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改委:预计2027年完成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任务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9-11 17:24

9月11日下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介绍全国部分地区实施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是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关键环节,是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近期,经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国务院批准在10个地区开展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包括北京城市副中心、江苏苏南重点城市、浙江杭甬温、安徽合肥都市圈、福建福厦泉、河南郑州市、湖南长株潭、广东粤港澳大湾区内地九市、重庆市、四川成都市。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春临解读指出,这10个地区是发展基础较好、经济增长支撑作用强的城市群、都市圈或者中心城市,改革基础条件较好,也具有较强代表性。试点方案自批复起实施2年时间,预计2027年完成试点任务。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绝大部分商品和服务都已实现了市场定价、自由流动,但要素市场体系建设相对滞后,发育还不充分,不利于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李春临表示,此次改革试点是深入推动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的重要举措,具有试点地区范围广、要素领域覆盖全、试点举措任务实、全国示范意义强等特点,对于进一步完善要素市场体系和市场机制,促进要素资源跨区域、跨领域顺畅流动,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实现资源配置效率最优化、效益最大化,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两方面重要意义。

一方面,围绕当前要素市场领域的重点难点问题,发挥试点地区的先行先试和示范探路作用,为要素市场化改革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奠定基础;另一方面,通过改革试点为地方赋能,加强对经济发展优势地区的要素保障,激发经济发展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打造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源。

各地区试点方案总体结构基本一致,但具体改革措施因地制宜,各有侧重,围绕激发技术要素创新活力,推进土地要素集约高效配置,引导人力资源要素合理流动,加快培育和完善数据要素市场,增强资本要素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健全资源环境市场制度建设,全面提高要素协同配置效率等提出了一系列改革举措。

李春临表示,下一步,国家发改委将会同试点地区和有关方面,认真组织实施好改革试点工作,坚持问题导向,一切从实际出发,聚焦要素价格市场化形成、畅通要素流通渠道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分类施策推进改革,围绕深化要素协同配置、提升要素配置效率、探索新型要素配置方式、优化新业态新领域要素保障、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等目标,因地制宜大胆创新,开展差异化改革探索,及时跟踪评估试点效果,做好经验总结和推广,加快形成全国可复制可推广的路径模式,推动要素质量逐步提高、生产要素畅通流动、各类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潜力充分释放,抓出改革的成效。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董鑫
编辑/樊宏伟

相关阅读
国务院印发《关于全国部分地区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的批复》
新华社 2025-09-11
北京市发改委主任杨秀玲答北青报:以副中心试点的新成效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注入新的强大动力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9-11
国务院批复同意自即日起2年内开展北京城市副中心等10个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9-11
今日社评|为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积累更多北京经验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6-13
国家发改委解读深圳综合改革试点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6-12
到2027年,碳排放权、用水权交易制度基本完善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6-04
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健全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化配置体系的意见》
新华社 2025-05-29
深化改革激发数据要素潜能
经济日报 2024-10-11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