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 红色教育引领学子筑梦前行
中学时事报 2025-09-03 19:20

80载岁月流转,抗战胜利的荣光始终照亮民族复兴之路。新学期伊始,北京市第二十四中学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为契机,通过组织观看纪念大会、联动高校开展实践活动等形式,将红色教育融入开学第一课,引导学生在回望历史中厚植家国情怀,在触摸现实中坚定报国之志,让“铭记历史、科技报国”的种子在青春心田生根发芽。

观看纪念大会:从盛典中汲取力量 让抗战精神浸润心灵

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北京市第二十四中学组织学生观看直播,共同见证这一庄严时刻。当威武的受阅装备驶过天安门广场,当嘹亮的国歌响彻云霄,屏幕内外的学子们心潮澎湃,眼中闪烁着激动与自豪的光芒。

当一辆辆最新的100坦克从天安门前驶过,我的心中无比自豪。此前我们曾前往北理工参观学习,我才知道中国坦克从引进、仿制到自主研发,再到如今走在世界的前列,这背后凝聚了我国几代工程师的智慧与心血。习爷爷说“强国必须强军,军强才能国安”,正是军事科学家们日以继夜的付出,以科技报国,才让祖国不断强大,我们的生活才能这样幸福。我要好好学习打好基础,以青春之志报效祖国。

——北京市第二十四中学1+3班 邢梓宸

纪念大会上,我看到了人民军队步伐整齐、骄傲威武,特别是亲眼见到了歼击机、坦克、海陆空无人作战装备、核导弹、舰载激光武器等各类大国重器。这不仅是中国向世界宣告“正义必胜”的真理,也更显示了属于中国人民的武装力量已然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前几日,我们参观北京理工大学时,见到了各式坦克图片,今天我看到了真实的坦克,心情无比激动!还有快速飞跃天安门的歼-20和歼-35歼击机,标志着我国空军已进入领先全球的双隐身时代。这些成就显示出中国已经完成了从仿制到领先、从制造到创造的突破。这段奋进之路,不仅是装备的革新,更是一个民族从觉醒到复兴的铿锵回响。

历史照亮前路,自强方能致远!我们青少年要努力进取,以更强的装备、更坚定的信念,扛起守护家国、捍卫和平的使命。

——北京市第二十四中学1+3班 杨力郡

与以往相比,今天阅兵“一老一新””的编排,令人无比振奋,传统钢铁洪流更显威武,无人作战机群、新型高超音速装备等新域新质力量首次亮相,国产尖端装备占比再创新高,每一处升级都彰显着中国科技的跨越式发展。

这让我想起在北理工机械与车辆学院研学活动中,师哥师姐所讲述的刘福水教授为研制坦克发动机攻坚的日日夜夜,他用毕生心血为大国重器铸“心”的故事至今滚烫。而像他这样扎根科研、默默奉献的人还有千千万万——是他们在实验室里的坚守,在车间里的钻研,才有了阅兵场上的底气,才有了打赢未来战争的勇气,才有了我们和平生活的幸福。

此次阅兵盛典,以其磅礴的气势、深邃的内涵和昂扬的精神,带给我的不光是视觉的冲击与心灵的震撼,也是对我最为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更是对我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发奋读书的使命召唤。无数先辈用热血与执着铺就了前路,如今接力棒已在我手中,新时代的我将传承伟大的抗日精神,深耕所学、勇担使命,让青春在科技报国的征程中发光,不负时代,不负韶华,凝聚力量,共筑中国梦!

——北京市第二十四中学1+3班 商诺成

今天上午我观看了九·三大阅兵,认识了除海、陆、空、火箭军这四大常规军种以外的四大独立兵种:军事航天、网络空间、信息支援、联勤保障;看到了阅兵式上由99B式主战坦克组成的堂堂之阵,不由得联想起了一周前去北京理工大学聆听了以《铁甲报国军魂育苗,红色教育联动赋能》为题的讲座,刘福水教授身患癌症,却仍在患病期间坚持完成了新型轻型坦克发动机的研制攻关,我希望自已也在以后的学习中能够发扬刘福水教授这种坚毅的精神,将这一精神融入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并与北京市第24中1+3实验班人工智能理念贯穿在一起,早日为祖国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北京市第二十四中学1+3班 刘逸豪

一边观看9.3阅兵,一边回想着我几天前听到的北京理工大学的讲座,我深感震撼与感动。阅兵场上的钢铁洪流展现着国家实力,而校园里默默无闻的科研历程更令人动容。从简陋的模型到自主创新,几代人将青春献给国防事业,用毕生诠释了"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这不仅是装备的进化史,更是一曲科技报国、薪火相传的壮丽诗篇。强军之路既需要威武之师,更需要无数科研尖兵在实验室里的执着追求。作为一名中学生,我现在要做的就是把每件小事做好,保持探索精神和踏实的态度。我们要接过这份责任,未来用自己学到的知识,为国家建设贡献一份力量。相信每个人的坚持,终将汇聚成推动国家前进的强大动力。

——北京市第二十四中学1+3班 李伊诺

同学们在观后感中纷纷表示,纪念大会不仅是对历史的致敬,更是对青年的召唤。“抗战先辈用热血换来了和平,我们要用奋斗守护好盛世。”这份共识,成为学子们新学期最坚定的成长誓言。

走进北理工:铁甲精神铸魂 建班第一课播撒科技报国种子

为深化红色教育实践,推动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8月28日,北京市第二十四中学2025级人工智能“1+3”班师生走进北京理工大学机械与车辆学院,依托北京理工大学鲜明的红色基因和国防育人优势,以“铁甲报国军魂育苗,红色教育联动赋能”为主题,与北京理工大学“铁甲报国 军魂育苗”社会实践团同上“行走的大思政课”,推动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在与历史对话、与科技握手的过程中,筑牢理想之基。

讲堂传薪火:从装甲发展史看报国初心

实践团成员张永全以生动案例和详实史料,系统梳理了新中国装甲事业从无到有、由弱变强的辉煌历程,讲述了一代代北理工人投身大国装甲事业的奋斗故事,让同学们直观感受到国防力量背后一代代北理工人的坚守与担当。

北京理工大学机械与车辆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系主任、中国内燃机学会设计与智能制造分会秘书长吴晗教授,聚焦坦克动力专业进行了“铁甲报国·诊火铸器”的分享。他从技术演进角度深入浅出地解析了动力系统在坦克装甲中的核心作用,列举了北理工在该领域的重大突破,让同学们深刻体会到“科技自主创新”对于国家发展的重要意义。

思政润心田:把个人理想融入国家洪流

“我们的红色基因与北理工‘铁甲报国’精神一脉相承——过去,爱国是救亡图存;今天,爱国是科技自强。”“1+3”班班主任王亚楠老师现场开讲思政课,鼓励同学们将参观中的震撼转化为学习动力,夯实数理基础、勇闯人工智能领域,“既要做技术的探索者,更要做精神的传承者”。一番话让同学们备受鼓舞,不少人在笔记本上郑重写下“科技报国”,眼神中充满坚定与向往。

实践悟真知:在展馆与光影中触摸信仰

在32专业馆,同学们在实践团团长安娜的引导下,通过发动机实物、图纸及艺术作品等展物, 回溯了北京理工大学32专业(现能源与动力工程系)的红色脉络与奋斗征程。从延安窑洞到现代实验室,从手绘图纸到数字化引擎,几代北理工人用智慧与汗水铸就了精工报国的精神坐标。同学们不时驻足提问,展现出强烈的求知欲。

随后,师生集体观看了北京理工大学原创思政舞台剧《铁甲报国梦》。这部由北理工机械与车辆学院师生倾情创作、历时两年打磨的作品,讲述学院已故教师、新型轻型坦克动力总师刘福水教授面对病痛仍心系祖国国防事业、用生命践行 “铁甲报国”铮铮誓言的感人故事。学子们在光影之间汲取精神力量,在感动之中树立理想信念。

联动促成长:两校携手共筑教育桥梁

活动中,“大思政课”授课教师证书颁发仪式举行,吴晗教授和王亚楠老师获授证书。两校还互赠纪念礼物并合影,象征着大中小学在红色教育与国防教育一体化实践的深度联结。

同学们在活动感悟中写道:“刘福水前辈病床上仍坚守岗位,让我明白爱国要落实到行动中”“北理工的‘铁甲报国精神’激励我努力成为国家需要的创新人才”……

从课堂到展馆,从故事到实践,从历史到现实,北京市第二十四中学为同学们精心准备的开学第一课让“科技报国”的种子深深扎根。同学们纷纷表示,将以先辈为榜样,把个人理想融入国家需求,努力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编辑/樊宏伟

相关阅读
半两财经|中国电信完成抗战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通信保障任务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9-03
致敬!112位抗战老兵获颁抗战胜利80周年纪念章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9-02
抗战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将放飞的和平鸽与气球基本就绪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9-02
多国元首和国际组织负责人抵京 将出席抗战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9-02
刚果(布)总统萨苏乘机抵京 将出席抗战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9-02
丰台区群众文化主题音乐展演致敬抗战胜利80周年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9-01
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抵达北京 将出席抗战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
央视新闻 2025-09-01
观演|丰台群众音乐展演致敬抗战胜利80周年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9-01
最新评论