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亚班列首经阿拉山口口岸出境 开辟“一带一路”新线路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9-11 15:50

9月11日11时,一列满载汽车零配件、网格布、空调、微波炉等多种品类货物的中欧(中亚)班列,从位于北京市房山区的北京国际陆港缓缓驶出。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此次班列将经过新疆阿拉山口口岸出境,最终抵达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全程运行9天左右。班列共搭载55个集装箱,价值达到2000多万元人民币,是北京市首趟从阿拉山口驶出国门的国际货运班列,为首都连接“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开辟了新的出境线路。

据了解,自今年3月启动运营以来,北京国际陆港已陆续联通霍尔果斯、满洲里、二连浩特三个陆路口岸,着力构建首都国际铁路快速运输大通道。在班列常态化开行基础上,北京国际陆港不断优化线路运营,积极探索多通道发运,实现与阿拉山口口岸互联互通,为“北京智造”走出国门提供了更便捷的通行服务。

“拓展更多过境口岸,意味着接入更广泛的国际运输网络,极大提升了货物跨境运输的灵活性。”北京房山国际陆港总经理王传蒙表示,截至目前,北京国际陆港已累计开行中欧(中亚)班列13列,运送标箱超1300个,货重破万吨,货值近2亿元,迅速崛起为京津冀地区重要的国际物流枢纽。

“阿拉山口是中欧(中亚)班列西通道的核心口岸枢纽,口岸规模大、换装能力强、通行效能高。”房山区商务局副局长宋薇表示,拓展连通更多的过境口岸,意味着接入更广泛的运输网络,货物可以更灵活地跨境运输。此次成功开通阿拉山口出境路线,不仅能保障国际货运班列更加顺畅地运行,也有效提升了北京国际陆港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中的参与能力和链接水平。

未来,北京国际陆港将以房山区创建国家物流枢纽为牵引,加速陆港基础设施建设,与铁路、海关等部门通力合作,持续推动线路多元化,推进班列提质增效,提高班列服务品质,扩大境外辐射国家和地区。铁路部门也将持续优化班列开行方案,拓展货物运输品类,持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优化运输网络,全力做好服务保障工作,推动中欧(中亚)班列常态高效运行,成为区域互联互通的重要平台,助力更多“中国制造”通过中欧(中亚)班列走向国际市场。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叶婉
编辑/周超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