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19时39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谷神星一号运载火箭,成功将“开运一号”卫星发射升空。这不仅是广视星座的首发空间态势感知卫星,更标志着我国在空天信息领域迈出关键一步。据悉,该卫星由北京开运联合信息技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开运集团”)研制,其成功发射极大增强了我国空间态势感知能力,对构建自主可控的轨道数据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我国商业航天蓬勃发展,国家积极引导社会资本进入航天领域,鼓励民营企业参与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商业遥感卫星的研制、发射和运营,开运集团便是典型代表。作为一个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开运集团自2004年成立以来始终深耕太空领域,不仅是国内商业航天编目数据的先行者,还是首批数据资产评估中唯一的航天企业、北京市首批数据资产入表试点单位,目前已建成全国首个空天可信数据空间及空天数据运营中心,连续三年获评中国商业航天30强。
然而,逐梦星河的道路从来不是坦途。在开运集团一系列“硬核”科技创新的背后,往往伴随着漫长的研发周期、高耸的技术壁垒和巨大的资金需求。2021年,开运集团启动“星汉计划”,却也迎面遇上融资难、投入大等现实挑战。聚焦企业研发投入高、回款周期长、行业壁垒高等经营特点,兴业银行北京分行在合作初期为其量身定制了金融综合服务方案,通过深度研究商业航天行业及火箭发射流程、精准营销关键人、以客户需求为中心匹配科创专属产品等方式,为企业提供低门槛、高效率的融资支持。
“近几年,中国民营资本在商业航天领域崭露头角,成为业内一支极具竞争活力与发展潜力的生力军。我们长期看好这一赛道,更对‘开运一号’和开运集团的前景充满信心。”该行相关负责人表示,从起步到腾飞,支行始终陪伴企业成长,双方合作已从传统存贷业务拓展至存款理财、员工持股计划、债权融资等多维度、深层次的金融协同,真正实现了陪伴成长、价值共创。
金融的终极浪漫,是让梦想照进现实。与开运集团的合作,不仅是兴业银行北京分行作为首都科技金融生力军的责任担当,更是以金融赋能创新、推动科创企业向“新”提质的生动实践。
展望未来,北京分行将继续秉持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主动调节金融资源向专精特新企业、先进制造业等新质生产力企业倾斜,依托投贷联动等拳头产品、集团协同的专业优势,为科技型企业提供“全周期、全方位”的金融服务,长期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以实际行动写好科技金融“大文章”。
文/孟思雨
编辑/范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