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在“两区”建设迎来五周年之际,北京市延庆区召开专场新闻发布会。北京青年报记者获悉,五年来,延庆区聚焦长城、世园、冬奥三张“金名片”,以全域旅游为主导,重点培育无人机、新能源和能源互联网、冰雪体育、现代园艺等特色产业,推动制度型开放、系统性改革与开放型经济质量显著提升。截至2025年8月,“两区”入库项目1219个,落地出库项目数740个,落地率60.7%,累计入库项目总数生态涵养区排名第二。
五年来,延庆区坚定不移践行“两山”理念,以夯实生态本底为基础,拓展生态优势为核心,赋能全域旅游为路径,探索出一条特色鲜明的生态价值转化之路,示范引领作用持续深化。
文化金名片熠熠生辉,延庆区做好文化文物资源整体性保护、系统性传承和利用,打造遗产保护利用新高地、国际交流交往“会客厅”,建设八达岭世界级长城大景区。
世园效应持续释放,延庆区推动世园核心场馆功能升级,形成“生态+文化+科技”融合场景。成功打造超级草莓音乐节、斯巴达勇士挑战赛等品牌活动矩阵,以“世园”IP串联多产业,构建一站式生活场景生态圈。
冬奥遗产活力迸发,延庆区冬奥场馆可持续利用,获评国家首批、北京首个“国家级滑雪旅游度假地”,成功引进举办74场冰雪赛事活动。区域累计参与冰雪运动人数达24万人次,持续巩固扩大“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成果。
五年来,延庆区锚定发展新质生产力目标,通过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和系统构建产业生态,加速产业要素聚集与产业链条贯通。建成北京唯一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挂牌北京首个“中关村(延庆)低空技术产业园”,集聚航天时代飞鸿、远度互联等超百家低空技术企业。建成全市首个无人机科技馆,在八达岭长城开通北京首条常态化无人机配送航线,部署全国首个“5G-A+北斗”低空通感一体组网。
接下来,延庆将持续深化“1+4+1”产业体系,以更大力度推进改革开放,让生态涵养区的高质量发展之路越走越宽。区商务局局长张文静表示:“我们将不断深化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建设,充分发挥长城、世园、冬奥资源优势,加强招商引资,推动优质项目落地。同时,全面激发区域消费动能,用好《延庆区2025年文旅体商农融合发展促消费政策》,加强政策推介和兑现,持续打造食在延庆消费品牌,搭建消费新场景,培育消费多元业态。”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刘洋
编辑/胡克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