风险提示
​新华财经 2024-12-24
密集发文提示风险!农行、浦发、微众等多家银行对不法贷款中介“宣战”
财联社 2024-08-14
致尊敬的保险消费者:保护您的权益 远离非法“代理维权”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5-28
远离“代理退保” 保护个人权益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3-19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